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ch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45、网络犯罪的国际视角与数据安全解决方案
本文从国际视角探讨了网络犯罪的定义、类型及各国打击网络犯罪的策略,涵盖了国内措施与跨国合作。同时,深入分析了数据安全相关的多种解决方案,包括隐藏树结构数据遍历、犯罪记录匹配、犯罪网络探索等技术。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应对网络犯罪和保障数据安全的方向,并提出了企业和个人层面的实际操作建议。原创 2025-08-04 01:51:00 · 6 阅读 · 0 评论 -
44、信息时代下的安全与犯罪防控:技术与策略探索
本文探讨了信息时代下安全与犯罪防控的技术与策略,包括机密文件外流监测、情报与安全信息学中的信息经济学视角,以及国际视角下的网络犯罪打击。文章介绍了基于自动文本分类和机器学习的电子邮件监测系统,分析了信息来源的异质性对情报分析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网络犯罪的建议,包括加强国际合作、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技术水平和加强公众教育。原创 2025-08-03 13:03:23 · 4 阅读 · 0 评论 -
43、欺骗检测训练:Agent99 Trainer系统与传统讲座式训练对比研究
本文对比了Agent99 Trainer系统与传统讲座式训练在欺骗检测能力提升上的效果。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在提高欺骗检测知识方面均有效,且Agent99 Trainer系统具有灵活学习、无需人工教师的优势。研究还指出训练设计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完善系统功能及结合多种训练方式的方向,为教育机构、安全从业者和系统开发者提供了实际建议。原创 2025-08-02 14:15:11 · 4 阅读 · 0 评论 -
42、从用户浏览路径与欺骗检测训练系统看信息分析与能力提升
本文探讨了从用户浏览路径推导语义以及设计欺骗检测训练系统Agent99 Trainer的方法与应用。通过潜在语义分析和奇异值分解技术,能够从用户的浏览行为中提取潜在语义信息,并应用于恐怖主义趋势检测等场景。Agent99 Trainer系统通过多媒体训练模块有效提升人类的欺骗检测能力,实验验证了其训练效果。研究对于信息分析、用户行为理解以及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原创 2025-08-01 14:12:55 · 7 阅读 · 0 评论 -
41、技术前沿:知识提取、语音识别与网页语义分析的创新探索
本文探讨了三项前沿技术:可扩展的企业知识提取(SEEK)、基于风格特征的说话人识别(TalkPrinting)以及从用户浏览路径中挖掘语义信息。这些技术分别在企业知识管理、语音识别和网络安全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文章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原理、应用场景、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技术挑战与应对策略。通过这些创新探索,未来有望实现更智能、高效和安全的信息处理系统,为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与价值。原创 2025-07-31 10:56:26 · 2 阅读 · 0 评论 -
40、隐私敏感数据挖掘与传记生成技术解析
本文深入探讨了隐私敏感分布式数据挖掘技术,包括基于正交矩阵和随机投影的方法,以及其在多源数据相关计算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ProGenIE传记描述生成系统,该系统结合文本与非文本数据源,为情报和执法提供即时人物信息生成能力。此外,还解析了SEEK可扩展企业知识提取项目,旨在解决遗留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集成问题,并支持恐怖袭击检测、战场战术分析等关键领域。最后,对这些技术的对比和综合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原创 2025-07-30 09:54:27 · 3 阅读 · 0 评论 -
