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困局与乡土突围:一位北漂程序员的中年迁徙启示录

这是《开发者说》的第34期,本期我们邀请了优秀程序员张工。张工曾就读于市场营销专业,大四时经两个月培训正式入行。

当35岁成为互联网行业的隐形断点,这位北漂程序员选择在技术浪潮最湍急处抽身——裸辞离京,带着十年积累的技术扎进家乡小城的烟火巷陌。从重构服务器架构到整合县城超市优惠券,从“996”的机械节奏到在小程序与文玩核桃间寻找新坐标。我们在他的故事里看见了一部分数字游民的倒影:培训班速成的技术债、小厂晋升通道的天花板、中年返乡时撕裂的认知体系。

时值中年,考公失败,回乡创业,开网店、做程序......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他说年轻人还是应该去大城市闯闯。让我们透过这位非典型程序员的转型之路,思考技术人的另一种可能。

一、教培入行,付出和回报是否成正比?对现在的年轻人就学、择业有何建议?

在学校的时候有这么个机会,就花钱培训了。其实还好,因为当时是不用交钱的。是学完三个月以后,培训的老师帮你找工作,然后找到工作以后每个月还他1000块钱,然后还一年。初期缴纳了一个机器使用费,就没交过钱了。

现在回头看的话,我感觉还挺值得。我是13年毕业的,当时很多同学、朋友,那几年的工资可能都是五六千块钱甚至更低。而我们刚开始是三四千,后来就接近一万了。后期我觉得之所以不太理想,可能是我个人的原因。

因为我是一个普通二本,当时很多毕业生是很难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至少我是这么理解。能力强的就不说了,就普通人我感觉是挺费劲的。可能从事文员职业或者一些其他的技术岗,很多行业的工资可能都没有程序员的高。

从我自己的经历以及目前大环境来说,现在咱们这个互联网行业,尤其是程序员这一块,我觉得需要慎重考虑了。据我现在的理解,如果能走考公这条道路是很不错的。其次如果普通家庭的话,还是进一个能越老越吃香的行业或者学一门能用到老的技术比较好。因为中年危机或者是失业再转行,我感觉这对多数人都是困难的。

二、在公司的这十来年,有何收获?

于我而言,就是作为一个技术工种,最好技术还是不要放掉。要深耕技术或业务至少一个方向,这两条路子你必须得精通一个。

我有段时间,技术也不做了,然后业务也不够熟练,导致信心受挫,这段时间就在自我否定。所以,我觉得如果能择一而终会更好,多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单位办公)

这里我还给个建议——如果自身能力很强可以选择去大公司,如果自身实力一般,去小公司会更好一些。大公司的话,如果个人能力强,整体上、尤其是后期年纪大一点的时候,如果大环境比较好的情况下,还是比较舒服的。接触的内容广,然后上升空间也很大,你无论是走产品经理、业务经理还是技术总监方向的,是有上升空间的。在小公司的话,学的东西会比较广,了解的也会比较多,适合我这种能力一般的程序员。但是,对于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专业性人才,所以学好一门技术,对普通大学生来说很重要。

三、作为非科班出身的程序员,您有因此受限吗?

我感觉这个局限性很大,科班出身的程序员人家是学了三四年的基础知识,像我们这种跨行业来做程序员这一块,很多基础理论我是不懂的。
现在好一点了,现在可能是四到六个月或者是小一年培训时间,但当时我们培训都不到两个月。再加上这种培训班,往往属于速成班出来,什么也不会。但是当时我们可能就赶在一个比较好的时间段,就算你什么都不会,也没关系。公司可以提供那个平台,允许你去学一段时间,然后一边学一边工作。但是目前这种环境我感觉很难,后期会比较吃力。很多基础的东西是需要你工作以外的时间去自学。我记得当时培训班那些内容,我学得不太好,可能由于跨行业学这个东西有点仓促了,导致根基不稳,后期也很难往上有很大的提升了。
用我们老家话说就是半吊子水平,一直都不专业。一两个月没有办法深入学习,它教的东西特别多。另外就是从培训班出来了,一定要抓紧时间工作,要不过段时间可能就忘了。程序员工作他需要记忆的东西是很多的,必须得抓紧巩固,因为很多属于机械记忆。我记得当时我第一周没找到工作,第二周就快忘得差不多了,只会点那个面试题的答案。


