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98)
  • 收藏
  • 关注

原创 技术社区已死,博主何去何从?

曾以为,只要持续分享技术干货,就能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工程师同行。但时代变了,技术社区的“内容黄金时代”似乎已走到尽头。

2025-07-23 16:10:12 824

原创 从【工具人】到【创作者】,大家好!初次见面,多多关照!

你好哇,我是掘金安东尼,一个走在 AI 编程与技术创作路上的探索者。

2025-07-23 14:08:43 583

原创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远程工作:这年头不上班也能过挺好!!

—他们没有地域限制,不用早晚高峰去地铁挤人/开车塞车,没有老板盯着 KPI,也没人规定你几点打卡、几点下班。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这种状态简直像是打破了职场的天花板。这周末,我见了一个朋友——也是我的初代同事,大治。他就是从传统岗位“跳”出去的人之一。以前他主要做开发,但也会做设计(众所周知,早些年,前端开发几乎都是要兼职着画图、切图的)。现在,他平滑过渡,已经是网站架构师,客户要的是网站,从视觉到交互一手包圆,能设计、能编码、能交付,真正做到了“一条龙”服务。

2025-08-11 09:03:51 8

原创 数字游民产业小报告 · 2025

2025 年全球数字游民约(不同统计口径差异很大,低估法约 4,000 万,高估法 8,000 万),美国来源占比最高。:2025 Q1 约岗位允许一定程度远程;2024 年美国员工至少部分远程(全球 2023 年约 28%)。:到 2025 年,提供数字游民/远程工作签证(媒体口径 50–73 个不等;福布斯 66、Citizen Remote 50+、有机构清单称 73)。:以英国为例,期望未来一年全勤到岗、企业因强制返岗出现离职,说明“灵活/远程”仍是劳动力市场的筹码之一。

2025-08-09 10:52:38 288

原创 数字游民:在流动中重构生活的边界

数字游民不是逃离生活,而是将生活的地理维度打开。对他们来说,世界不是地图上的边界,而是待解锁的工作站与居住地。自由的代价在于不确定性,但不确定性,也是他们愿意拥抱的生活方式。

2025-08-09 10:47:15 12

原创 RUST 30 题渐进式练习

写返回长度;在main里调用后再次使用原变量,观察编译错误并修正(用clone或改成借用)。分别对i32与String做,对比可/不可用,写注释解释原因。造一个String,在内层{}里并打印;出作用域后确认s仍可用。写;在main中证明原变量不可再用,但返回值可继续链式调用。match一个三元组,分别打印三条不同信息;体会与具名绑定。

2025-08-08 16:39:01 106

原创 所有权 / 借用 / 模式匹配 —— 把这三样练到不再思考

当你把这三样融进手感,不用每次都去死磕报错信息时,你才算是真正能用 Rust 写东西的人。

2025-08-08 16:27:49 6

原创 Rust 入门:从 0 到能写点正经代码

Rust 的 async 是零成本状态机编译到二进制,不自带运行时,需要选择执行器(常用Tokioprintln!("{v}");做 HTTP 服务可以看axumactix-web;理解 await 只是把函数分割成状态机片段即可。

2025-08-08 14:47:49 4

原创 GPT-5 发布:统一的「思考系统」与安全补全,把专家级智能装进日常工作流

8 月 7 日,OpenAI 正式发布 GPT-5,并把它设为 ChatGPT 的默认模型。这一代的变化不是“再大一点的模型”,而是把快模型 + 深度推理模型 + 实时路由器整合成一个统一系统:能判断何时快答、何时慢想,必要时自动切换到“GPT-5 Thinking(推理版)”,也支持你在提示里直接说“think hard about this”强制深想。达到使用上限后,系统会退到对应的 mini 版,后续还计划把这些能力进一步合到单一模型里。

2025-08-08 09:18:53 317

原创 [特殊字符] 技术革命的“共舞者“:从被动使用到主动重塑的进化之路

比尔·盖茨:不是简单地使用BASIC语言,而是重新设计了整个软件授权模式,提出"软件即产品"的概念。史蒂夫·乔布斯:不是满足于现有的人机交互方式,而是重新定义了"易用性",让技术真正为人服务。丹·布里克林(Dan Bricklin):不是用电脑来模拟纸质表格,而是创造了VisiCalc——第一个电子表格软件,重新定义了数据处理的方式。# 传统思维:用电脑模拟现实工具# 简单的工具替代# 共舞者思维:重新定义工作流程# 创造全新的工作范式真正的共舞者看到了互联网的本质——连接与交互杰夫·贝佐斯。

2025-08-08 07:00:00 107

原创 智能数据库范式学习平台:与AI大模型共舞的教育革命

智能数据库范式学习平台代表了教育技术的未来方向。个性化学习体验:根据每个学习者的特点定制内容智能化教学辅导:提供24/7的AI助教服务可视化概念展示:让抽象理论变得直观易懂实时反馈优化:持续改进教学效果这种"与AI共舞"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习者与AI协作的能力,为未来的技术发展做好准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这样的智能学习平台将成为技术教育的标准配置,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高质量、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数据库范式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记忆,而是一场充满乐趣的智能探索之旅。

2025-08-07 16:30:26 90

原创 数据库范式深度解析:从混乱到有序的数据设计之路

第一范式要求表中的每个字段都是不可分割的原子值,不能包含重复组或数组。满足第一范式非主键字段完全依赖于主键,不能只依赖于主键的一部分满足第二范式非主键字段不能传递依赖于主键满足第三范式每个决定因子都必须是候选键。