39、实时数据仓库助力生物恐怖主义监测与隐私敏感的分布式数据挖掘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实时数据仓库技术进行生物恐怖主义监测,并结合隐私敏感的分布式数据挖掘方法,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提升监测效率与准确性。文章介绍了实时数据仓库的架构及其在生物恐怖主义监测中的应用,以佛罗里达示范系统为例展示了数据来源、模式识别和监测仪表盘等关键组成部分。同时,针对数据隐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投影的隐私保护相关矩阵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优化模式识别算法、提升实时数据处理效率、改进隐私保护技术以及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与协作,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与隐私挑战。原创 2025-07-29 14:09:33 · 2 阅读 · 0 评论 -
38、综合网络安全监控与生物恐怖主义实时数据监控
本文探讨了综合网络安全监控系统与生物恐怖主义实时数据监控系统的设计、挑战与解决方案。网络安全监控系统通过技术集成与数据驱动方法,结合基于Web的界面结构,实现对系统状态的全面监测。生物恐怖主义监控系统则聚焦于多维指标、实时信息和模式识别,通过数据采集与决策支持,提高对生物恐怖主义威胁的响应能力。文章还分析了两种系统的架构与实施过程,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28 09:34:24 · 5 阅读 · 0 评论 -
37、集成混合网络安全监控:概念与实现
本文介绍了一种集成混合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的概念模型与实现方法,旨在应对现代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安全挑战。该系统通过安全数据获取、数据标准化、系统整体得分计算以及基于Web的界面结构,实现了对复杂网络的统一安全监控。文章还详细探讨了多种系统分析技术,如基于统计特性分析、小波分析、CUSUM算法和分类算法,用于挖掘时间序列数据中的安全事件信息。系统具备灵活性、标准化和实时性等优势,同时也面临异构网络复杂性和数据可靠性等挑战。最后,文章提出了实际应用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27 13:59:34 · 2 阅读 · 0 评论 -
36、主动数据库系统与集成网络安全监控方案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主动数据库系统的监控规则与实现方法,介绍了如何通过增量重新计算技术提升系统效率,并探讨了其在网络安全监控中的应用。同时,文章还提出了一个集成的网络安全监控框架,重点分析了CapWIN网络的安全建模与优化思路。文章展望了主动数据库和网络安全监控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扩展SQL查询支持、引入更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以及优化系统组件性能等内容。原创 2025-07-26 09:44:04 · 1 阅读 · 0 评论 -
35、主动数据库系统:信息监控与共享的新架构
本文探讨了主动数据库系统中扩展触发器的设计与应用,旨在解决传统触发器在复杂事件监控中的局限性。通过扩展触发器,用户可以使用声明式语言自然地表达复杂的监控需求,实现更高效的数据监控。文章详细介绍了扩展触发器的语言规范、实际应用场景以及与传统方法的对比优势,展示了其在情报、安全、金融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重要价值。原创 2025-07-25 12:23:42 · 2 阅读 · 0 评论 -
34、COPLINK Agent:执法领域信息监控与共享的利器
COPLINK Agent 是一款专为执法领域设计的信息监控与共享系统,通过搜索、监控和协作模块,有效缓解信息过载问题,提高案件侦破效率。系统支持多数据源监控、实时警报通知及跨部门协作,并在实际应用中展现了良好的效果。尽管存在数据库实时性等挑战,未来系统计划通过集成、模块改进和数据挖掘技术提升性能,为执法工作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原创 2025-07-24 14:12:52 · 1 阅读 · 0 评论 -
33、执法领域的信息监控与协作工作流管理
本文探讨了执法领域中的信息监控与协作工作流管理,重点介绍了基于事件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在跨部门犯罪分析中的应用。同时,提出并评估了 COPLINK Agent 系统,该系统通过整合多个执法数据源,提供自动监控、协作和警报功能,有效提升了执法工作的效率和信息共享能力。文章还分析了系统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与跨部门协作的进一步拓展。原创 2025-07-23 09:51:20 · 3 阅读 · 0 评论 -
32、跨部门犯罪分析的协作工作流管理
