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vnet3designer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40、实时Linux系统的优化与调度延迟测量
本文详细探讨了实时Linux系统的优化方法与调度延迟测量工具。内容涵盖可抢占内核锁、高分辨率定时器的启用、避免页面错误、中断屏蔽设置等关键优化技术,并介绍了如何使用cyclictest和Ftrace工具进行调度延迟的测量与分析。文章还提供了PREEMPT_RT补丁的应用流程及实时系统开发的关键步骤,旨在帮助开发者提升系统的实时性能,满足任务的时限要求。原创 2025-07-28 11:40:18 · 16 阅读 · 0 评论 -
39、Linux性能分析、跟踪与实时编程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性能分析与跟踪的常用工具,如top、perf、Ftrace、Valgrind和strace等,并深入探讨了实时编程的基础概念、非确定性来源及其优化策略。内容涵盖实时任务分类、调度延迟的组成与测量、内核抢占模型、PREEMPT_RT补丁的作用、线程化中断处理、高分辨率定时器配置、页面错误避免方法以及中断屏蔽策略。通过合理配置内核、优化系统调度并使用相关工具,可有效提升Linux系统的实时性能,适用于嵌入式系统和实时应用场景。原创 2025-07-27 16:32:05 · 22 阅读 · 0 评论 -
38、深入探索 Linux 系统追踪与性能分析工具
本文深入介绍了Linux系统中几种重要的追踪与性能分析工具,包括Ftrace、LTTng、Valgrind和strace。文章详细解析了它们的功能、使用方法及适用场景,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综合运用这些工具进行系统调试和性能优化。无论你是内核开发者还是应用程序调试人员,都能从中找到实用的参考信息。原创 2025-07-26 14:06:24 · 14 阅读 · 0 评论 -
37、深入理解Linux性能分析工具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系统下的多种性能分析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top、perf、OProfile、gprof和简易性能分析器。文章详细介绍了符号表、编译标志、调试信息等基础概念,以及如何配置和使用perf进行系统级性能分析。同时,对比了不同工具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并提供了性能分析的推荐流程。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掌握Linux性能分析的核心技术,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性能优化。原创 2025-07-25 16:43:11 · 13 阅读 · 0 评论 -
36、嵌入式系统调试与性能分析全攻略
本文详细介绍了嵌入式系统调试与性能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内容涵盖使用KGDB和GDB进行内核调试、调试早期启动代码、内核模块符号加载、kdb调试器的使用、Oops信息分析与解码、以及多种性能分析工具如top、perf、Ftrace、LTTng、Valgrind和strace的使用方法。文章旨在帮助嵌入式开发者掌握调试技巧和性能优化策略,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效率。原创 2025-07-24 14:19:59 · 13 阅读 · 0 评论 -
35、GDB调试全解析:从基础命令到内核调试
本文深入解析了GDB调试工具的使用方法,涵盖从基础命令到高级功能如内核调试的多个方面。内容包括GDB命令文件、常用调试命令、本地与远程调试、即时调试、核心文件的生成与分析、多线程和分叉程序的调试技巧、用户界面工具(TUI、DDD、Eclipse CDT)以及内核调试工具kgdb的应用。同时提供了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调试流程示例,是嵌入式开发和系统调试的实用指南。原创 2025-07-23 14:00:22 · 11 阅读 · 0 评论 -
34、Linux 内存管理与 GDB 调试全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Linux系统中的内存管理机制和GDB调试技术。内容涵盖内存耗尽问题、内存分配策略、OOM杀手机制、内存监控与调试方法,以及GDB调试的准备和使用技巧,特别是针对嵌入式系统的远程调试方法与构建系统配置。适用于开发和调试需要深入理解内存行为及程序调试的场景。原创 2025-07-22 09:54:49 · 10 阅读 · 0 评论 -
33、深入理解内存管理:交换、映射与泄漏检测
本文深入探讨了内存管理的核心概念和技术,包括交换(Swapping)和压缩内存交换(zram)的工作原理与配置方法,内存映射(mmap)的使用方式,以及如何监控和分析系统与进程的内存使用情况。文章还介绍了多种内存泄漏检测工具,如mtrace和Valgrind,并总结了内存管理的最佳实践和相关工具的适用场景。通过这些内容,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内存管理机制,并有效应对内存泄漏等常见问题,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与性能。原创 2025-07-21 10:59:41 · 10 阅读 · 0 评论 -
