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多年程序员,记录副业思考

探索第二事业曲线

  • 博客(174)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如何让刚认识你的人愿意给你付费?

如何让陌生人快速建立对你的信任?关键在于提高"跑路成本"。通过长期稳定的内容输出(如公众号、朋友圈持续更新),展示可追溯的时间线积累,让人看到你为此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权威背书和专业成就能进一步提升可信度。信任的本质是安全感,让对方确信你不会为小额利益放弃长期建立的个人品牌。相比短暂的口头承诺,持续3-5年的实际行动更能打消"收钱跑路"的顾虑。

2025-08-08 10:35:51 340

原创 普通人存下20万是个坎

摘要:普通人存20万面临双重挑战:收入有限难以积攒,存款增加又会引发更高消费欲望。在一线城市月存5000元需3年多,二三线城市则需5-6年。攒到20万后常面临买车买房诱惑,而更大的风险在于亲戚借钱和盲目投资。建议做好资产配置规划,区分应急资金、日常消费和风险投资,培养赚钱、存钱、花钱、管钱四项能力。(148字)

2025-08-08 10:34:46 220

原创 真心建议,没事多发发朋友圈

摘要:作者由最初不爱发朋友圈,到发现朋友圈私域流量价值的心路历程。文章指出微信作为十亿级流量平台蕴含巨大商业机会,分析现代人不爱发朋友圈的顾虑,强调表达力的重要性。通过自身案例证明,规范化的朋友圈运营可实现商业变现(半年收入五位数),建议将微信生态作为重要营销渠道。文章提出"表达即印钞"的观点,认为记录生活与商业价值可以并存,并给出实战建议: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建立信任、提供价值,将微信营销视为常态。

2025-07-30 16:24:46 293

原创 做副业,要事不过三

摘要:文章提出"事不过三"原则,建议每日/每周/每月专注完成最重要的三件事,避免任务堆积导致精力分散。作者分享自身因任务过多导致心理压力的经历,强调要区分主次任务、固定执行时段,并定期回顾目标。文章指出选择困难是普遍问题,建议聚焦主线任务,认为专注比广撒网更易成功。关键在于筛选核心事项并坚持完成,避免因贪多而失去重点。最后提醒读者要建立信念,专注才能取得成果。(150字)

2025-07-29 14:12:53 342

原创 程序员做副业的10大避坑指南(附带10万字资料)

程序员副业避坑指南:1.避免技术思维陷阱,用户需求比技术实现更重要;2.警惕伪需求,用数据验证市场;3.外包接单需转型为可复购产品;4.副业未稳定前不要裸辞;5.MVP测试优于技术炫技;6.控制运维成本;7.专注单一项目;8.保持用户反馈;9.拒绝完美主义;10.技术方案要注重性价比。核心建议:先验证需求再开发,用最小可行产品快速试错,商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解决用户问题而非技术难度。

2025-07-29 14:11:33 442

原创 独立开发者从0到1跑通MVP的核心路径。

摘要:独立开发者构建MVP的核心路径包括:1)明确商业目标而非追求产品完美;2)通过差评分析和趋势追踪挖掘真实需求;3)采用极简开发策略,利用AI工具和现成SDK快速实现;4)精准冷启动,在目标用户聚集地推广;5)数据驱动迭代,关注关键指标。关键要诀是:需求验证优于技术完美,60分产品先上线,利用AI将开发周期从数月压缩到数天,专注巨头忽视的细分市场。成功要素包括真实需求、快速执行、数据决策和社区深耕。

2025-07-27 21:42:18 248

原创 独立开发者必备的工具列表

独立开发者全流程工具指南:从开发到变现的完整解决方案。涵盖开发(Cursor、GitHub)、部署(Vercel)、基础设施(Supabase)、推广(SEO工具)和变现(支付/广告)全流程,特别推荐AI编程助手Cursor降低开发门槛。关键工具包括:Cloudflare(免费域名解析+存储)、Semrush(SEO分析)、ProductHunt(产品发布平台)等。建议优先选择免费/低成本工具(如Cloudflare R2、Resend),通过AI辅助和社区推广实现高效开发。适合零基础开发者快速启动项目。

2025-07-25 12:03:43 363

原创 程序员的出路一定不是技术。

程序员的技术路径存在局限:尖端技术才具价值,普通技术易被替代;职场依赖性强,年龄门槛明显;技术钻研投入大,市场验证不足。真正的出路在于结合商业思维,让技术接受市场检验,突破舒适区才能获得商业成功。