本文探讨了跨部门犯罪分析中的协作工作流管理,详细介绍了包括工作流识别、协商、设计、初始化、执行和终止在内的六个协作阶段。同时,文章分析了协作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架构,包括国家犯罪案件存储库(NCCR)、统一案件语言系统(UCLS)和协作工作流管理系统(CWMS)三个关键组件。此外,还讨论了基于事件的工作流和事件管理语言,以及如何利用Web服务技术实现系统集成。文章最后总结了系统的应用优势、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为跨部门犯罪分析的协作工作流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7-22 09:43:33 · 1 阅读 · 0 评论 -
31、国土安全决策与跨部门犯罪分析协作工作流管理
本文探讨了国土安全决策和跨部门犯罪分析协作工作流管理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通过实验分析论证依赖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揭示了信息可靠性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针对当前犯罪分析实践中存在的信息检索困难、记录系统落后、协作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以工作流为中心的协作框架,整合信息检索和工作流技术,构建基于Web服务的系统架构,旨在提升执法效率与跨部门协作能力。未来还将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进一步优化犯罪分析流程,强化国土安全保障能力。原创 2025-07-21 09:23:48 · 3 阅读 · 0 评论 -
30、解决国土安全问题:基于连接主义的论证网络分析
本文探讨了连接主义模型在国土安全问题中的应用,特别是其在论证网络分析中的价值。通过引入推理规则,模型能够挖掘信息之间的隐含关系,并判断论证的一致性。文章以恐怖袭击威胁评估为例,展示了连接主义模型如何帮助情报机构整合多源信息、进行动态评估和提供辩证支持。未来,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国际合作将进一步提升该模型在国土安全领域的分析能力。原创 2025-07-20 14:08:35 · 4 阅读 · 0 评论 -
29、犯罪网络分析与国土安全决策支持
本博文围绕犯罪网络分析与国土安全决策支持展开,探讨了犯罪网络分析的结构分析方法及其在识别犯罪子群体、核心成员和交互模式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网络编辑功能完善、纳入更多实体类型以及研究犯罪网络的时空和跨区域模式。在国土安全决策支持方面,构建了一个协作决策框架(CDM),通过知识存储库、团队协作与协调、讨论策略支持、辩证决策支持等组件实现信息整合与高效决策。研究还介绍了连接主义建模在论点评估中的作用,为处理海量和多样化的安全信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7-19 10:48:00 · 3 阅读 · 0 评论 -
28、解开犯罪网络的谜团:案例研究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分析犯罪网络的原型系统,涵盖其基础概念、系统架构、案例研究、优势与应用前景,以及总结与建议。系统通过自动化网络创建、结构分析和可视化功能,帮助犯罪调查人员高效地识别犯罪网络的结构模式,包括子组划分、中心成员识别、子组间交互模式发现等。案例研究表明,系统在帮派和毒品网络分析中表现优异,能够揭示重要的组织结构和潜在线索,显著提升了调查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文章总结了系统的多项优势,并提出了改进与优化的方向。原创 2025-07-18 12:40:14 · 1 阅读 · 0 评论 -
27、“Atrium”知识模型与犯罪网络分析
本文探讨了'Atrium'知识模型在现代安全部队中的创新应用,以及犯罪网络分析技术在打击有组织犯罪中的作用。'Atrium'模型通过整合兼职和预备役人员的智力资源,为安全部队提供灵活性和知识深度,同时通过轮换机制增强组织的适应能力。犯罪网络分析部分介绍了如何通过自动化技术、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视化方法,从大规模犯罪数据中提取结构模式,帮助执法机构制定有效的打击策略。文章还展示了相关案例研究,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模型优化、技术改进和跨领域整合。原创 2025-07-17 16:05:22 · 6 阅读 · 0 评论 -
26、执法人员技术接受与现代安全部队知识模型探索
