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定架构思维,DFD 的结构化分析,只需明白这3点

本文介绍了架构设计中的结构化分析方法,特别是数据流图(DFD)的使用。DFD通过逐层分解复杂问题,帮助简化业务处理。文章详细阐述了DFD的分层结构,包括顶层的context图,以及如何拆解和细化处理过程。此外,还提到了绘制DFD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强调了复杂性最小化、接口最小化和数据流一致性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5f7d1fd5f234bde743cccf93f8d102a2.jpeg

在架构设计中为了更加清晰地将业务进行拆解,通常会使用到结构化分析的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其目的是为了将复杂的问题进行拆解和抽象。

因为,对复杂的业务问题,一时间人们很难问题的所有方面和全部细节,需要将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小问题分解成更小的问题,经过多次逐层分解,让最底层的问题变得足够简单、容易解决的,让问题更容易量化、评估、定义。

结构化分析的目的就是化繁为简,当然这都是概念上的定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会提供一些工具支撑结构化分析的思想,工具包括: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DFD)、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DD)、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判定树等等。在众多的工具中给大家介绍使用比较普遍的数据流图(DFD)。

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DFD)的分层

DFD 是一种图形化的系统模型,它在一张图中展示信息系统对业务数据的主要处理过程,包括:过程、外部实体、数据存储、数据流、实时连接等部分。


1ac47da2a99ae5504153196331a42f78.jpeg

如上图所示,DFD 是一个逐级分层的图,最上层的DFD 描述的是系统主要业务数据的处理过程,随着层级向下会将上层的业务处理过程进行分解,直至最底层的详细处理过程。

通常来说我们把顶层结构的图叫context 图,它描述了系统上下文的关系,他会将所有的外部实体和进出系统的数据流都画在一张图中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