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fxLockTempMaps和AfxUnlockTempMaps。

探讨了在VC.net技术中使用AfxLockTempMaps与AfxUnlockTempMaps来锁定和解锁临时映射表的方法,解释了为何在使用CWnd::FromHandle获取临时窗口指针前后需要进行这些操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看《VC.net技术内幕(第六版)》中第23.10.2节“自动化组件DLL”时,发现以下代码:

P549:组件接口方法中有如下代码:

=====================================================================

... AfxLockTempMaps(); CWnd* pTopWnd = CWnd::FromHandle(::GetTopWindow(NULL)); ... AfxUnlockTempMaps(); ...

=====================================================================

 

其中,AfxLockTempMaps和AfxUnlockTempMaps的含义很是迷惑,书中550页的说明也含混不清,MSDN中也找不到。 参考http://blog.csdn.net/mood8125/archive/2006/08/24/1113341.aspx后有所领悟:

我们知道CWnd::FromHandle静态函数返回指定句柄的窗口的指针,但该窗口指针所指向的CWnd类对象是MFC临时创建的对象,该对象与窗口Attach。这种C++类对象与Windows窗口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保存在一个映射表中,且该映射表也是临时性的。由于该映射表是临时性的,随时可能被Windows删除,所以FromHandle的注释中特别指出:

“The pointer may be temporary and should not be stored for later use.”(该指针是临时性的,不能被保存作他用。)

为了防止Windows自动删除临时映射表(因为我们需要FromHandle返回的指针),调用AfxLockTempMaps将临时映射表锁定,而在使用结束后调用AfxUnlockTempMaps解锁,允许Windows在OnIdle中删除此类临时对象。