本文探讨了执法人员对技术的接受情况以及现代安全部队知识管理的新模型——Atrium模型。通过研究执法人员对COPLINK系统的接受程度,分析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态度、主观规范等影响因素。Atrium模型基于知识作为组织核心的理念,提出矩阵结构、层级结构和知识基地的相互协作,以提升安全部队的知识利用和组织适应能力。文章还讨论了Atrium模型的实施要点、与传统模型的对比、应用案例及未来发展趋势,强调了知识管理和技术应用在应对现代挑战中的重要性。原创 2025-07-16 09:44:27 · 2 阅读 · 0 评论 -
25、执法人员技术接受度研究:COPLINK案例剖析
本博文围绕执法人员对COPLINK技术接受度的研究展开,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和计划行为理论(TPB)分析影响执法人员接受COPLINK的关键因素。研究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感知有用性是技术接受决策的核心驱动因素,同时主观规范和效率提升也对接受意图产生显著影响。博文还探讨了研究对执法机构和技术推广的管理启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提升执法人员对技术的接受度和使用效果。原创 2025-07-15 10:34:37 · 2 阅读 · 0 评论 -
24、数据结构分析与可视化探索及执法人员技术接受度研究
本文围绕数据结构分析与可视化探索系统 VQBD 的设计与操作流程,以及执法人员对技术(如 COPLINK)接受度的研究展开讨论。VQBD 系统通过多尺度图建模,为分析师提供了高效的数据探索方式,而执法人员技术接受度研究则基于 TRA、TPB、DOI 和 TAM 等理论,提出了影响技术接受的核心路径和管理启示。文章还展示了系统操作示例及未来优化方向,旨在推动数据处理技术与执法实践的深度融合。原创 2025-07-14 10:38:20 · 2 阅读 · 0 评论 -
23、利用通信追踪隐藏群体
本文介绍了在复杂网络环境中追踪隐藏的可疑群体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如何结合自动化与人工指导技术,利用通信数据识别可疑群体的模式。文章提出了基于流式数据处理的系统架构,以及使用 SEuS 和 L-SEuS 方法检测频繁通信模式的策略。同时,还介绍了基于缩放界面的探索方法,以帮助分析师高效地理解和挖掘大量图数据。整个流程涵盖了从数据收集、在线/离线分析、模式检测到最终决策制定的全过程,为应对隐藏群体带来的追踪挑战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7-13 13:26:57 · 2 阅读 · 0 评论 -
22、执法时空可视化工具:STV的功能与应用
本文介绍了STV(Spatio Temporal Visualizer)这一执法时空可视化工具的特点、功能及其在犯罪分析中的应用。STV基于COPLINK项目开发,通过控制面板、周期视图、时间线视图和GIS视图四个组件,提供多维度的数据展示和交互功能,帮助执法机构更高效地发现犯罪趋势和模式。文章还总结了STV的优势,包括便捷的项目管理、灵活的数据展示、辅助决策讨论和提高分析效率,并提出了未来改进方向,如增强定制化功能、优化数据点显示以及增加自动分析算法等。最终展望STV在执法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07-12 13:47:05 · 2 阅读 · 0 评论 -
21、犯罪数据分析工具:CrimeLink Explorer与Spatio Temporal Visualizer
本文介绍了两款犯罪数据分析工具:CrimeLink Explorer和Spatio Temporal Visualizer。CrimeLink Explorer通过自动化链接分析技术,结合启发式权重计算和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高效准确地查找人员之间的关联路径;而Spatio Temporal Visualizer通过集成时间线、周期性和地理信息系统三种可视化技术,为犯罪分析师提供多维度的数据分析视角。这两款工具在犯罪调查和预防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将在未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更好地支持犯罪数据分原创 2025-07-11 10:53:28 · 3 阅读 · 0 评论 -
20、CrimeLink Explorer:利用领域知识促进自动犯罪关联分析
CrimeLink Explorer 是一个自动化犯罪关联分析系统,旨在解决传统链接分析中存在的信息过载、高搜索复杂度和对领域知识依赖的问题。该系统结合了概念空间方法、启发式方法和最短路径算法,从犯罪事件报告中自动提取关联信息,并通过图形用户界面可视化展示关联路径。系统评估研究表明,CrimeLink Explorer 能够显著提升犯罪调查人员的分析效率,尤其基于启发式方法的关联路径更准确。未来改进方向包括优化启发式方法、扩展多实体关联分析、系统集成与用户体验改进。原创 2025-07-10 15:00:08 · 2 阅读 · 0 评论 -
19、基于决策的犯罪空间分析
