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HarmonyOS)实战开发篇——基于connection的网络连接管理能力

往期知识点整理

场景描述

网络连接管理提供管理网络一些基础能力,包括获取默认激活的数据网络、获取所有激活数据网络列表、开启关闭飞行模式、获取网络能力信息等功能。

场景一:应用内部获取当前使用网络类型为wifi / 移动数据 及当前网络可连接状态做业务处理

场景二:应用侧需要知道用户当前连接网络状态并作对应的业务处理,如网络断开返回弹框提示、应用中是否按缓存数据展示图片等

场景三:获取当前连接网卡链路地址、DNS地址等信息判断处理用户连接网络位置等应用侧能力

方案描述

场景一:

应用内部获取当前使用网络类型为wifi / 移动数据 及当前网络可连接状态做业务处理

效果图

核心代码

connection.getDefaultNet().then((netHandle: connection.NetHandle) => {

connection.getNetCapabilities(netHandle).then((data: connection.NetCapabilities) =>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data));

})

});

场景二:

应用侧需要知道用户当前连接网络状态并作对应的业务处理,如网络断开返回弹框提示、应用中是否按缓存数据展示图片等

效果图

以wifi切换为例监听成功返回日志,可参考打印日志如图

方案

调用connection模块能力,使用前需要调用register开启监听,监听结束后需要调用unregister关闭当前监听请求,

核心代码

//网络状态监听

netCon : connection.NetConnection = connection.createNetConnection();

connTest(){

//开启监听事件

this.netCon.register((error: BusinessError) =>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error));

});

//监听网络是否可用

this.netCon.on('netAvailable', (data) => {

console.log("1---- net status netAvailable" + JSON.stringify(data))

})

//网络切换监听

this.netCon.on('netCapabilitiesChange', (data: connection.NetCapabilityInfo) =>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data));

});

//网络丢失()

this.netCon.on("netLost",(data) => {

console.log("1---- net lost" + JSON.stringify(data))

})

//网络不可用()

this.netCon.on('netUnavailable', (data) => {

console.log("1---- net status netUnavailable" + JSON.stringify(data))

})

//取消监听

this.netCon.unregister((error: BusinessError) =>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error));

});

}

场景三:

获取当前连接网卡链路地址、DNS地址等信息判断处理用户连接网络位置等应用侧能力

效果图

方案

步骤:1、如需要获取蜂窝网络信息,创建时需要添加关注

2、调用getConnectionProperties能力获取连接信息

核心代码

//1、 指定蜂窝网络类型获取

// 关注蜂窝网络,需要传入相关网络特征,

let netConnectionCellular = netConn.createNetConnection({

netCapabilities: {

bearerTypes: [connection.NetBearType.BEARER_CELLULAR]

}

});

try {

const ipAddresses: string[] = []; // 使用数组来收集IP地址

// 获取所有网络句柄

const allNets = connection.getAllNets();

for (const net of allNets) { // 使用for...of循环

// 获取当前网络句柄的能力信息

const netCap = connection.getConnectionProperties(net);

if (!netCap.interfaceName.includes('wlan') && Array.isArray(netCap.dnses)) {

// 确保netCap.dnses是一个数组,然后提取IP地址并添加到数组中

const dnsAddresses = netCap.dnses.map(NetAddress => NetAddress.address);

ipAddresses.push(...dnsAddresses);

}

}

// 将IP地址数组转换为逗号分隔的字符串并返回

return ipAddresses.join(',').toString();

} catch (error) {

// 打印错误并抛出,或进行其他错误处理

console.error('获取IP列表时出错:', error);

// 抛出包含原始错误信息的错误

throw new Error(`获取IP列表时出错: ${error.message}`);

}

-------

//2、默认网络获取

// 关注默认网络

let netConn = connection.createNetConnection();

connection.getDefaultNet().then((netHandle: connection.NetHandle) => {

connection.getConnectionProperties(netHandle).then((data: connection.ConnectionProperties) => {

console.log(JSON.stringify(data));

})