2025-07-08 13:50:06 88

原创 生财宝典:用喜欢的事打造复利系统:成甲的五个非典型赚钱观

赚钱之道在于构建可持续的"生钱系统",而非追求快钱。核心策略包括:1)将爱好转化为可盈利产品;2)注重每日1%的优化胜过赌徒式暴富;3)及时调整系统而非硬撑;4)降低成本专注擅长领域;5)敢于梦想。关键是找到热爱之事,将其设计成自动运转的收益系统,让赚钱变得自然。长期优化过程比短期结果更重要。

2025-07-08 13:47:48 310

原创 《生财宝典》杨涛:回到10年前,给年轻人的10个忠告

摘要: 赚钱的核心策略在于坚持在场、专注流量、务实行动。别轻易放弃,保持在场才有机会;优先解决流量问题,它是生意的命脉;避免自我感动和完美主义,快速试错迭代。同时,善用工具提效,带团队要打赢仗、分好钱,警惕暴富神话。创业选擅长而非仅喜欢的领域,多项目试错提高成功率,并注重健康和人脉积累。关键点:持久力+流量+执行力+资源管理,年轻人需平衡野心与务实,健康是底线。

2025-06-25 10:06:10 150

原创 普通人赚钱别玩长线投资

摘要:普通人创业应注重利润和现金流,采取低成本试错模式。健康等长期投资虽重要,但与短期盈利并不冲突。"装备党"因沉没成本难以止损,而普通创业者容错空间有限,更需谨慎。建议先小规模验证可行性,再逐步追加投入,避免因前期重注影响理性判断。核心在于平衡长期价值与短期收益,在低成本试错中找到可行路径。(149字)

2025-06-24 10:12:23 318

原创 我打算考公,起号做自媒体

考公与自媒体可以并行但需分清主次。考公是核心目标,应以70%时间备考,30%做自媒体记录学习过程。这样即使考公失败,积累的流量也能变现。建议考公成功后再深度运营账号,用公务员身份背书。自媒体是放大器,掌握流量技能能事半功倍,但不要本末倒置让运营挤占复习时间。普通人应把自媒体作为必修技能,为其他事业赋能。(149字)

2025-06-24 10:11:23 400

原创 消失的自媒体博主越来越多了

【摘要】自媒体行业正经历深度洗牌,广告变现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头部平台广告分成锐减,品牌方要求保底转化,10万粉账号收入腰斩。背后反映两大困境:流量贬值导致同质化内容失效,用户信任危机加剧转化率暴跌。生存下来的博主转向三大路径:自主带货、知识付费和私域运营。行业转型需把握三个关键:垂直领域精准定位、内容引流转化为王、强化交付建立壁垒。广告衰退实质是流量泡沫破裂,倒逼创作者从"追流量"转向"养用户",真正的价值创造者将迎来发展新机遇。(149字)

2025-06-04 12:12:47 308

原创 小路的一人企业日记第26天:100个副业项目实战知识库,IP写作入门

6月3日职场副业日报:完成知识库搭建与内容优化,包括导入29篇项目经验贴、完成课程第二节;社群运营方面发放精选文章红包并确定本周选题;注意到《赢了道理却丢了命?》成为公众号引流主力;撰写300字付费思考内容;同时推进闲鱼店铺运营并实现出单。当日重点聚焦知识管理系统完善与多渠道内容运营。

2025-06-04 11:01:23 329

原创 AI编程的商业化方向

【摘要】当前AI编程变现主要有三种途径:1.接单开发(从学生作业到外包项目,但缺乏复利);2.知识付费(教授AI编程课程,受众更广);3.产品开发(门槛高但天花板高,成功率仅约1-10%)。建议多线并行:通过接单积累经验,分享过程获取流量,进而转化课程收入。产品开发需结合需求洞察与流量运营,技术只是入场券。推荐使用Trae、Cursor等专业工具,需求挖掘可关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核心在于:技术能力需与产品思维、流量运营结合,单纯技术难以保证商业成功。(149字)

2025-05-29 18:01:59 417

原创 职场人做自媒体必踩的3大坑:你还在用打工思维搞副业?

