文章目录
总结来自《MySQL技术内幕 InnoDB存储引擎》 第二版
一、缓冲池 Buffer Pool
InnoDB存储引擎的MySQL是基于磁盘的数据库系统。缓冲池是一片内存区域,在数据库读取页的操作,首先将磁盘读到的页存放在缓冲池中,再次读取时先判断该页是否在缓冲池中,若在,则命中buffer读取页,否则读取磁盘的页。以此来解决CPU速度与磁盘速度之间的鸿沟,提高整体性能。
其中buffer pool 内容
1. 索引页(Index Pages)
索引页存储了InnoDB表的索引结构,包括主键索引(聚集索引)和辅助索引(非聚集索引)。这些索引页被加载到缓冲池中,以加速对表中数据的查找和访问。当执行查询操作时,InnoDB会首先检查所需的索引页是否已经在缓冲池中,如果在,则直接从缓冲池中读取,这称为缓冲池命中;如果不在,则需要从磁盘加载到缓冲池中,这称为缓冲池未命中。
2. 数据页(Data Pages)
数据页存储了InnoDB表的实际数据行。在InnoDB中,数据是按页存储的,每个数据页通常包含多行数据。当需要读取或修改表中的数据时,相关的数据页会被加载到缓冲池中。通过将数据页缓存在内存中,InnoDB可以快速地读取和修改数据,而无需每次都从磁盘加载。
3. Undo页(Undo Pages)
Undo页存储了旧版本的数据,用于支持事务的ACID属性中的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