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用户的数据一般都是存储于数据库,数据库的数据是落在磁盘上的,磁盘的读写速度可以说是计算机里最慢的硬件了。
当用户的请求,都访问数据库的话,请求数量一上来,数据库很容易就奔溃的了,所以为了避免用户直接访问数据库,会用 Redis 作为缓存层。
因为 Redis 是内存数据库,我们可以将数据库的数据缓存在 Redis 里,相当于数据缓存在内存,内存的读写速度比硬盘快好几个数量级,这样大大提高了系统性能。
引入了缓存层,就会有缓存异常的三个问题,分别是缓存雪崩、缓存击穿、缓存穿透。
这三个问题也是面试中很常考察的问题,我们不光要清楚地知道它们是怎么发生,还需要知道如何解决它们。
话不多说,发车!
缓存雪崩
通常我们为了保证缓存中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性,会给 Redis 里的数据设置过期时间,当缓存数据过期后,用户访问的数据如果不在缓存里,业务系统需要重新生成缓存,因此就会访问数据库,并将数据更新到 Redis 里,这样后续请求都可以直接命中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