});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关于在小熊派设备上进行HarmonyOS网络应用开发,实现TCP客户端功能。用户明确询问“小熊派 HarmonyOS 网络开发 TCP客户端实现方法”。 从系统级指令中,我需要: - 所有行内数学表达式用$...$格式。 - 独立公式用$$...$$格式并单独成段。 - LaTeX语法正确。 - 使用中文回答。 - 生成相关问题。 - 在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例如[^1]。 - 回答结构清晰,帮助用户逐步解决问题,保证回答真实可靠。 - 参考提供的引用内容。 提供的引用内容: - 引用[1]: 关于HarmonyOS网络应用开发,UDP客户端相关API和流程。 - 引用[2]: 介绍BearPi-HM_Nano开发板,板载Hi3861芯片,支持E53接口。 - 引用[3]: 关于TCP服务端相关API和流程。 用户的问题是关于TCP客户端,但引用[3]是关于TCP服务端的。引用[1]提到UDP客户端,但用户需要TCP客户端。所以,我需要基于HarmonyOS的文档或常识来回答,因为引用中没有直接提供TCP客户端的信息。 在HarmonyOS中,网络开发通常使用标准的socket API,类似于Linux。因此,我可以推断TCP客户端的实现方法基于socket编程。 我的回答结构应该清晰,逐步指导用户实现TCP客户端: 1. 介绍小熊派设备和HarmonyOS网络开发背景。 2. 解释TCP客户端的基本概念。 3. 列出所需的API和头文件。 4. 描述实现步骤(创建socket、连接服务器、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关闭socket)。 5. 提供代码示例。 6. 生成相关问题。 由于用户提到小熊派设备,我应该引用[2]来描述设备。 在回答中,添加引用标识: - 当提到小熊派设备时,引用[2]。 - 当提到TCP相关API时,引用[3],因为它提到了socket.h接口。 引用[3]是关于TCP服务端的,但API可能类似,所以我需要调整。 用户上一次的问题可能是关于UDP客户端的,但在这个对话中,这是第一个问题。系统指令说“请尽可能多的参考用户上一次的问题和你的回答”,但在这个上下文中,没有之前的对话历史。所以,我假设这是独立的问题。 现在,构建回答: - 开头:简要介绍主题。 - 主体:分步骤解释实现方法。 - 结尾:生成相关问题。 确保使用中文。 生成相关问题:基于主题,如TCP客户端的优化、错误处理等。 最后,添加引用标识自然地在相关内容后。 大纲: 1. 介绍小熊派HarmonyOS开发板和TCP客户端。 - 引用[2] for BearPi-HM_Nano. 2. TCP客户端实现步骤。 - 包括API介绍,参考引用[3]。 3. 代码示例。 4. 总结。 5. 相关问题。 代码示例:用Python或其他语言?但HarmonyOS开发通常用C语言,因为它是嵌入式系统。小熊派使用Hi3861芯片,开发语言是C。 在引用[1]和[3]中,有Python代码示例?不,引用[1]有UDP客户端的描述,但没代码。引用[3]有TCP服务端描述。系统指令的示例有Python代码,但那是快速排序的示例。 用户需要HarmonyOS开发,所以用C语言代码。 在回答中,提供C代码示例。 步骤: 1. 包含头文件:如socket.h。 2. 创建socket。 3. 配置服务器地址。 4. 连接到服务器。 5. 发送和接收数据。 6. 关闭socket。 参考引用[3]:它提到socket.h包含TCP协议相关接口函数。 所以,在API部分引用[3]。 现在,撰写回答。</think>### 小熊派 HarmonyOS 网络开发 TCP 客户端实现方法 在小熊派 BearPi-HM_Nano 开发板上进行 HarmonyOS 网络应用开发时,实现 TCP 客户端功能主要基于标准的 socket API。该开发板板载 Hi3861 WLAN SoC 芯片,支持完整的 TCP/IP 协议栈,非常适合物联网应用[^2]。TCP 客户端负责主动连接到服务器,发送和接收数据。下面我将逐步解释实现方法,包括关键 API、流程和代码示例。实现过程涉及创建 socket、连接服务器、数据交换和资源释放等步骤,确保代码高效可靠。 #### 1. **TCP 客户端实现基础** - **关键概念**:TCP 是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客户端通过 socket API 与服务器通信,需要指定服务器的 IP 地址和端口号。 - **所需头文件**:在 HarmonyOS 开发中,使用 `socket.h` 头文件,它包含 TCP 协议相关的接口函数(如 `socket()`, `connect()`, `send()`, `recv()`, `closesocket()`)。这些 API 类似于 Linux socket 编程,但针对嵌入式系统进行了优化[^3]。 - **开发环境**:使用小熊派开发板时,需安装 HarmonyOS SDK 和 Hi3861 开发工具链。开发板通过 Wi-Fi 连接到网络,确保设备已配置网络参数(如 SSID 和密码)。 #### 2. **TCP 客户端实现步骤** 以下是实现 TCP 客户端的详细流程,基于 HarmonyOS 的 socket API。流程图可简化为: - 创建 socket → 配置服务器地址 → 连接到服务器 → 发送/接收数据 → 关闭 socket。 **步骤 1: 创建 socket** - 使用 `socket()` 函数创建一个 TCP socket。