32、Linux实时调度与内存管理全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Linux的实时调度策略与内存管理机制。详细介绍了SCHED_FIFO和SCHED_RR两种实时调度策略及其优先级规则,探讨了实时调度可能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预留CPU时间和使用看门狗。在内存管理部分,从虚拟内存的基础概念讲起,涵盖了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的内存布局、内存分配策略、页错误处理、内存映射(mmap)和交换机制。此外,还提供了内存使用测量工具和内存泄漏检测方法,帮助开发者优化系统性能。原创 2025-07-20 10:43:31 · 14 阅读 · 0 评论 -
31、多线程编程:原理、实践与调度策略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线程编程的基础知识、原理和实践,包括POSIX线程API、线程的创建与终止、同步机制(互斥锁和条件变量)、线程间通信以及线程调度策略。文中还分析了线程调度的工作原理,涵盖了时间共享和实时调度策略,并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设置线程优先级和调度策略。文章旨在帮助开发者编写高效、健壮的多线程程序,并提供了问题划分的最佳实践和未来多线程发展的趋势。原创 2025-07-19 16:02:29 · 18 阅读 · 0 评论 -
30、进程管理与进程间通信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进程管理与进程间通信(IPC)的核心概念和实现方式。内容涵盖进程的创建与终止、运行不同程序的方法、守护进程的创建步骤,以及多种IPC机制如基于消息的Unix套接字、FIFOs、POSIX消息队列和基于共享内存的通信方式。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不同IPC方式的适用场景,并提供了多进程文件处理和数据共享系统的代码示例,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多进程编程技术。原创 2025-07-18 16:55:38 · 7 阅读 · 0 评论 -
29、Linux 系统的电源管理与进程线程知识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Linux系统的电源管理机制,包括CPUIdle驱动、无滴答操作、外设电源管理及系统睡眠技术,同时探讨了进程和线程的基本概念及其管理策略。文章还详细介绍了分时调度和实时调度的工作原理及适用场景,并总结了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合理选择电源管理和进程线程管理策略,以实现高效节能的系统运行。原创 2025-07-17 16:07:36 · 12 阅读 · 0 评论 -
28、嵌入式 Linux 看门狗与电源管理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嵌入式Linux系统中的看门狗配置与电源管理策略。涵盖了systemd看门狗的设置、多个关键服务的监控方案、init程序的选择对比,以及电源管理的五大原则。深入解析了CPU频率动态调节(CPUFreq)、空闲状态选择(CPUIdle)、外设电源控制和系统睡眠机制,并结合BeagleBone Black平台展示了实际功耗测量方法和优化策略。适用于希望提升嵌入式系统稳定性与能效的开发人员。原创 2025-07-16 15:19:53 · 12 阅读 · 0 评论 -
27、Linux 系统初始化与服务管理:从 System V init 到 systemd
本文深入解析了 Linux 系统中两种主要的初始化和服务管理机制:传统的 System V init 和现代的 systemd。文章详细介绍了 System V init 的 inittab 文件、init.d 脚本、运行级别管理以及如何添加和控制服务;同时全面剖析了 systemd 的优势,包括其单元、服务和目标的概念,依赖管理,服务监控,以及更高效的启动流程。文中还提供了两种机制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嵌入式系统和桌面/服务器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给出选择建议。最后通过流程图直观展示了 systemd 的启动过程原创 2025-07-15 14:08:06 · 12 阅读 · 0 评论 -
26、深入探究硬件配置与初始化程序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系统中硬件配置与初始化程序的核心概念和实现方式。内容涵盖设备驱动如何发现和匹配硬件,包括设备树和平台数据的使用;同时详细介绍了Linux中常见的init程序,包括BusyBox init、System V init和systemd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适用场景。文章旨在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嵌入式系统的硬件配置和初始化过程,从而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开发。原创 2025-07-14 14:23:22 · 9 阅读 · 0 评论 -
25、嵌入式设备的硬件控制与驱动开发