本博文围绕基于决策的犯罪空间分析展开,介绍了空间选择模型及其在犯罪预测中的应用。通过引入关键特征调整和偏好指定模型,提高了预测准确性。利用聚类方法识别罪犯的偏好,并基于特征选择和核密度估计优化模型。最终通过模型比较验证了偏好分析和特征选择在犯罪预测中的有效性。原创 2025-07-09 09:54:11 · 2 阅读 · 0 评论 -
18、跨语言概念网络与犯罪空间决策分析
本文探讨了跨语言概念网络与犯罪空间决策分析在国家安全与犯罪预防中的应用。针对跨语言信息检索中的词汇差异问题,提出基于Hopfield网络的双语概念空间方法,有效提升了信息共享与分析效率。在犯罪空间决策分析方面,结合离散选择理论与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了能更准确预测犯罪地点的新模型,并通过流程图展示了分析过程及实际应用场景。文章还分析了该方法的优势、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并展望了跨语言信息处理与犯罪空间分析结合的广阔前景。原创 2025-07-08 11:14:27 · 1 阅读 · 0 评论 -
17、跨语言概念网络的自动构建
本文研究了跨语言概念网络的自动构建方法,包括基于文本的标题对齐、基于语料库的概念空间生成以及对生成的概念空间进行评估。通过词级和字符级对齐、冗余减少和得分函数等步骤,实现了中英文标题的高精度对齐。利用英文和中文短语提取技术,结合Hopfield网络,从平行语料库中生成了包含丰富概念和关联的跨语言概念空间。实验评估表明,该方法在刑事分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未来的技术改进、应用拓展和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方向。原创 2025-07-07 14:42:46 · 1 阅读 · 0 评论 -
16、通信网络中隐藏群体定位与跨语言概念网络构建
本博文围绕通信网络中隐藏群体的定位和跨语言概念网络的构建展开研究。在隐藏群体定位部分,介绍了通过优化算法分析通信时间序列,结合似然计算判定隐藏群体的存在及其成员的方法,并探讨了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在跨语言概念网络构建部分,提出了基于文本对齐方法,利用香港警方新闻稿构建平行语料库,并通过统计相关性分析生成语义网络知识库,从而支持跨语言信息检索。研究为国家安全和刑事分析等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原创 2025-07-06 11:53:10 · 1 阅读 · 0 评论 -
15、疏散规划与通信网络隐藏群组定位技术研究
本研究聚焦于疏散规划与通信网络中隐藏群组定位技术。在疏散规划方面,提出了SRCCR和MRCCR两种启发式算法,分别适用于不同规模的疏散场景,其中MRCCR算法在运行效率和解决方案质量上表现突出。针对通信网络中的隐藏群组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和最大似然方法的概率模型,能够在不依赖语义信息的情况下,以超过90%的准确率识别隐藏群组及其成员。研究为未来在大规模交通疏散和复杂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原创 2025-07-05 13:12:27 · 2 阅读 · 0 评论 -
14、疏散规划:一种容量受限的路由方法
本文探讨了容量受限路由方法在疏散规划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两种算法:单路线容量受限路由方法(SRCCP)和多路线容量受限路由方法(MRCCP)。通过建模交通网络并结合实验分析,比较了两种算法在疏散时间和计算成本上的表现,并与EVACNET最优解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MRCCP在疏散效率和稳定性方面表现更优,而SRCCP在特定场景下具有更低的计算开销。文章还提出了算法选择建议,并展望了未来优化方向,旨在为实际疏散场景提供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7-04 16:16:46 · 1 阅读 · 0 评论 -
13、电子邮件欺骗语言行为与疏散规划研究
本博客探讨了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电子邮件中的欺骗语言行为分析和基于容量约束的疏散规划方法。在电子邮件欺骗研究中,通过实验分析发现,欺骗者的语言特征如数量、多样性、非正式性、情感和非即时性会随时间变化,且在不同时间点与诚实者存在显著差异。研究为识别欺骗行为提供了时间维度的分析视角和实用策略。在疏散规划方面,提出了两种启发式路由算法——单路线和多路线容量约束规划器,能够在考虑路线容量限制的同时,快速生成接近最优的疏散方案。实验表明,这些算法在不同场景下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此外,博客还总结了研究的实践意义,原创 2025-07-03 13:58:42 · 1 阅读 · 0 评论 -
