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分区,分段,分页,伙伴系统,交换分区

本文详细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包括分区存储管理(固定分区、动态分区及其分配策略),伙伴系统,内存紧缩,交换技术,以及页式和段式存储管理的区别和优缺点。各种内存管理方法旨在解决碎片问题,提高内存利用率,并支持多进程并发执行。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内存管理方法

      内存管理主要包括虚拟地址,地址变换,内存分配和回收,内存扩充,内存共享和保护等功能。

2.分区存储管理方式

       为了支持多道程序系统和分时系统,支持多个程序并发执行,引入了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分区内存管理是把内存分为一些大小相等或不等的分区,操作系统占用一部分,其余的分区由应用程序使用,每一个应用程序占用一个或多个分区。分区式内存管理虽然可以支持并发,但是难以进行内存分区的共享。

       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引入两个新问题:内碎片和外碎片。

        内碎片:占用分区内为被利用的空间。

        外碎片:占用分区之间难以利用的空闲分区(通常是小空闲分区)

       为实现分区式存储管理,操作系统应维护的数据结构为分区表或者分区链表。表中的各项一般包括每个分区的起始地址,大小及状态(是否已分配)。

  2.1固定分区 

         固定分区的特点是把内存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连续分区。分区大小可以相等:这种做法只适合于多个相同程序的并发执行执行。分区大小也可以不相等:有多个小分区,适量的中等分区以及少量的大分区。根据程序的大小,分配当前的空闲,适当大小分区。

     优点:易于实现,开销小。

      缺点:内碎片造成浪费;分区总数固定,限制了并发执行的数目;

2.2 动态分区

       动态分区的特点是动态创建分区:在装入程序时按其初始化要求分配,或者在其执行过程中,通过系统调用进行分配或改变分区的大小。与固定分区相比较其优点是:没有内碎片,但却引入了外碎片。动态分区的分配就是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