四、时值中年却从北京裸辞,后悔吗?能给同行一些实用性建议吗?
后悔倒没有,家庭原因所致,没办法,必须得回小县城了。

所以整体规划还是很重要的,尤其年轻的时候,如果能落户在大城市是最好不过的了。如果不能的话,就应该做好中年危机的预防措施了。我之前有点懒惰,一直没有采取行动,感觉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从我亲身经历和个人角度出发,我觉得最好是从事一份副业。因为程序员,尤其是后端研发这方面,如果特别喜欢技术还好,你可以深入研究,但我觉得大部分人在工作上可能不会特别“精尖”,或许也就是普通人随大流,技术水平很有限,这种人我建议是从事一个与自己喜欢的东西相关的副业,去钻研。因为干什么多少都能赚钱,尤其是你深入研究某一个领域,某一个行业。但从个人经历看,纯技术路线转型确实面临挑战。

就是你从这个体系出来以后,自己去发展互联网络这一块,不能说自己完全不能从事这一块,但很难自己去单打独斗,它的门槛比较高,我是这么理解的。它不像其他行业,比方说你做养生,或者你去做电工,甚至说你之前做售货员,你自己开个小超市那种,它是能迭代的。然后能让你自己成为老板,我感觉程序员如果说自己单出来单干的话,做一个老板很难,他难不是难在技术这一块,而是难在业务,你很难去拿到项目。就算幸运,你拿到的可能也是那种很小的项目,但是那种可能都达不到你以前的月工资水平,至少我没混起来。也有可能比较厉害的,做了自己的平台,或者自己接单可能会好一些,就是私下有团队的会容易有起色。反正我接触的好多离职的人,如果说不在大城市工作的话,回到小县市的很多都是转行了。

小城市它就没有网站相关的工作,尤其是研发,没有!这两天我在找工作,面试也挺多的,就跟老板也会聊一聊,问他们有没有兴趣做一个宣传类、展示类的网站,几乎都是说不用。可能我所在的这个小县城,它的企业体量也比较小。政府或者那种大公司,会需要一些门户网站,但你自己一个人弄,哪怕找三五个人一起做,不专业、人家可能也不信任。反而做小程序、服务号、公众号的会比较多。

五、从北京回到小县城,是否有落差?更喜欢哪种生活方式?

生活习惯实在是太不一样了,家乡的生活节奏明显放缓。虽然说我每天都出门,都在奔波忙碌,感觉很充实。但实际上整体生活节奏还是逐渐放缓,放慢了,跟以前那种“996”完全是两个概念。

(北京的生活)

换句话说,感觉这才是生活,生活的重心转移了。

尤其过了十年这种快节奏的生活,跟现在比,感觉以前好像都没有在生活。虽然说以前节假日或者是周末都能放假,但是心境是截然不同的,可能需要失业一段时间才能体会到。

我目前收入来源有限,就这方面不太理想。不过也不着急,没什么事,慢慢来吧!

可能真跟性格有关系,我是喜欢现在的生活方式。有时候我亲戚朋友,挣了钱的那些人,就感觉这是在浪费生命,给我的建议就是应该趁着年轻,趁着没到40岁,在这之前必须得挣多少钱,然后后期的话可以享受一下,现在正是奋斗的年纪。这个东西怎么说,就是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这也没办法的事。

对我来说,还是更喜欢小县城的生活。

包括现在我去面试,以及中途也试了几份工作,干了一段时间,想看看能不能适应,总体来说心里边没有那种压抑感了。以前在北京上班的时候,可能跟远离他乡、孤身一人漂泊在外地有关,我总感觉那份孤独感一直都有,只是平常不去想而已,但是一直感觉自己在那边就属于漂着,没有根基。在老家本地好就好,亲戚朋友都在,然后干点什么可能也会有各方面的助力,这种感受在外边是没有的,缺了一种归属感。


六、现在通过什么方式扎根家乡?遇到了哪些困难?

理想状态就是通过亲戚朋友的帮助,抓紧时间,自己做一门生意,但是目前我不太具备条件。所以说目前我给自己的规划是,一个算轻资产创业,在网上做电商售卖一些家乡的特产。全国还是比较有名的,就是文玩圈的文玩麻核桃。然后我最近报了一个免费培训班,学习电商平台运营,以及怎么去制作短视频。因为我感觉自己这一块确实是短板,系统地简单学一学,这样的话就扎实一些。

第二个就是,做线上运营、推广。可能还不全是运营,面向县级市级别的小城市,去寻求一些工作机会,如果好一点的话,以兼职的方式,后期可能跟他们达成合作。比方商家的店铺最近销量有所下滑,我们帮他去做一些线上推广,做一些视频类型的宣传。我讲的可能较浅显,因为对这一行了解尚浅。