<think>好的,用户之前问过关于在MFC中使用std::atomic_thread_fence来保证子线程发送CString指针的可见性的问题,我之前给出了一个回答,但现在用户指出其中的MFC特性补充线程通信部分有错误,并且特别询问如何保证指针指向内容的可见性。需要仔细分析哪里出了问题,并给出正确的解释。 首先,用户指出我之前提到的MFC特性补充可能有误,尤其是关于线程传递指针或结构体指针时如何保证内容的可见性。我需要回顾之前的回答,看看哪里可能出错了。 在之前的回答中,我提到了使用内存屏障(atomic_thread_fence)来确保写操作对其他线程可见,并且建议使用PostMessage发送指针,然后在接收端使用acquire屏障来读取数据。用户现在质疑的是,如何确保指针指向的内容(比如CString对象内部的数据)的可见性,而不仅仅是指针本身的可见性。 可能的问题点在于,之前的回答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CString对象内部的数据结构在多线程环境下的可见性问题。CString在MFC中实际上是基于引用计数的CObject派生类,其内部数据可能存储在堆上,并且可能有自己的内存管理机制。如果子线程在构造CString对象后,主线程在接收指针时,是否能正确看到CString内部的所有数据,比如字符串内容,这可能涉及到更多的内存同步问题。 另外,用户提到线程传递的是指针或结构体指针,那么如何确保指针所指向的内存内容在接收线程中是可见的。这里的关键在于,不仅仅是传递指针本身需要同步,指针指向的数据也需要在写入后对其他线程可见。 可能的错误在于,之前的回答可能过于依赖内存屏障来保证CString对象内部数据的可见性,而实际上,如果CString的内部实现涉及多个内存位置的修改(比如引用计数、字符串缓冲区指针等),仅仅使用releaseacquire屏障可能不足以确保所有内部状态的可见性。因为std::atomic_thread_fence只能保证屏障前后的操作不会被重排序,但不能保证非原子操作的内存可见性,除非这些操作在屏障的正确位置。 此外,关于MFC线程通信的部分,我之前建议使用PostMessage发送指针,并立即深拷贝然后删除指针。这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有效,但用户可能指出,如果发送的指针指向的对象在子线程中构造,主线程访问时,如果没有适当的同步机制,可能会出现数据竞争,导致未定义行为。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确保在子线程中构造CString对象的所有写操作在主线程读取时已经完成,并且这些写操作对其他线程可见。这可能需要更严格的同步机制,比如使用互斥锁或者原子操作来确保内存的可见性。 另一个可能的错误是,MFC中的CString可能不是线程安全的,尤其是在跨线程传递时,如果多个线程同时修改同一个CString实例,可能会导致问题。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传递不可变的数据,或者在传递时进行深拷贝,而不是传递指针。 现在需要重新整理思路,给出正确的解释: 1. 指针传递的可见性:传递指针本身是原子的(在大多数平台上),但指针指向的内容的可见性需要同步机制。也就是说,即使主线程收到了正确的指针值,它访问指针指向的内存时,可能仍然看到旧数据,因为缺少内存屏障或同步操作。 2. CString内部数据的构造:在子线程中构造CString对象时,其内部的数据成员(如字符串缓冲区)需要确保在指针传递之前已经完全写入,并且这些写入对其他线程可见。使用release屏障可以确保子线程中的所有写操作在屏障之前完成,而主线程使用acquire屏障确保读取时能看到这些写操作的结果。 3. MFC的线程限制:MFC的对象通常不是线程安全的,尤其是窗口对象。因此,跨线程通信应通过消息队列进行,如PostMessage,将消息发送到主线程的消息队列,由主线程处理。但传递指针时,必须确保指针指向的数据在主线程访问时仍然有效,并且同步正确。 4. 内存回收问题:如果在子线程中分配内存(如new CString),然后在主线程中删除,需要确保主线程在删除时,子线程不会再访问该内存。使用消息传递时,通常由接收方负责删除,但需要确保在发送后子线程不再使用该指针。 5. 正确的同步方法:除了内存屏障,可能还需要使用原子操作或互斥锁来保护共享数据。例如,使用std::atomic_thread_fence配合适当的内存顺序,或者使用互斥锁确保构造读取的互斥。 6. 替代方案:深拷贝数据而不是传递指针,这样避免共享内存,从而无需复杂的同步。例如,在发送消息时传递字符串的副本而不是指针,或者使用结构体包含数据副本。 总结之前的错误可能在于没有充分强调CString内部数据的同步需求,或者过于依赖内存屏障而忽略了MFC对象本身的线程限制。正确的回答需要明确指出,传递指针时,不仅要同步指针的传递,还要确保指针所指向的对象的所有数据在接收线程中可见,并且该对象的生命周期管理是安全的。</think>您指出的问题非常关键,我将重新梳理跨线程指针传递中内容可见性的核心机制。这里存在两个层面的可见性保障需求: **指针传递可见性**:指针本身的原子性传递(大多数架构下指针赋值是原子的) **指针指向内容可见性**:指针所指内存区域的修改对其他线程可见 以下为修正后的实现方案技术要点: --- ### **正确实现模型(基于C++11内存模型)** ```cpp //--------------------------- // 子线程(生产者) //--------------------------- // 1. 在非共享内存区构造对象 CString* pData = new CString(L"重要数据"); // 2. 构造完整后执行写屏障 std::atomic_thread_fence(std::memory_order_release); // 3. 原子写入共享指针(实际通过消息参数传递) ::PostMessage(hMainWnd, WM_DATA_READY, 0, (LPARAM)pData); //--------------------------- // 主线程(消费者) //--------------------------- // 消息处理函数 LRESULT OnDataReady(WPARAM, LPARAM lParam) { // 1. 原子读取指针 CString* pReceived = (CString*)lParam; // 2. 读屏障确保看到最新数据 std::atomic_thread_fence(std::memory_order_acquire); // 3. 安全访问数据 CString displayContent = *pReceived; // 此处完成实际内存读取 delete pReceived; // 安全释放 return 0; } ``` --- ### **内存可见性保障原理** 1. **Release-Acquire配对** - `memory_order_release`屏障: - 确保屏障前的所有内存写入(包括CString对象构造)在屏障后可见 - 阻止编译器/CPU的指令重排优化 - `memory_order_acquire`屏障: - 确保屏障后的内存读取能看到release前的所有修改 - 阻止读取操作被提前到屏障前 2. **CString内部数据同步** - MFC的CString使用CObject派生结构: ```cpp class CString { // 实际数据存储在间接指针中 CStringData* m_pchData; }; ``` - 必须保证m_pchData指针及其指向内容的可见性: - 在构造CString时,m_pchData的初始化发生在release屏障前 - 主线程通过acquire屏障确保读取到正确的m_pchData值 --- ### **MFC线程通信关键修正** 1. **禁止直接传递CString对象** ```cpp // 错误方式:可能引发对象切割 ::PostMessage(..., (LPARAM)CString(L"Test")); // 正确方式:传递堆分配指针 ::PostMessage(..., (LPARAM)new CString(L"Test")); ``` 2. **生命周期管理改进方案** ```cpp // 发送端使用内存池管理: struct ThreadMessage { std::atomic<bool> ready{false}; // 状态标志 CString content; // 实际数据 }; // 预分配内存池 ThreadMessage pool[10]; // 子线程填充数据 pool[index].content = L"Data"; std::atomic_thread_fence(std::memory_order_release); pool[index].ready.store(true, std::memory_order_relaxed); // 主线程轮询检查 if(pool[index].ready.load(std::memory_order_acquire)) { ProcessData(pool[index].content); pool[index].ready.store(false, std::memory_order_release); } ``` --- ### **替代方案对比** | 方案 | 优点 | 缺点 | |------|------|------| | 内存屏障+裸指针 | 最高性能 | 需要精确控制内存生命周期 | | CEvent+临界区 | 开发简单 | 引入同步延迟 | | 共享内存+信号量 | 支持进程间通信 | 需要处理序列化 | | 消息队列+深拷贝 | 最安全 | 内存拷贝开销 | --- ### **关键验证测试方法** 1. **压力测试代码** ```cpp // 子线程连续发送 for(int i=0; i<100000; ++i){ CString* p = new CString(std::to_wstring(i).c_str()); std::atomic_thread_fence(std::memory_order_release); PostMessage(...); } // 主线程验证 void OnReceive(){ static int lastVal = -1; CString* p = ...; int current = _wtoi(p->GetString()); ASSERT(current == lastVal+1); // 必须严格递增 lastVal = current; } ``` 2. **内存验证工具** - 使用Application Verifier检测野指针 - 启用PageHeap检查堆损坏 - Intel Inspector检测数据竞争 --- ### **特别注意事项** 1. **MFC内部锁机制** - 避免在屏障保护区内调用`AfxLockTempMaps()`等MFC内部同步函数 - 禁用MFC调试内存分配器(可能引入额外同步) 2. **COM组件影响** ```cpp // 如果CString包含COM对象(如BSTR): CString str(L"test"); BSTR bstr = str.AllocSysString(); // 需要额外同步COM内存 ``` 3. **64位系统适配** ```cpp // 确保指针传递不会截断: static_assert(sizeof(LPARAM) >= sizeof(CString*), "Pointer size mismatch"); ``` --- 通过这种精细化的内存控制方案,既能保持MFC消息传递的高效性,又能确保目标内存内容的可靠可见性。实际项目中建议配合静态分析工具(如Clang ThreadSanitizer)进行动态验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