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放大器,放大倍数与增益的关系
运放与增益对照表:
放大倍数 | 增益 |
1 | 0dB |
2 | 6dB |
5 | 14dB |
10 | 20dB |
25 | 28dB |
50 | 34dB |
100 | 40dB |
1000 | 60dB |
3000 | 69.5dB |
10000 | 80dB |
100000 | 100dB |
运放和增益转换方式:
放大倍数:A
增益:G
放大倍数---->增益:G=20*logA
例如,一个电路的放大倍数A=10,则增益G=20*logA20*log^10=20dB
增益---->放大倍数:A=10^(G/20)
例如,一个电路的增益为20dB,则放大倍数A=10^(G/20)=10
运放轨至轨
轨至轨:Rail-to-rail:
1:输入轨至轨(Rail-to-rail input,或 RRI)
2:输出轨至轨(Rail-to-rail output,或 RRO)
轨至轨参数:
1.输入电压范围(Input Voltage Range): 当运放最大输入电压范围与电源范围比较接近时,比如相差 0.1V 甚至相等、超过,都可以叫“输入轨至轨”。
2.输出电压范围(VOH/VOL 或者 Swing from rail) 当输出电压范围可以与电源电压范围非常接近,比如几十 mV 的差异,这被称为“输出轨至轨”。
当然也有输入输出轨至轨RRIO,比如AD8031。
共模抑制比
共模抑制比(Common-mode rejection ratio,CMRR)
定义:
差模电压增益与共模电压增益的比值,用 dB 表示。
CMRR=20log|Ad/Ac|
Ad:差模
Ac:共模
优劣范围:
一般运放都有 60dB 以上的 CMRR,高级的可达 140dB 以上。
共模抑制比越大越好吗?
因为我们要抑制零点漂移,所以共模电压增益Ac越小越好,而差模电压增益Ad越大越好。结论就是共模抑制比越大电路性能越好。
增益带宽积(Gain Bandwidth Product,GBP 或 GBW)
定义:
在运放开环增益频率你曲线中,在一定频率范围内,运放的开环增益与对应的频率乘积为常数。
一般指下降的这段曲线,(黄色区域内)。
增益带宽积计算:
制作一个同相比例器实现放大器,要求通带增益 10 倍,带宽 100kHz,带
内增益波动不超过-0.2dB,选择合适的运放(只考虑增益带宽积)。
保守系数:4.606
带宽:100kHz
增益:10
增益带宽积≈保守系数*带宽*增益
带宽计算实例:
制作一个同相比例器实现放大器,要求通带增益 10 倍,带宽 100kHz,带
内增益波动不超过-0.2dB,选择合适的运放(只考虑增益带宽积)。
按照传统方法,要求 GBW 至少为闭环增益 10 倍乘以 100kHz 的 10~100 倍,即
10MHz~100MHz。
让我们用实际运放试试,看我们的说法能否成立。
选择芯片指标为 GBP=5MHz 的 AD8515 做仿真实验,按照上述分析,这款很便宜的
芯片($0.28)应该能够完成任务。下图是其开环增益模、相移与频率的关系图。有几个关键
读出数据:100kHz 处开环增益为(34dB,-90°),在接近 5MHz 的地方,开环增益变为
(0dB,-108°)。
电路如图,仿真交流特性如图。测试结果(频率,闭环增益)为:
(1kHz,10.008),(100.15kHz,9.846),(121.5kHz,9.775)
很显然,它圆满完成了任务,-0.2dB 带宽达到了 121.5kHz,超额了。
按照我们分析,保守系数为 4.6,即 100kHz 处只要开环增益达到 46 倍即可,而读出
数据显示,AD8515 在 100kHz 处开环增益为 34dB=50.12 倍,略超出。这也就是实际带宽
超过 100kHz,达到 121.5kHz 的原因。
此种方式几乎可以精确计算带宽,偶然也 会有些差异,但是都不大。与传统公式相比,那是好了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