本文详细介绍了嵌入式设备中常见的硬件控制与驱动开发技术,涵盖LED的内核子系统控制方法、I2C和SPI总线的通信原理及使用示例,同时深入解析了Linux内核模块开发流程,包括字符驱动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和系统接口说明,帮助开发者掌握在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进行硬件交互的多种方式。最后还讨论了驱动开发的注意事项和调试技巧,并展望了未来嵌入式驱动技术的发展方向。原创 2025-07-13 13:56:03 · 9 阅读 · 0 评论 -
24、Linux设备驱动与网络设备全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Linux系统中的设备驱动与网络设备,涵盖了网络设备的注册与访问方式、运行时查询驱动信息的方法、以及通过sysfs获取设备和驱动详细信息的技术细节。同时,文章探讨了如何寻找合适的设备驱动、用户空间驱动的实现方式及其优缺点,并分析了设备驱动在系统架构中的作用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本文,读者可以全面了解Linux设备驱动的核心概念和实际应用方法,为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与优化提供有力支持。原创 2025-07-12 12:46:24 · 7 阅读 · 0 评论 -
23、设备软件更新与驱动接口全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设备软件更新与硬件驱动接口的核心内容。首先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ender进行OTA(空中下载)更新,包括环境搭建、镜像构建、设备授权和部署更新等步骤;随后全面讲解了Linux设备驱动的类型及其作用,重点分析了字符设备、块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工作机制及访问方式;此外,还涵盖了用户空间驱动开发、内核驱动编写以及硬件配置发现的方法。适合嵌入式系统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阅读,帮助提升设备管理与软件更新能力。原创 2025-07-11 11:47:58 · 9 阅读 · 0 评论 -
22、软件更新机制全解析:从原理到实践
本文详细解析了软件更新机制的三种主要方法:对称镜像更新、非对称镜像更新和原子文件更新,并介绍了OTA更新的基本概念。通过Mender客户端的实际操作演示,展示了软件更新的具体实现过程。文章还分析了不同更新机制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探讨了软件更新中的安全保障、性能优化策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开发者选择合适的更新方案提供了全面指导。原创 2025-07-10 13:52:41 · 16 阅读 · 0 评论 -
20、嵌入式系统中不同文件系统的应用与特性
本文详细介绍了嵌入式系统中常见的文件系统及其应用特性,包括 UBIFS、Ext4、F2FS、FAT16/32、squashfs 和 tmpfs 等。分别从文件系统的特性、适用场景、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文件系统选择的流程图和总结表格,帮助开发者根据设备特性和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文件系统。同时,文章还涉及了与文件系统优化相关的工具和技术,如 flashbench、discard/TRIM、坏块管理、根文件系统只读化等。原创 2025-07-08 12:42:26 · 8 阅读 · 0 评论 -
19、闪存存储相关技术详解
本文详细解析了闪存存储相关技术,包括MTD块设备驱动、闪存文件系统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以及JFFS2、YAFFS2、UBI和UBIFS等主流闪存文件系统的特点与适用场景。通过对比不同文件系统的性能与功能,帮助开发者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闪存存储方案,并提供了优化建议和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原创 2025-07-07 13:44:54 · 9 阅读 · 0 评论 -
18、闪存技术全解析:从NAND到管理型闪存
本博客全面解析了闪存技术,重点介绍了NAND和NOR闪存的工作原理及区别,探讨了管理型闪存(如SD卡、eMMC)的应用及其优势。同时详细阐述了从引导加载程序(如U-Boot)和Linux系统中访问和管理闪存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包括MTD子系统的使用、分区方法和坏块处理机制。适用于嵌入式开发及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学习。原创 2025-07-06 13:27:22 · 10 阅读 · 0 评论 -
17、嵌入式系统构建与存储策略全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嵌入式系统的构建过程与存储策略,涵盖BitBake工具及配方文件的使用、通过local.conf和镜像配方定制系统镜像、SDK创建与交叉编译方法、许可证管理,以及嵌入式存储技术(如NOR、NAND和托管闪存)的特点与应用。同时探讨了适用于不同闪存类型的文件系统选择,帮助开发者构建高效、可靠的嵌入式系统。原创 2025-07-05 16:49:06 · 7 阅读 · 0 评论 -
