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pose 图形用户界面(GUI)使用指南
概述
Cellpose 是一款强大的细胞分割工具,其图形用户界面(GUI)提供了直观的操作方式,让用户能够轻松完成细胞分割任务。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 Cellpose GUI 的各项功能,包括基础操作、手动标注、模型训练等核心功能。
启动 GUI
启动 Cellpose GUI 非常简单,只需在命令行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
python -m cellpose
首次运行时,系统会自动下载最新的预训练模型权重。对于3D数据,需要使用专门的3D版本:
python -m cellpose --Zstack
基本操作
图像加载
- 支持拖放操作:可直接将图像文件(.tif, .png, .jpg, .gif)拖入GUI窗口
- 多通道/多Z轴TIFF格式要求:Z x channels x Ly x Lx
视图控制
- 平移视图:左键点击并拖动
- 缩放视图:鼠标滚轮或使用+/-按钮
- 全视图:双击左键
- 切换视图:使用PAGE-UP/PAGE-DOWN键可在不同视图间切换
性能优化建议
- 为获得最佳精度和运行性能,建议调整图像大小使细胞直径小于100像素
- 确保对图像所在文件夹有写入权限,否则无法保存结果
手动标注功能
标注基本操作
- 开始绘制:右键点击
- 绘制过程:移动鼠标(无需按住)
- 完成绘制:将鼠标移回起始红圈或再次右键点击
标注注意事项
- 2D模式下建议保持"single_stroke"选项开启
- 3D模式下可关闭"single_stroke",在不同平面上绘制多个笔画后按ENTER完成
- 标注会自动保存到"_seg.npy"文件(3D模式除外)
3D标注特性
- 系统会自动填充未标注的Z平面,实现稀疏标注
- 3D标注不会自动保存,需手动保存(CTRL+S)
批量删除功能
GUI提供了高效的批量删除工具:
- 点击"delete multiple"按钮进入批量删除模式
- 选择要删除的掩膜(可多选)
- 点击"done"确认删除
- 或使用矩形区域选择要删除的掩膜范围
模型训练功能
训练流程
- 准备图像:将风格相似的图像放入同一文件夹
- 模型测试:使用内置模型测试效果,选择表现最佳的模型
- 手动修正:通过绘制新ROI和删除错误结果来修正标注
- 开始训练:通过"Models"菜单或CTRL+T启动训练
- 迭代优化:重复修正和训练过程
3D数据训练建议
- 保存随机的XY、YZ和XZ切片
- 确保切片间距足够大以包含不同信息
- 将所有切片放入同一文件夹进行训练
训练注意事项
- 初始训练必须使用内置的cpsam模型
- 建议将所有训练图像放在同一文件夹中
- 重新训练已有模型会偏向早期训练数据
键盘快捷键参考
| 快捷键 | 功能描述 | |----------------|----------------------------| | CTRL+H | 显示帮助信息 | | =/+ 或 - | 放大/缩小 | | CTRL+Z | 撤销上一步操作 | | CTRL+0 | 清除所有掩膜 | | CTRL+S | 保存掩膜到"_seg.npy"文件 | | CTRL+T | 启动模型训练 | | A/D或左右方向键 | 浏览当前目录中的图像 | | W/S或上下方向键 | 切换颜色模式 | | X | 切换掩膜显示 | | Z | 切换轮廓显示 | | ,/. | 调整绘制笔刷大小 |
总结
Cellpose GUI提供了从基础分割到高级模型训练的一整套工具。通过合理利用手动标注和模型训练功能,用户可以针对特定数据类型获得最佳的分割效果。3D数据的处理需要特别注意切片的选择和标注方式。掌握这些技巧后,Cellpose将成为生物图像分析中的强大助手。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