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布式静态输配电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解析

分布式静态输配电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解析

1. 分布式TDVSA方法基础

在分布式TDVSA方法中,步长调整是一个关键环节。当分布式校正器失败时,通常将步长减半,并使用新的步长调用预测器;若校正器成功,步长保持不变。

若加载参数λ从0开始,且初始步长为正,会形成两个序列:
- 序列A:能使校正器收敛的λ值序列,是严格递增且有上界的序列。
- 序列B:会导致校正器失败的λ值序列,是严格递减且有下界的序列。

设λA为序列A的上确界,λB为序列B的下确界,与临界点相关的λC必然介于λA和λB之间。经过多次调整后,若步长小于容差(如$10^{-5}$),此时构造的序列A的最大元素记为λ′A(近似于λA),序列B的最小元素记为λ′B(近似于λB),根据夹逼定理,$(\lambda’A + \lambda’B) / 2$可视为λC的可接受近似值。需要注意的是,步长减半并非唯一的步长减小方式,只要每次分布式校正器失败时步长减小,上述调整策略就是有效的。

2. TDVSA的具体步骤

基于分布式连续潮流(CPF)算法,分布式TDVSA方法的流程如下:
1. 步骤1:分布式计算综合输配电(T - D)系统的基态潮流
使用首次分布式校正器方法,设置λ = 0完成计算,然后进入步骤2。
2. 步骤2:分布式计算归一化功率增长方向
- 每个配电控制中心(DCC)将第m个配电系统(DPS)的总基态负载LoadDm和总剩余发电容量GenDm发送给输电控制中心(TCC)。
- TCC计算综合T - D系统的总负载和剩余发电容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