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接下来,我将开始散文式地记录我作为一位从业8年多的软件测试人员的软测经验。这是我在繁忙的日常工作的中跋涉出来又又投入的另一工作(bushi)另一兴趣中去。 我将简单(偏流水线向)从业务/技术/项管三个方面简单汇总一下我的日常工作。后期可再针对使用到的具体技术的详解再开篇。
1.业务
(1)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好像是每个讲软测经验的文章的基本输出。各种测试用例的设计及白盒黑盒测试方法重复出现在收集者前面。so,不走寻常路的我,决定从另外的角度去分享测试用例。日常工作中,项目上线出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都会被我收入囊中,记录在册,可以说我的项目复盘手册都快被我盘包浆了。aha 以我做过的一个电子签约项目平台为例子,这是一个中型项目,前期后期紧赶慢赶,也算把项目成功交付。后我们组织做了一次复盘会,基本复盘总结如下
主要业务流程总结
利用正交法+场景法,列出所有参数(如参与方、签署文档等)及其水平参数(如参与方有单参与方和多参与方),将其有序地组合成一个个场景,这样可以很好地覆盖项目的主要功能流程,以保障主要业务流程尽可能不漏测。
输入框功能测试点
搜索框功能测试点
导出导入功能测试点
如此总总,就不一一 枚举。总而言之,业务流程上,正交法+场景法yyds;其他普通功能点,上面的涉及到的,直接cv,复用率极高。
2.技术
(1)接口自动化
jmeter-反电诈项目
这个我做过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项目,和腾讯合作的,主要为用户拦截并提示所有可能涉及到的诈骗类型,并以裂变的形式扩展用户,这个项目前期后端先完成,并出了完善的API文档,数据库设计说明,这不则正是为接口自动化提供了良好的前期条件么。于是我组织组内测试人员经过5天时间设计并完成了关于该项目的jmeter接口自动化脚本的编写,并将其简单转化成性能、稳定测试的脚本。
详细脚本截图
用户定义变量
下面截图是对用户变量的描述,放于测试计划下,作用于所有线程组(这些变量一旦定下,无需再修改,最后执行的tearDown线程组会直接从测试数据库删除这些变量以达到无限重复使用,达成自动化的实现)
作为一个软件测试的过来人,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每一个伙伴都能顺利找到工作。15年+项目实战工作经验精心设计内容,覆盖软件测试基础、数据库、Linux、性能测试、自动化测试等软件测试必备硬技术,有需要可以点击下面链接地址获取完整资源
软件测试全栈精品系列资源https://edu.csdn.net/course/detail/39759
线程组例子
一个线程,原则上由一个功能点的1个或多个接口组成,需从正向和反向测试。
jmeter关于数据库的连接
主要接口的性能脚本编写
这边就浅浅说一下性能测试较值得分享的技能,大数据量级别的接口数据关联如何实现。
xx项目的主要业务接口需要进行性能测试,而该接口实现的前提是登陆接口请求后获得的token作为其请求头。单用户的接口可以直接通过关联的方式实现该功能。而性能接口测试的目的就是获取目标接口的某数量级别请求后的具体数据(tps,qps等),如利用多接口关联则会破坏数据的真实性。
实际工作中,我使用了BeanShell 后置处理程序处理了该问题,使得性能测试数据更独立,更真实、可用度更高。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 利用BeanShell把响应结果写入本地
添加配置元件:CSV 数据文件设置,从CSV文件读入,后续直接引用TO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