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PWM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是一种通过调节数字信号的占空比(Duty Cycle)来模拟模拟信号的技术。它通过快速开关LED的电源,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实现对LED亮度的精确控制。
二、树莓派引脚图
快速查找引脚
三、命令行控制LED灯
第一步,启用pwm:
# vim打开/boot/config.txt
# 在最后一行加入: dtoverlay=pwm
# 保存退出,重启
wan@pi:~ $ sudo vim /boot/config.txt
wan@pi:~ $ sudo reboot
# 重启之后,有两种方式确认pwm已启用
wan@pi:~ $ lsmod | grep pwm
pwm_bcm2835 16384 1 # 方式1: 加载了官方pwm驱动
wan@pi:~ $ ls /sys/class/pwm/
pwmchip0 # 方式2: sysfs里可以看到pwmchip0目录
第二步,硬件搭建:
LED的正极接一个PWM通道(GPIO18),负极接GND
第三步,命令行控制PWM
根据之前的硬件接线,LED与树莓派的PWM0通道相连,所以使能pwm0即可点亮led,大体步骤为:
- 请求pwm0资源
- 设置脉冲周期
- List item
- 设置占空比
- 打开pwm0
wan@pi:~ $ cd /sys/class/pwm/pwmchip0/ # 进入pwm资源目录
wan@pi:~ $ echo 0 > export # 加载pwm0资源
wan@pi:~ $ echo 10000000 > pwm0/period # 设置脉冲周期为10ms(100Hz)
wan@pi:~ $ echo 8000000 > pwm0/duty_cycle # 设置占空比为8ms
wan@pi:~ $ echo 1 > pwm0/enable # 开始输出
# 可以自行调整脉冲周期和占空比,得到不同的亮度
# 如果玩够了,记得释放资源
philon@rpi:~ $ echo 0 > pwm0/enable # 关闭输出
philon@rpi:~ $ echo 0 > unexport # 卸载pwm0资源
调节亮度
- 通过改变占空比,可以控制LED的平均电流。
i. 占空比越高(如100%),LED越亮(持续导通)。
ii. 占空比越低(如0%),LED越暗(完全关闭)。
例如,占空比为50%时,LED在半个周期内导通,半个周期内关闭,人眼会感知为“半亮”。
四、PWM控制LED呼吸灯
import RPi.GPIO as GPIO
import time
# 设置编码方式
GPIO.setmode(GPIO.BOARD)
# 设置引脚
OUT1 = 11
GPIO.setup(OUT1, GPIO.OUT)
# 实例化PWM(频率提高至100Hz)
pwm1 = GPIO.PWM(OUT1, 100)
pwm1.start(0) # 初始占空比为0%
try:
while True: # 无限循环
# 亮度逐渐增加(0% → 100%)
for dc in range(0, 101, 3): # 步长改为3%
pwm1.ChangeDutyCycle(dc)
time.sleep(0.05) # 延时缩短至0.05秒
# 亮度逐渐减少(100% → 0%)
for dc in range(100, -1, -3):
pwm1.ChangeDutyCycle(dc)
time.sleep(0.05)
except KeyboardInterrupt:
# 按下Ctrl+C时停止PWM并清理GPIO
pwm1.stop()
GPIO.cleanup()
树莓派PWMLED呼吸灯
五、Python 应用程序控制与驱动程序控制PWM LED灯的对比分析
1. Python 应用程序控制
优点:
开发效率高:Python 语法简洁,代码可读性强,适合快速原型设计。
跨平台兼容性好:可在树莓派、PC(通过模拟库)等多平台运行。
生态丰富:结合 RPi.GPIO、pigpio 等库可快速实现功能。
安全性高:运行在用户空间,避免直接操作硬件导致系统崩溃。
缺点:
实时性差:受操作系统调度和 Python 解释器性能限制,无法实现微秒级精确控制。
资源占用高:Python 解释器和库依赖占用较多内存和 CPU。
功能受限:无法直接访问硬件高级功能(如 STM32 的 PWM 死区控制、同步输出)。
2. 驱动程序控制
优点:
高性能:直接操作硬件寄存器,响应速度快(如 ESP32 的 LEDC 控制器可实现多通道同步 PWM)。
低延迟:通过中断和定时器实现微秒级精确控制(如 STM32 的 PWM 输出精度可达 1ns)。
资源占用低:适合嵌入式设备(如 ESP32、STM32),无需依赖操作系统。
功能丰富:支持复杂功能(如 PWM 死区控制、互补输出、故障保护)。
缺点:
开发难度大:需熟悉硬件寄存器、驱动开发(如 STM32 HAL 库、ESP-IDF)。
调试复杂:需依赖硬件调试工具(如 JTAG)或逻辑分析仪。
可移植性差:代码需针对不同硬件平台重写(如从 ESP32 移植到 STM32 需修改寄存器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