参数指定协议族(如 AF_INET 表示 IPv4)和 socket 类型(SOCK_STREAM 表示 TCP)。 - 示例代码: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netinet/in.h> #include <arpa/inet.h> int main() { int 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创建 TCP socket if (sockfd < 0) { perror("Socket creation failed"); return -1; } ``` - **说明**:`socket()` 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sockfd),负值表示失败。需检查错误并处理。 **步骤 2: 配置服务器地址** - 定义 `struct sockaddr_in` 结构体,设置服务器 IP 地址和端口号。IP 地址需转换为网络字节序(使用 `inet_pton()` 和 `htons()`)。 - 示例代码: ```c 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 memset(&server_addr, 0, sizeof(server_addr)); 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8080); // 服务器端口,例如 8080 if (inet_pton(AF_INET, "192.168.1.100", &server_addr.sin_addr) <= 0) { // 服务器 IP perror("Invalid address"); closesocket(sockfd); return -1; } ``` - **说明**:替换 `192.168.1.100` 为实际服务器 IP。端口号需与服务器一致。 **步骤 3: 连接到服务器** - 使用 `connect()` 函数建立到服务器的连接。需传入 socket 描述符和服务器地址结构。 - 示例代码: ```c if (connect(sockfd,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 < 0) { perror("Connection failed"); closesocket(sockfd); return -1; } printf("Connected to server\n"); ``` - **说明**:`connect()` 失败时返回负值,需处理网络错误(如服务器未启动)。 **步骤 4: 发送和接收数据** - 发送数据使用 `send()` 函数,接收数据使用 `recv()` 函数。数据以字节流形式传输,需管理缓冲区大小。 - 示例代码(发送 "Hello, Server!" 并接收响应): ```c char buffer[1024] = {0}; const char *message = "Hello, Server!"; if (send(sockfd, message, strlen(message), 0) < 0) { perror("Send failed"); closesocket(sockfd); return -1; } printf("Message sent\n"); int valread = recv(sockfd, buffer, sizeof(buffer), 0); if (valread < 0) { perror("Receive failed"); } else { printf("Server response: %s\n", buffer); } ``` - **说明**:`send()` 和 `recv()` 返回实际传输的字节数。负值表示错误,零可能表示连接关闭。建议添加超时处理。 **步骤 5: 关闭 socket** - 使用 `closesocket()` 释放资源,避免内存泄漏。 ```c closesocket(sockfd); return 0; } ``` - **完整代码整合**:将上述片段组合成一个 C 文件,编译并烧录到小熊派开发板。 #### 3. **测试与调试建议** - **测试方法**:在本地网络搭建一个 TCP 服务器(如使用 Python 的 `socket` 模块),运行客户端代码观察日志。小熊派开发板可通过串口输出调试信息。 - **常见问题**: - 连接失败:检查服务器 IP 和端口是否正确,网络是否通畅。 - 数据丢失:添加重传机制或使用确认协议。 - 资源泄漏:确保所有错误分支都调用 `closesocket()`。 - **性能优化**:在嵌入式系统中,减少数据拷贝(如使用零拷贝 API)和优化缓冲区大小可提升效率。小熊派板载资源有限,建议数据包大小控制在 1KB 以内[^2]。 #### 4. **总结**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在小熊派 BearPi-HM_Nano 开发板上实现 TCP 客户端功能。整个过程基于 HarmonyOS 的 `socket.h` API,强调错误处理和资源管理。实际开发中,建议参考 HarmonyOS 官方文档和示例代码进行扩展,例如添加多线程处理并发连接。如果您有具体服务器细节或网络环境,我可以进一步优化方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