12、语言分析助力谎言识别:多维度探究与发现
本文探讨了通过语言分析识别谎言的方法,结合个体线索分析与C4.5聚类分析,从语言数量、复杂度、表达性等多个维度揭示欺骗者与诚实者的语言特征差异。研究指出欺骗者倾向于使用更简短、更简单的语言,并缺乏情感表达。同时,聚类分析构建了层次树结构,提升了分类效果。文章还讨论了情境因素对语言欺骗模式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扩大数据集、结合多种分析方法以及开发实时监测系统等。原创 2025-07-02 11:46:52 · 4 阅读 · 0 评论 -
11、电子邮件行为分析与欺骗检测技术探索
本文探讨了电子邮件行为分析与欺骗检测技术的应用与研究。通过EMT系统,分析用户行为特征,检测账户中的异常活动,例如使用派系模型识别群组通信中的违规行为。此外,还研究了欺骗性语言的特征,通过实验分析发现欺骗者和说真话者在语言使用上的差异,并利用数据分析方法提高欺骗检测的准确性。文章总结了当前技术的应用场景,并展望了未来在模型优化和跨领域应用方面的发展潜力。原创 2025-07-01 15:20:35 · 1 阅读 · 0 评论 -
10、电子邮件行为分析与EMT工具应用
本文探讨了基于行为的检测方法在电子邮件安全中的应用,并深入介绍了‘电子邮件挖掘工具包’(EMT)的功能与实践。EMT作为一种强大的离线分析工具,能够对电子邮件流量进行深度分析,涵盖附件模型、内容分类和账户行为统计等多个方面,有效识别异常和恶意活动。文章还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EMT在欺诈检测和恶意邮件防护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如人工智能融合、多源数据整合等方向。原创 2025-06-30 14:57:54 · 2 阅读 · 0 评论 -
9、网络犯罪调查中的作者身份分析与邮件行为剖析
本文详细探讨了作者身份分析和邮件行为剖析技术在网络犯罪调查中的应用。通过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比较了不同分类器和特征集对身份识别性能的影响,验证了支持向量机(SVM)和神经网络的优越性能。同时,介绍了Email Mining Toolkit(EMT)的功能和优势,强调了基于行为的检测技术在情报分析和安全防护中的重要作用。文章还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数据规模扩展、应用领域拓展和特征优化,为网络安全和犯罪调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原创 2025-06-29 12:06:02 · 21 阅读 · 0 评论 -
8、网络犯罪调查中的作者身份分析
本文探讨了作者身份分析在网络犯罪调查中的应用,涵盖了作者身份分析的定义、特征选择、分析技术以及其在网络犯罪调查中的实际应用。文章详细介绍了风格标记、结构特征和特定内容特征等不同类型的特征,并比较了多种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通过实验评估,验证了支持向量机(SVM)和神经网络在作者身份分析中的优越性能。此外,文章还研究了作者身份分析框架在多语言环境下的适用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如更多特征的探索、模型优化、实时分析和跨领域应用。原创 2025-06-28 13:16:21 · 1 阅读 · 0 评论 -
7、网络智能报告系统与网络犯罪调查中的作者身份分析
本文介绍了网络智能报告系统(PPDR系统)的功能和优势,包括其在报告生成、数据管理、性能优化方面的设计与实现,并探讨了其在网络安全监控中的应用。同时,文章还提出了一种用于网络犯罪调查的作者身份分析框架,结合风格标记、结构特征和内容特定特征,利用归纳学习算法实现对非法消息作者身份的识别,为追踪网络犯罪分子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5-06-27 09:58:56 · 2 阅读 · 0 评论 -
6、基于网络的情报报告系统:PPDR与GDAPS的探索
本文探讨了基于网络的情报报告系统PPDR和GDAPS的设计与应用。PPDR系统作为GDAPS的第一阶段,旨在为执法机构提供高效的情报监测和报告功能,支持快速决策和资源分配。GDAPS则通过多级分析工具实现对犯罪群体及其活动的检测与预测,具有自我学习能力,能够随时间推移提升预测精度。文章详细介绍了PPDR系统的架构、功能模块及其子系统,包括常规报告、临时报告、部门间报告、公共报告、消息展示、更新功能和管理功能。这些模块共同为执法机构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提高了透明度和公信力,也为未来犯罪预防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原创 2025-06-26 15:07:41 · 2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