第三个就是现在我自己做的小程序,因为以前我做的是 pc 端的,都是网站,所以这方面还不太会。然后程序我这两天也看了,好像也还行,不是特别费劲,会尝试一下。把小程序做好之后,我给自己的设定是这个小程序,它的定位是做推广促销这一类的功能。我前期需要收集一些信息,去各个商家问一下有没有什么最新的优惠,因为我发现我们小县城很多优惠信息,是不透明的。不是说这个商家他不愿意去推广,不愿意去宣传降价促销打折,而是大家不知道。商家可能最多在朋友圈或是微信群发一发,但它是比较散乱的。店铺老板可能自己有一个单独的微信群,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却可能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群,没有那么多心力去关注这些信息。而有些店铺推广还停留在口头宣传,缺乏宣传的平台。

我需要对我们县城的各种优惠做一遍整合,然后放到我的平台上,感觉这对多数人来说是有吸引力的。至少通过整合这些优惠信息,用户会很快地聚集起来,或者是使用量会上升,更便于推广。然后小程序里边也加一些功能,像叠加优惠券等,说白了还是快速让大家意识到这个小程序里优惠的信息更多。先去聚集一批人,有了用户以后,不论是后期的广告收费,还是宣传什么的,挣钱就相对容易一些了,至少前期要把这个用户先积攒起来。
第四就是我们小县城很多公司或者商店,他们都没有自己的 PC 端网站。我觉得可以慢慢的做,因为我感觉几乎很少有人在用,还比较有市场。例如我们这一个养老院,它3月份开业的,我去考察了一下,聊了聊,想做它的运营推广。他自己目前做了一个公众号,我看了一眼就是很基础的东西,我这水平也就能达到。他推广也有两个月了,刚刚入住了几个老人。他那个面积,还有装修什么的,投资几百万。他的投资不少,反而这个宣传做的不够好。它只是利用县城里已有的公众号、服务号等平台,简单宣传了一下。不是专业人士做的,或者他更倾向于去农村摆个小摊、展板,去邀请人过来的传统宣传方式。

现在的网络宣传,尤其是在同县城的宣传,我感觉网上这块优势更大一些,成本也低很多。

我反正每个方向都在往前推进,我也没发现什么太大的困难。我离职之后也试着考公,但没考上我们这边的公务员。我5月初才开始着手,虽然说进度很慢,但至少是在往前推进的。自己做小程序这一块进度慢了点,其他还好。

我现在就有点后悔,技术还是要深入学习,学到了是自己的本事。然后回来之后有个措手不及的事,没有技术得花钱去做这个事。不吃力但感觉浪费钱,因为毕竟自己也会,就是不太专业。


七、目前的工作、生活、收入状态如何?满意自己的现状吗?

现在转型期的收入暂时低于预期,去外面吃饭的次数都少了些,也不是经济情况太紧张,目前还没到紧张状态。可能接触的人群也不同了,在大城市可能接触的高端人士较多,回了小县城以后就相当于更接地气一点,也确实花钱稍微紧凑一点了,可能会更精细化一些。以前可能不会去想太多,想买就买吧,也不买奢侈品,就日常生活开销,但现在可能会比比价格了。

最近考公没考上,后续我需要去干别的。几乎每天晚上都是一两点才能睡,把孩子哄睡了以后,自己还要简单地学一点东西,推进这些事。可能我性格的原因,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但内心确实也很焦急。

八、大城市的经历是值得的

我感觉如果能去大城市转一转,还是得去大城市。特别是工作的话,小城市跟大城市的机会或者其他事情,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在小城市,你的能力是其中的一个小点,更多的可能是一些社会关系;大城市的话,虽说社会关系也有用,但相对是更公平的平台。如果能落户在大城市会更好,你会感觉办什么事都不用去求人,不用去找关系,因为很多内容都是特别完善的,尤其是办各项事情,不用像在老家似的还得托关系。

能去大城市还是去大城市转转,然后再回来。可能实际帮助没有太多,但是对你的见识和思想启发会好很多。像我之前是在一个国家部委里边给人工作,就会看到很多那种有权有势的人、高学历的人去怎样生活、工作。像一种变形记,无论是来自富裕家庭还是贫困家庭,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接触和了解的事物完全不同。可能在小县城,很多是接触不到的。虽然说可能对你实际赚钱能力没有什么太大的提高,但是如果说你个人能力强的话,后期其实帮助挺大的。包括打开了你的视野,获得了一些资源什么的,还是很有意义的。

大城市锻造能力,小城市检验生活——两者都是人生的必修课。如果是你,会如何选择?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转型故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程序员小范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