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
一、什么是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代理对象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可以在不改变目标对象的前提下,增强或控制对目标对象的访问。
二、代理模式的应用场景
- 权限控制:如用户访问权限校验
- 延迟加载:如大对象的懒加载
- 远程代理:如RPC、RMI
- 日志记录:如方法调用日志
- 缓存代理:如结果缓存
- 防火墙代理:如网络请求过滤
三、代理模式的分类
-
静态代理
代理类在编译时就已经确定,代码量较大,灵活性较差。 -
动态代理
代理类在运行时动态生成,Java 中常用 JDK 动态代理和 CGLIB 动态代理。
四、代理模式的结构
- Subject(抽象主题):定义目标对象和代理对象的共同接口
- RealSubject(真实主题):实现了 Subject 的真实对象
- Proxy(代理对象):实现了 Subject,内部持有 RealSubject 的引用
五、静态代理实现示例(Java)
1. 定义接口
public interface UserService {
void login(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
2. 实现真实主题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User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login(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
System.out.println(username + " 登录系统,密码:" + passwo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