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改写了一下之前的程序,觉得这样更好理解…
希尔排序的原理是按照一定的间距 d 将数组中的元素分组,进行分别插入排序,再逐步缩小 d 的值,反复进行插入排序,最后按照正确顺序输出。
假设一个数组为 array=[2,5,3,9,1,4,7,0],共8个元素
采用二分法确定每次排序的间距 d ,则 d =4,2,1
d=4 时
[0] 2------------1 [0+d]
[1] 5------------4 [1+d]
[2] 3------------7 [2+d]
[3] 9------------0 [3+d]
排列后的数组为 array=[1,4,3,0,2,5,7,9]
d=2 时
[0] 1----------3 [0+d] ---------2 [0+d+d] -------7 [0+d+d+d]
[1] 4----------0 [1+d] ---------5 [1+d+d] -------9 [1+d+d+d]
对上面两行数组分别插入排序
for i in range(0,2):
for j in range(i+d,n,d):
while(j-d>=0):
if array[j]<array[j-d]:
array[j],array[j-d]=array[j-d],array[j]
j=j-d
else:
break
排列后的数组为 array=[1,0,2,4,3,5,7,9]
d=1 时
对前文数组进行插入排序,得到最后结果,array=[0,1,2,3,4,5,7,9]
===========================================
程序的难点在于每一次切换 d 时的衔接,写成自己比较懂的版本,代码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def shell_sort(array):
L=len(array)
d=L//2
while(d):
for i in range(0,d):
for j in range(i+d,L,d):
while(j-d>=0): # ≥0,而不是直接while(j-d),否则不会计算第一个元素
if array[j-d]>array[j]:
array[j-d],array[j]=array[j],array[j-d]
j=j-d
else:
break
d=d//2
return array
========================================
- 当 L 为奇数时,使用二分法不会影响结果,大可放心~
- 有很多人提出不使用简单的二分法来确定 d 的值,那么可以直接在 d = d//2 处修改,加入一个变量 k ,把 d 确定成关于 k 的函数就可以了
- 学会了python中的变量交换方式
- 希尔排序是一种不稳定排序,可能会把相同元素分在不同的小组中,这样就打乱了相同元素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