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后进先出的线性表

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强调后进先出(LIFO)原则,常用于浏览器的前进后退功能。栈分为顺序栈和链栈,通过push(压栈)和pop(出栈)进行数据操作。顺序栈利用数组实现,链栈则采用链表,两者在添加和删除数据时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1)。栈在处理仅涉及一端增删数据的问题时效率较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栈是什么

首先线性表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数据结构,它对数据的顺序非常敏感,而且它对数据的增删操作非常灵活。
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栈与线性表的不同,体现在增和删的操作。具体而言,栈的数据结点必须后进先出

宏观上来看,与数组或链表相比,栈的操作更为受限,那为什么我们要用这种受限的栈呢?其实,单纯从功能上讲,数组或者链表可以替代栈。然而问题是,数组或者链表的操作过于灵活,这意味着,它们过多暴露了可操作的接口。这些没有意义的接口过多,当数据量很大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隐藏的风险。一旦发生代码 bug 或者受到攻击,就会给系统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虽然栈限定降低了操作的灵活性,但这也使得栈在处理只涉及一端新增和删除数据的问题时效率更高。

举个实际的例子,浏览器都有页面前进和后退功能,这就是个很典型的后进先出的场景。假设你先后访问了五个页面,分别标记为 1、2、3、4、5。当前你在页面 5,如果执行两次后退,则退回到了页面 3,如果再执行一次前进,则到了页面 4。处理这里的页面链接存储问题,栈就应该是我们首选的数据结构。

栈既然是线性表,那么它也包含了表头表尾。不过在栈结构中,由于其操作的特殊性,会对表头和表尾的名字进行改造。表尾用来输入数据,通常也叫作栈顶(top);相应地,表头就是栈底(bottom)。栈顶和栈底是用来表示这个栈的两个指针。跟线性表一样,栈也有顺序表示和链式表示,分别称作顺序栈和链栈。

2、栈的基本操作

栈对于数据有增、删、查处理。对于栈的新增操作,通常也叫作 push 或压栈。对于栈的删除操作,通常也叫作 pop 或出栈。栈分为顺序栈和链栈。
线性栈:
栈的顺序存储可以借助数组来实现。一般来说,会把数组的首元素存在栈底,最后一个元素放在栈顶。然后定义一个 top 指针来指示栈顶元素在数组中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