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随着智慧高速的建设,监控摄像头已经成为道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均每公里部署一个摄像头。这些摄像头除了用于卡扣、交通事件检测等专用场景外,大部分用于日常监控。
然而,视频数据属于非结构化数据,且体量巨大,仅靠存储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视频能见度检测技术便是将这些海量的视频数据转化为可利用的信息,为交通管理带来新的价值。
二、视频能见度检测与预警
这里参考了华朗新科的解决方案。
主要组成:
- 可通过能见度检测仪现场进行能见度检测,并将能见度数值实时传输给中心服务器
- 可通过能见度检测服务器直接与现有监控系统对接,通过现有监控的视频来检测能见度,同时将能见度检测数值传输给中心服务器
- 中心服务器负责存储能见度和实时分析能见度数值、并提供可视化技术实现全路网的能见度感知
三、多方联动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能见度降低,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视频能见度检测技术可以与多种系统进行联动,形成多方联动机制,实现对低能见度状况的有效管控。
雾区诱导系统控制
当视频能见度检测系统检测到能见度降低,达到预设阈值时,将自动触发雾区诱导系统控制机制。具体包括:
- 诱导灯信号控制:根据能见度变化,调整诱导灯信号,引导车辆安全通行。例如,在雾区路段,可以降低车速限制,并延长黄灯时间。
- 交通标志牌控制:根据能见度变化,动态显示交通标志牌信息,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例如,可以在雾区路段显示“雾区减速”、“前方注意行人”等警示标志。
显示屏提醒
当视频能见度检测系统检测到能见度降低时,可以向道路沿线的显示屏推送警示信息,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例如,可以显示“雾区注意安全”、“前方能见度低,请减速慢行”等警示信息。
恶劣天气点位推送
当视频能见度检测系统检测到能见度降低时,可以将恶劣天气的点位信息推送给监控中心,以便监控中心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可以派遣巡逻警车前往雾区路段进行巡逻,或者发布交通管制信息。
多方联动的优势
多方联动机制,可以充分利用视频能见度检测技术获取的实时信息,快速、有效地对低能见度状况进行处置,具有以下优势:
- 提升道路通行效率:通过诱导灯信号控制、交通标志牌控制等措施,可以引导车辆安全通行,减少交通拥堵。
- 降低交通事故风险:通过显示屏提醒、恶劣天气点位推送等措施,可以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风险。
- 优化交通管理效能:通过将恶劣天气的点位信息推送给监控中心,可以优化交通管理效能,提高交通管理的针对性和效率。
四、在实施视频能见度检测技术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是否需要参照物标定
传统的视频能见度检测方法,通常需要设置参照物进行标定,以建立能见度与图像特征之间的映射关系。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需要人工进行参照物安装和标定,增加了实施难度和维护成本。
参照物可能会受到天气、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球机存在角度的运动,参照物将随转动而失效。
因此,在实施视频能见度检测时,应优先考虑无需参照物标定的方案。这种方案通常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能够直接从视频图像中提取特征信息,进行能见度检测。
是否集中部署
传统的视频能见度检测产品,通常采用硬件设备的形式,一个设备可以接入多个摄像头进行检测。这种产品形态存在以下问题:
无法充分利用现有的监控视频资源,需要额外部署硬件设备,增加了成本。
难以扩展,难以满足大规模部署的需求。
因此,在实施视频能见度检测时,应优先考虑可直接接入视频流进行分析的软件产品。这种产品可以部署在服务器上,充分利用现有的监控视频资源,并易于扩展。
建议,在实施视频能见度检测时,应优先考虑无需参照物标定、可直接接入视频流进行分析的方案。这种方案具有实施简单、成本低、易扩展等优点,更适合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