职场人转型自媒体常因三大思维陷阱失败:1)KPI思维追求即时回报,忽视行业非线性增长特性;2)完美主义过度准备,错失市场验证时机;3)依赖团队分工,缺乏个人闭环能力。成功转型需建立播种思维、践行最小闭环验证、掌握全流程技能,并完成从计时收费到复利思维、专业导向到用户需求、执行者到操盘手的认知升级。数据显示87%的万粉账号启动成本不足500元,印证"差生文具多"现象。关键是以创业思维替代打工心态,用持续行动穿越低谷期。

2025-05-29 09:40:06 496

原创 别信‘副业轻松月入过万’!我踩过18个坑才总结出3条铁律

【副业避坑指南:3条血泪经验】作者小路分享5年职场和3年副业心得:1)别轻信"月入过万"的成功案例,大多隐藏关键资源;2)执行力更重要,先完成100条内容再谈适不适合;3)先赚到第一块钱证明能力,再考虑长期规划。提醒副业是持久战,建议立即行动而非囤积课程,从小项目起步积累经验。文末提供实用资料包和避坑指导。

2025-05-28 14:54:55 156

原创 给自己的人生留一点可能性

所以,只有当一个人很热爱这份工作、这份事业,本身能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不单单是为了赚钱,或者是薪资非常可观,才能够接受这样的状态。而且能6:30下班已经算很早的了,很多人是7点、8点才下班,那时间就得往后推一两个小时,就到11点了,晚上就只能睡觉,然后第二天起来工作。于是就会形成一种下班回家吃完饭,休息一会儿马上睡觉,睡醒马上上班的状态,这样一来,在你的世界里就只剩下上班、下班这两件事了。所谓“8 小时内求生存,8 小时外谋发展”,但这句话成立的前提是,你真的有8小时以外的时间。

2025-04-15 09:46:22 474

原创 被点醒了,如果你最大的痛苦是上班,说明过得不错

但问题来了,咱们不是要比谁过得更苦,而是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要追求幸福。人际关系太过复杂,针对这一点,要么选择换个环境,要么就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处理办法,或者干脆不参与其中。不管是个人的生存压力,还是房贷车贷,又或者是教育、医疗等开支带来的压力,都比上班痛苦得多。可以用创业的心态去打工,把自己当作工作的主人公一样去做每一项任务,或许能拥有不一样的视角。更换工作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可要是想“更换”家庭,成本就极高了,甚至还会牵扯不断。我被这句话点醒了,这是一篇公众号文章的标题,看完内容后,觉得挺有道理的。

2025-04-15 09:45:42 408

原创 在AI大环境下,普通大学生该如何就业呢?

AI应用开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开发AI工具,这需要一定的经验,难度较大,对公司的要求也高;以人为主、AI为辅的工作,重点在于行业特性,这类工作必须由人亲自去做,无法被程序替代,甚至机器人也无法真正取而代之,并且要借助AI拿到新的优势。第二种,以AI为主、人为辅助,这个方向看似也行不通,因为刚毕业的大学生似乎没多少经验,也比不上那些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人。以AI为主、人为辅助的情况,举个例子:内容生产流程,以前是人撰写、人修改稿件,现在是AI撰写,人进行审核修改。一是AI发展的窗口期,它还没有强大到极致;

2025-04-14 09:17:57 498

原创 上班族得有这样一个意识:又掌握一个新技能。

或许你在某一个领域并非做得最出色,也不是处于头部位置,但当你把两三个领域的能力叠加起来,由此形成的竞争力,以及所具备的商业能力和商业价值,要远远高于只在某一个领域的情况。有句话说得好,你懂得越多,就越明白自己还有很多不会的。但前提是,你在这两三个领域的能力都不弱,虽说达不到顶尖水平,比如都处于70% - 80%的程度,还没到90%以上。最近我留意了一下我们公司的招聘趋势,基本上就只剩下两类岗位了,一类是销售,另一类是短视频相关岗位。以前,个人能力有限,很多事情自己不会,就算会,亲自去做也特别耗费时间。

2025-04-14 09:17:15 490

原创 如何用下班后3小时启动副业?

