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线,设备和驱动
总线:一个总线是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设备之间的通道。为设备模型的目的,所有的设备都通过一个总线连接,甚至当它是一个内部的虚拟的“平台”总线。
设备:设备就是连接在总线上的物理实体。设备是有功能之分的。具有相同功能的设备被归到一个类(CLASS)中。在Linux 系统中,每个设备由一个 struct device 代表。
驱动:驱动程序是在CPU运行时,提供操作的软件接口。设备模型跟踪所有对系统已知的驱动。这个跟踪的主要原因是使驱动核心能匹配驱动和新设备。
bus_type、device_driver、device这三个内核结构在内核代码中可以找到。不管是设备还是驱动,都是挂接在某条总线上的,也就是说根据总线类型的不同来区分各种设备和驱动。一个设备和驱动可以挂接在不同的总线上,比如网卡可以挂接在pci和sdio总线上,但这并不是说在linux设备模型中就可以同时挂接在两个总线上,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挂接。注意在device结构中存在一个struct device_driver *driver的声明,而在device_drive中却并没有同样的包含device结构。这说明,对于一个设备来说,只能绑定一个驱动;而对于一个驱动来说,是可以对应于多个设备的。
2、注册与匹配
总线注册时,调用bus_register,该总线创建并添加设备devices链表和驱动drivers链表。
设备注册时(设备被插入),调用device_register,分配一个device结构dev,将dev挂入bus的devices链表中,从bus的drv链表取出每一个drv,用总线的match函数来判断能否支持dev。
驱动注册时(.ko模块被加载),调用driver_register,分配一个device_driver结构drv,将drv挂入bus的drivers链表中,,从bus的dev链表取出每一个dev,用总线的match函数来判断能否支持drv。
将所有设备和驱动挂接在总线上,仅仅表明了驱动、设备与总线的关系,并不能表明设备和驱动之间的关系。总线的match函数负责匹配驱动与设备,该函数通常判断如果driver有id表,就查表匹配,如果没有就用driver和device名字匹配。当匹配成功后如果自动初始化标志允许则调用初始化函数probe,bus的probe优先级始终高于driver的。卸载驱动或设备的时候后调用release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