16、嵌入式开发:添加自定义代码与Yocto项目实践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嵌入式开发中如何将自定义代码集成到Buildroot以及使用Yocto Project进行完整的Linux发行版构建的方法。涵盖了Buildroot的覆盖层和包创建、Yocto Project的层机制、自定义镜像与包的构建、性能优化和调试技巧等内容,旨在帮助开发者提高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效率和质量。原创 2025-07-04 15:49:48 · 21 阅读 · 0 评论 -
15、嵌入式Linux构建系统:Buildroot与Yocto Project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两种主流的嵌入式Linux构建系统:Buildroot和Yocto Project。从构建系统的背景、核心功能、安装配置到具体使用案例,文章全面对比了Buildroot和Yocto Project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并深入探讨了Yocto Project的工作原理和高级应用场景。此外,还介绍了如何在Buildroot中创建自定义BSP以及如何在Yocto Project中集成自定义软件包和进行硬件适配,帮助开发者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构建系统。原创 2025-07-03 13:14:36 · 15 阅读 · 0 评论 -
14、嵌入式系统的用户账户、设备节点、网络配置及文件系统操作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关键配置和操作,包括用户账户管理、设备节点的动态与静态创建方式、网络配置方法、文件系统映像的生成与部署、以及通过NFS和TFTP进行内核和根文件系统的加载。同时提供了使用QEMU和BeagleBone Black进行测试的具体步骤,适合嵌入式开发人员参考实践。原创 2025-07-02 10:46:13 · 8 阅读 · 0 评论 -
13、Linux文件系统挂载与根文件系统传输全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Linux文件系统的挂载机制及根文件系统的传输方法,涵盖了mount命令的使用、伪文件系统proc的挂载、initramfs的创建与启动、内核模块的安装、根文件系统的三种传输方式(initramfs、磁盘映像和网络文件系统)、用户账户的安全配置等内容。通过详细的操作步骤和示例,帮助读者掌握构建稳定、安全且功能丰富的Linux系统所需的关键技术。同时,文章还提供了流程图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便于实际操作和问题排查。原创 2025-07-01 10:35:54 · 8 阅读 · 0 评论 -
12、嵌入式系统根文件系统搭建全解析
本文详细解析了嵌入式系统中根文件系统的搭建过程,包括文件所有权与权限设置、程序选择与构建(如BusyBox和ToyBox)、库的管理、设备节点创建、proc和sysfs文件系统挂载等关键步骤。同时,文章还提供了构建流程的总结、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优化建议,旨在帮助开发者高效、安全地构建嵌入式系统的根文件系统。原创 2025-06-30 11:56:41 · 8 阅读 · 0 评论 -
11、移植 Linux 到新开发板及构建根文件系统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将Linux操作系统移植到新开发板的基本流程,以及如何从零开始构建一个功能完整的根文件系统。内容涵盖了设备树的创建与配置、内核兼容性设置、根文件系统的组件与目录布局、文件权限管理、init程序配置、用户账户设置、设备节点管理、网络配置等多个关键技术点。同时,还提供了构建initramfs、创建文件系统映像以及使用NFS挂载根文件系统的具体操作步骤。适合嵌入式Linux开发者和系统构建人员参考学习。原创 2025-06-29 15:37:47 · 8 阅读 · 0 评论 -
10、Linux内核编译与启动全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Linux内核的编译与启动过程,涵盖内核模块的作用与配置、Kbuild构建系统的工作机制、设备树与模块的编译方法、以及内核启动流程。通过具体示例介绍了为BeagleBone Black和QEMU构建并启动内核的步骤,并详细分析了内核崩溃的常见原因及解决办法。此外,还提供了内核命令行参数的使用技巧、优化建议和常见问题解答,帮助开发者更好地进行Linux内核开发与调试。原创 2025-06-28 12:58:32 · 11 阅读 · 0 评论 -
9、深入解析Linux内核选择与构建:从版本到配置
本文深入解析了Linux内核的选择与构建过程,涵盖内核版本的发展周期、稳定版与长期支持版的特点、供应商支持、许可协议及内核配置与构建的具体步骤。通过详细说明内核配置工具Kconfig/Kbuild体系,构建流程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Linux内核,满足嵌入式项目或其他Linux应用场景的需求。原创 2025-06-27 12:42:49 · 12 阅读 · 0 评论 -