有些人在这方面有一定天赋,做起来比较轻松,而有些人做起来则非常困难,并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销售方式。内容的作用多种多样,它可以用于获客,可以用来建立信任以促进销售,也可以作为一种交付内容,甚至内容本身也能成为产品。所以,售卖别人的产品没什么问题,不管是实体产品还是虚拟产品,都可以先从做代理开始,先做代理,先做代理。除非你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在某个领域深耕过,是这方面的专家,这样你才可以直接打造自己的产品。有的人依靠良好的社交关系进行沟通销售,有的人凭借专业度,展现出严谨靠谱的形象来促成交易。

2025-04-13 11:03:45 457

原创 扎心,再过7年就35岁了

几乎大部分行业岗位都算是所谓的青春饭,35岁是一个关键时间点,很少有岗位能随着年龄增长、经验增多,收入也跟着增加,更何况现在AI发展得这么迅猛。把一直盘踞在你大脑中的想法,或者正在思考的一些事情先写下来,然后标注好什么时间去处理,时间越具体越好,比如精确到下周周几的上午或者下午。你的社会角色增多,需要处理各种各样不同的事情,工作、生活、家庭等各方面都要兼顾,还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这样自然而然就容易感到累。有些事情可以并行处理的,就一起解决。毕竟,身体不健康,状态就不好,做事效率也低,给人的整体感觉都欠佳。

2025-04-13 10:54:53 297

原创 全职做自媒体算不算是不务正业,有没有前途呢?

它需要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能让从业者赚到钱,能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也就是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很多),并且要逐渐走向规范化或者形成一定的体系。同样,如果是简单的因为想逃离职场做自由职业,多数是一种逃避行为,大概率几个月半年,一年当自己的储蓄花的差不多,自己的自由职业无法持续养活自己,又迫不得已回到职场了。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不能做。前途意味着未来有钱赚,不得不说,中文的魅力确实很大,“前途”这个词用得就很妙,显得高大上,不俗气。答案不重要,不管是职场,自媒体,自由职业,创业,说到底就是个人价值和市场进行交换。

2025-04-12 17:10:00 383

原创 做自媒体必须熬过黎明前的黑夜

这里的“冷”指的是一路上吃的苦、受的累、熬过的夜,以及做过的各种事。漫长:他们严重低估了做成这件事所需的时间,以为自己做几个月,最多一年就能成功,哪怕达不到“那个人”的水平,起码也能达到个及格线吧。区别在于,有人觉得这个重要,有人觉得不重要,或者认为不着急。PS:强调的是依赖,并非不能相互扶持,关键还是在自己身上,破局的关键同样也在自己身上。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以及我观察到、学到、看到和接触到的各种案例,我想说的是,没有办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为看到,所以相信”,这里的“看到”更多指的是身边的人和事。

2025-04-11 16:30:26 538

原创 人生最贵的“监狱”叫求稳

好一些的公司,比如说不怎么加班,还有双休,先不说薪资高低,这样的工作岗位本身就比较少,而且这类岗位往往要求比较高,像学历、经验、能力等等。其实,是大部分人觉得你不够强大,他们认为你赚的这些钱只是一时的,可能过几年就赚不到钱了,甚至可能会亏损、破产。这也是老一辈人对于找工作的执念,要去大公司、大企业、国企等等,他们觉得这样的公司、单位才有保障,哪怕工资不高。几乎不会吧,肯定是同时抢多张车票,有全程的、短程的,不同时间、不同车站,甚至不同出行方式的车票都会考虑。求稳似乎是人性,是刻在基因里的。

2025-04-11 16:29:44 357

原创 工作的意义,在工作以外的地方

就我个人观察,那些特别能赚钱的人,要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狂,没有其他业余爱好,工作、赚钱、打拼事业本身就是他们的爱好;网上有个段子说,一个人决定早睡早起,自律生活,看书学习,戒掉各种不规律、不健康的习惯和饮食习惯,一个月后抑郁了。是为了满足更大的欲望,获得自由,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全感,掌控自己的生活,赚钱养家,亦或是有更宏大的抱负等等。我看着自己的工资单,看着冷冰冰的存款数字,又看看周围的人、网上的好友,还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比如说,我有段时间几乎没怎么玩,也没怎么休息,精神状态特别差,感觉特别压抑。

2025-04-10 17:34:01 296

原创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

因为行动实在是太难了。大多数人上班已经够累的了,做副业的条件十分苛刻,每天至少得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要么不加班,要么就熬夜。我们能做的就是趁着它还没来临,赶紧多行动、多赚钱,多积累能力,多适应技术发展,多存钱,克制消费,不要背负太多的负债和贷款。明明越是工作辛苦还赚不到钱的人,越应该抽时间学习,投资自己,去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去适应技术的发展,让自己不被淘汰。在这种情况下,想在工作之余去学习,掌握一门新的技术,研究AI,适应环境的发展,真挺强人所难的。小路每日读书写作 2025.03.06【day549】

2025-04-10 17:33:15 295

原创 普通人一年存个三五万,究竟有多难?

