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摊牌了,这个CI/CD工具简直是我这种“懒人”天菜!

最近我复盘自己的工作状态,差点没把手里的咖啡杯给捏碎!!!

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除了开会、沟通这些常操,剩下的大头竟然是...部!署!

没错,你没看错,都2025年了,我还在用一套石器时代的工作流:

本地敲下 npm run build -> 打包拖到服务器 -> docker build -> docker push -> 颤抖着双手登录服务器,小心翼翼地 kubectl apply -f ...

整个过程像是在拆一颗定时炸弹,快则十分钟,慢则半小时。只要我这个小迷糊忘了更新镜像版本号,或是 kubectl 命令敲错一个字母,那血压“蹭”地就上来了,只能从头再来一遍!心好累...

CI/CD 的“上古神器”们,还好用吗?

  1. Jenkins:功能是真的强大,这点没得黑。但我的天,那个“直男审美”的蓝海风UI,还有绕来绕去的流水线脚本,学习曲线陡峭到能劝退我八百回。最要命的是,为了它还得专门养一台服务器,光是应付那些层出不穷的插件兼容性问题,就够我喝一壶的了。这哪是找帮手,简直是请了个祖宗回来。

  • 呃。。其他的像GitLab CI

  • 比老爷爷 Jenkins 轻量,跟代码仓库的集成也确实丝滑。但那个 .gitlab-ci.yml 语法,也得专门花时间啃。免费版的共享 Runner 日常排队,等到花儿都谢了。想自建 Runner?又绕回“给服务器当保姆”的老路了。

发现新大陆 "Sealos Devbox"

就在我快要向命运低头,准备继续“人肉运维”的时候,我发现之前用来托管应用的 Sealos,惊!居然还有“从源码构建”这种功能!!

其中,Devbox 这个东西,简直是为我这种“懒人”量身定做的。它给我的每个项目都提供了一个独立的云端开发环境,完美确保了我的开发、测试、生产环境高度一致,再也不会出现“我本地好好的,怎么上线就不行了”这种鬼故事!

整个过程,简单得就像在淘宝下单一样:

  • 登录Sealos,创建Devbox

  • 访问Sealos官网,登录进去点开Devbox,就像打开了一个新的APP。点击“新建Devbox”,选个自己喜欢的开发环境,拉一下资源配置条,点击“创建”——搞定!一杯奶茶还没喝完,我的云端开发环境就准备好了。

  • 连接IDE,优雅地码字

  • Devbox 会自动把环境准备好。我用 VS Code 插件一键连上我的 Devbox 实例,写代码的感觉和在本地完全没差,甚至因为在云端,编译速度还更快了!

  • 提交代码,然后...就没然后了!

  • 当你完成开发并提交代码到Git仓库时,Devbox会自动触发构建、测试,并生成可部署的镜像,你可以轻松将这个镜像部署到测试或生产环境,实现"一键发布"!

  • Sealos 内 App 的部分,那个界面做得特别直观,创建、关机、变更、删除,像玩换装游戏一样简单!

省下来的不止是钱,还有我的青春!

我这个账房小能手特意算了笔账:以前为了CI/CD养的那台2核4G服务器,一个月200多块,够我买一支不错的口红了。现在用Sealos,只有在代码构建那几分钟才扣几毛钱,应用本身用最低配置,一个月下来可能都不到20块——一杯奶茶钱而已!

但对我来说,比省钱更重要的是省心!

我终于可以从那些繁琐、重复、还容易出错的部署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时间花在更有创造性的事情上,比如琢磨一个有趣的新功能!

兄弟姐妹们,听我一句劝,别再把时间浪费在跟服务器的搏斗上了,赶紧给我去大用特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