8、Linux 内核启动与配置全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Linux内核的启动与配置过程,重点介绍了U-Boot和Barebox两种引导加载程序的使用与移植方法,涵盖了启动命令、脚本自动化、开发板移植步骤、Falcon模式优化启动等内容。同时详细讲解了Linux内核的作用、版本选择、构建与移植到新开发板的完整流程,为嵌入式开发者提供了全面的技术参考。原创 2025-06-26 12:51:10 · 7 阅读 · 0 评论 -
7、嵌入式开发:设备树、U-Boot的使用与操作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嵌入式开发中的设备树和U-Boot引导加载程序的使用与操作指南。内容涵盖设备树的包含文件、编译方法,U-Boot的构建、安装和常用命令,以及环境变量的使用和镜像加载方式等。通过分步解析和实例演示,帮助开发者快速掌握设备树的配置和U-Boot的使用,提升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效率。原创 2025-06-25 15:40:55 · 11 阅读 · 0 评论 -
6、嵌入式Linux引导加载程序全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嵌入式Linux系统中的引导加载程序,详细介绍了其作用、引导序列以及与内核的交互机制。文章还探讨了设备树的概念及其在硬件描述中的应用,并对比分析了U-Boot和Barebox两大主流引导加载程序的特点与使用方法。通过理解引导加载程序和设备树的协同工作流程,开发者可以更好地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调试与优化。原创 2025-06-24 09:57:37 · 8 阅读 · 0 评论 -
5、嵌入式开发中的库与交叉编译技术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嵌入式开发中常用的库类型(静态库和共享库)及其版本管理方式,深入探讨了交叉编译的核心技术与常见构建系统(如纯Makefile、Autotools和CMake)。通过SQLite的交叉编译示例展示了实际操作步骤,并介绍了包配置工具pkg-config的使用方法。同时,文章分析了交叉编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对工具链的选择、构建流程、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总结,为嵌入式开发者提供了实用的实践建议。原创 2025-06-23 15:53:12 · 9 阅读 · 0 评论 -
4、交叉开发工具链的选择与构建
本文详细介绍了交叉开发工具链的选择与构建方法,包括使用预构建工具链和自行构建工具链的途径。重点讲解了通过crosstool-NG构建适用于ARM Cortex A8和QEMU模拟环境的交叉编译工具链的步骤,并深入剖析了工具链的组成、交叉编译器的配置、库的链接方式(静态链接和动态链接)以及相关工具的使用,帮助开发者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链并高效开展嵌入式系统开发。原创 2025-06-22 15:32:55 · 8 阅读 · 0 评论 -
3、嵌入式开发:QEMU与工具链的深度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嵌入式开发中的关键工具QEMU和工具链。QEMU作为强大的机器模拟器,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为嵌入式开发提供了灵活的硬件模拟环境。工具链部分详细介绍了其组成、类型(本地与交叉工具链)以及与CPU架构的关系,包括字节序、浮点支持和ABI的选择。同时,对比了不同C库的适用场景,如glibc、musl libc和uClibc-ng,并探讨了嵌入式开发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包括Clang/LLVM的崛起和构建系统的优化。原创 2025-06-21 12:52:54 · 9 阅读 · 0 评论 -
2、嵌入式 Linux 开发全解析
本文全面解析了嵌入式 Linux 开发的各个方面,包括操作系统的选择、硬件需求、项目生命周期、开源许可证的影响等关键内容。文章还介绍了嵌入式开发中的主要参与者,以及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为开发者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和建议。原创 2025-06-20 16:02:55 · 9 阅读 · 0 评论 -
1、嵌入式 Linux 开发入门与优势解析
本文全面解析了嵌入式Linux开发的基础知识、核心内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从嵌入式Linux的基本概念入手,详细介绍了开发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工具链选择、引导加载程序配置、内核优化、根文件系统构建以及实时编程等内容。同时,还涵盖了调试与性能优化技巧,电源管理策略等高级主题,并总结了嵌入式Linux的优势与挑战。文章旨在帮助开发者快速入门并掌握嵌入式Linux开发的核心技能,为实际项目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原创 2025-06-19 16:55:50 · 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