当然,有一种人是非常能存钱的,那就是包吃包住的情况,至少得包住,而且个人特别节省。就像做副业、做自媒体,朝着一个方向每天做一点,做一两个月可能觉得没什么成效,坚持一两年或许会感觉还不错,等过个三五年,你会发现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了。对于处于22到28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不要陷入消费陷阱,要适当存钱,多投资自己,以应对未来的变化,让自己随着时间推移和年龄增长变得更有价值。要是一个月能存3000元,就可以拿出600元用来投资自己,提升自身认知,学习新技能,报一些课程,拓展一下社交圈子。一个月500算多吗?

2025-04-09 09:38:39 344

原创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四步

这就好像编剧,通过一点一点引导剧情走向,去影响观众的情绪和想法,比如要植入什么样的观念,想要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等等。比如一篇文章,要是目的是让用户关注你,或者产生信任从而直接转化,那么内容就得围绕这一点来写,来引导。手动改稿,由于用口语写初稿的时候没有注重结构性,所以改稿时强化了内容的结构,删掉了一些多余的部分。写文章也好,做事也罢,都是这个道理,先把事情完成,再去修改完善,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要做到尽善尽美。内容几乎都是如此,你想传递什么思想,价值观,认知,通过文字,画面,声音,音乐,种种元素组合而成。

2025-04-09 09:36:30 272

原创 劝你身边特别能吐槽的朋友做IP

当我客观理性地分析一些事和吐槽一件事时,我的输出速度、输出能力、输出的内容量,以及内容所承载的情绪,都存在非常大的区别。当然,反过来操作是可行的,我先吐槽一遍,让AI整理延伸一下,我再吐槽一遍,最后由AI整合起来发出去。当我吐槽完一件事,我收获的是一种爽感,是一种满足,是一种通畅,就好像终于把心里的一个东西吐了出来。现在我的想法是,属于我的观点、属于我的话,我必须自己说出来,说完之后怎么处理都行。那么接下来,就圈定一个范围来写。一个人只要有心理活动,就会有表达欲,只不过有的人敢说,有的人不敢说。

2025-04-08 22:34:30 163

原创 有这类想法,千万别做创业

如果你要确定一件事肯定能做成,或者有很大概率可以做成,又或者知道大概要花多长时间,付出多少时间、精力和金钱能够做成,再或者能得到足够的回报,至少自己不会亏损,那么就别做副业。要是这样都无法说服自己,你一定要100%拿到回报,那么就别做任何和投资相关的事情,这其中就包括投资自己的成长、学习,提升各种能力,还有做副业赚钱等等。但还是没办法接受,自己花了这么多时间,却什么都没得到,时间、精力和钱都花出去了,就觉得不值,要是说服不了自己该怎么办呢?没办法,要么现在就开始自己说服自己,或者直接去做,干就完事儿;

2025-04-08 22:33:14 674

原创 25到30岁一线城市职场人的困境及六步解法

今天我又问了DeepSeek一个问题:对于25到30岁的职场人,本科学历,在一二线城市工作,薪资不算高,一万左右,老家是小县城或者农村,没什么支持,工作几年有点存款,没房没车或者有车,目前比较迷茫,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很焦虑,担心未来会失业。测试过,我用自己大量经历,文章内容,盖洛普优势报告喂进去,得到的方案看似很齐全,但落地还需要进一步修正。特别你启用联网搜索时,当搜到的内容本身就有一定的问题时,它给出的结论也会有一定的偏差。面对这一类问题,不仅是赚钱,还需要考虑,财务问题,心理问题,人际关系。

2025-04-08 09:19:49 414

原创 想了不做等于没想,想了没做等于零

因为并非那么急切,并非那么缺钱,还未到迫不得已的阶段,于是不想做,优先级没那么高,另外就是对某些赚钱的方式不够认可、不能接受、不喜欢等等。有的人对反馈的要求特别高,需要极为快速、强烈的反馈,有的人即便在这个项目上未取得很好的结果,但有经验积累也会认为是一种收获。他们会因各种各样的缘由加入进来做副业,有的人刚接触几个月,有的人做了半年一年,有的人很早以前就做过,却是断断续续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和选择,如果你觉得内心很消耗,存在各种卡点,说明你正在路上,说明你在行动,说明你是想做的。

2025-04-07 12:06:52 403

原创 我问DeepSeek:普通人的出路在哪里?

对于没有多少资金的普通人来说,后两者会更有用,比如目前的互联网技术设施比较完善,特别是现在ai发展如此迅速,让原本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借助AI都可以做到了。看到这里越发觉得DeepSeek它的强大,如果让我写一篇这样的文章,需要花费很长时间,需要收集一些内容才能写出来,因为在我的大脑中是没有这么全的知识储备的。每一条都有它的现实作用,因为问的比较简单,没有加上一些条件背景,所以回答也比较简单,相信只要你提供的信息更加具体准确,他能够给你一个非常好的行动方针。就如同它给出的普通人的出路在哪里?

2025-04-07 09:43:52 709

原创 中了一半,你就该辞职,单干了。

有些问题并不是换一家公司就能解决的,就像是做副业,有些问题并不是换一个项目就能解决的,在感情中在关系中也是,并不是换一个人就能完全解决的。恰好上周我和领导聊天的时候提到了这个事情,因为部门,包括领导很早就知道我有做副业,只不过具体做什么,以及什么情况了,我是没有说的。真正有能力单干,做自由职业,创业的人,他在工作的时候,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能做成事了,就已经能靠自己独立赚钱了。特别难受,比如事多钱少,拖欠工资,老板PUA,健康出问题,没有发展空间,学不到东西。

2025-04-01 10:56:46 246

原创 觉得上班重复机械,试试自媒体

如果你真的是一个讨厌机械重复,喜欢新的东西,新的尝试,喜欢探索,有很强的好奇心,敢于挑战的人,我非常建议你去做自媒体,做生意,去创业。很多人说自己的工作特别无聊,繁琐,机械,重复,毫无新意,没什么意思,巧了商业,做生意,做自媒体,创业,或许能解决你的部分问题。自从我开始探索副业,真的学会了很多技能和能力,比如口播能力,拍视频,剪辑能力,表达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销售能力,社交能力。比如你每天需要出摊,每天需要发朋友圈,写文章,拍视频,剪辑,做直播,做销售,加好友,私聊。

2025-04-01 09:39:34 441

原创 用归零思维去拥抱AI

另一方面,我们制造这么多工具,就是供我们使用的,工具自然要比人强,就如同锤子要比你的拳头硬一样。这就好比你要做一套卷子,你手里有答案,还有非常详细的解析过程,甚至有老师在旁边教你,AI就如同这样一个“作弊器”。要有归零思维,从现在起把自己归零,重新去学习新事物,别守着过去的经验不放手,也别存在太强的路径依赖。借助AI,或许你能从零开始打造,花三个月、半年时间掌握一门新手艺,并靠它赚钱,这是有可能的。咱不聊太长远的,至少最近这几年,比拼的就是执行力,比谁会运用,谁行动得快。以前你擅长的东西,以后可能用不上;

2025-03-06 11:47:09 253

原创 副业不可能三角:变现快、天花板高、稳定

这就好比不要期待有一个完美的伴侣,倒不是说绝对不存在,而是对你而言,或许这样的伴侣不存在,因为你可能找不到,而且有些条件你满足不了,比如你缺乏一些资源壁垒。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太适合不停地追逐风口,我做不到,我的执行力没那么强,没办法那么迅速,而且我不太能折腾这类事情。我敢说,目前市面上所有主推的主流项目,或者是你能在公开场合、社群里接触到的,能被上千人甚至上万人看到的项目,基本上都符合不可能三角。如果是变现快且稳定,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扩大规模,比如做矩阵、做工作室,或者是做培训、做知识付费、当中间商。

2025-03-06 11:46:04 406

原创 25到30岁打工人的专属书单,DeepSeek推荐

它是信息源,也是学习的渠道,更是放大器,有人愿意支持你、帮助你,这是极为重要的。抗压和能量管理也很关键,这个阶段的人压力非常大,工作、事业、生活、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都会接踵而至,所以抗压以及自身能量的保护和管理尤为重要。考虑到不同领域的需求,为保证书单的多样性,它检索了经典书籍以及最近新出版的书籍,这样既能确保书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又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所谓未来竞争力,就是随着未来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种种变化,现在你引以为傲的能力和竞争力,到未来或许根本就派不上用场。

2025-02-21 12:09:07 383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