2025-08-07 16:23:04 713

原创 金融风控系统中的大模型深度掌控:从通用到专精的技术演进

摘要: 金融风控场景对大模型提出了精准性、可解释性的特殊要求,通用大模型难以满足。通过定向蒸馏技术,可从通用大模型中提取金融推理能力,实现模型规模压缩99.6%、推理延迟降至50ms,并输出结构化风险评分。能力剪除技术可精准移除冗余的自然语言生成功能,使数学推理准确率提升7%,模型体积减少60%。推理链验证机制通过中间状态校验确保每一步决策可追溯,满足监管要求。这三种核心技术使大模型在金融风控中实现从"黑箱"到透明可审计的转变,为金融科技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149字)

2025-08-05 08:43:55 822

原创 AI 狂飙时代,开源项目的新机遇

AI 不仅为新项目提供了起点,也为那些有一定基础的"老开源项目"提供了全新的增长点和改进方向。关键在于找到 AI 与开源项目结合后的亮点,从自身或者用户的角度出发,利用七牛云等提供的资源,让那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功能落地。尽管在拥抱 AI 的过程中依旧充满挑战,但幸运的是,有像七牛云这样积极支持开源的伙伴。他们专为 AI 开源项目准备了资源扶持计划,帮助开发者迈过这些门槛,顺利启动和实践 AI 开源项目。AI 与开源的结合充满无限可能,期待你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让 AI 在你的开源项目中真正"玩"起来吧!

2025-08-04 17:42:11 517

原创 开发者博主联盟:一套从0到1的增长营销实战指南

技术社区的信任经济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有价值。最近参与了一个"开发者博主联盟"的营销项目,从策划到执行,整个过程让我重新思考了B端营销的本质。这不是一篇成功学鸡汤,而是一次真实的实战复盘和方法论总结。核心发现:在开发者社群中,信任比流量更稀缺,而系统性的信任建立策略,往往能带来超预期的转化效果。这套策略的核心不在于具体的执行细节,而在于背后的系统性思维这次项目让我重新思考了B端营销的本质。在技术社区,专业度是入场券,但真正的竞争力在于对开发者需求的深度理解和系统性满足。

2025-08-04 16:46:28 140

原创 面试官问我为什么组件越用越卡,我从事件绑定讲到资源释放机制

组件越用越卡,页面越跳越慢,很多时候不是"业务逻辑复杂"而是"资源从未释放"。写一个功能可能只用半小时,但设计好它的完整生命周期管理,才能体现你的工程思维。

2025-08-04 16:40:24 300

原创 用了一次 AbortController,我就不想再手写 removeEventListener 了

说到底,并不是什么新 API,它早就存在。但很多开发者,包括曾经的我,都以为它只能取消fetch。这玩意居然还能管理 DOM 事件,还是一站式销毁的那种!对日常开发来说,它的优势在于:事件统一注册与销毁;减少遗漏与内存泄漏;写法清晰、可读性好。它不会完全取代传统方式,但绝对值得你在新项目里认真试一试。用了就回不去。

2025-08-04 16:32:08 322

原创 我有个同事叫梁然:他靠 AI 写代码,但依然每天加班

我有个同事,叫梁然。33 岁,10 年 Java 开发经验,做过微服务,卷过支付系统,现在在一个中型互联网公司当主程。去年下半年,公司强制推广 GitHub Copilot,所有人 IDE 里都要装,目标是“提升研发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梁然是第一个用得最溜的。

2025-08-03 15:24:59 309 2

原创 手写 async/await:彻底搞懂它的实现原理与本质

本质是 generator 的语法糖;如何用 generator + 执行器手写 async 函数行为;async 函数的返回值其实就是一个 Promise;Babel 编译 async/await 的实际实现原理;为什么 async/await 能提升可读性但仍依赖于 Promise。

2025-08-03 14:10:07 689

原创 MCP 客户端:让大模型接入系统的第一步

你将不再与模型“猜谜式交流”,而是用清晰的工具、上下文和任务描述,让大模型真正成为系统中的“智能组件”。OpenAI 的 function calling 是一个“特例支持”,而 MCP Client 则是为多模型、多工具、多上下文环境设计的“标准协议栈”。你不再需要“提示词魔法”,而是以 JSON-RPC 的方式定义任务上下文、调用方式、响应结构。这些 SDK 已经封装好了 MCP 协议的数据结构、工具注册、上下文组织、调用过程和响应处理,开发者可以专注于“要做什么”,而不必重复处理协议细节。

2025-08-03 14:01:05 362

原创 为什么 DeepSeek、MiniCPM、Mistral、Phi 系列在开源社区如此受欢迎?

DeepSeek、MiniCPM、Mistral、Phi 系列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它们从第一行代码开始就拥抱了“模型即模块”的理念。它们不是把自己当作科研成果,而是当作构建现代应用的基础设施。而对每一位开发者来说,最值得信赖的模型,永远是那个:“我能跑起来、能调起来、能改起来,还能和我项目的依赖链毫无摩擦地融合起来”的模型。这,就是开源模型真正的力量。

2025-08-02 22:57:42 1278

原创 大模型为何迟迟无法真正融入微信?

每一个时代的产品都有自己的交互范式。微信的成功来自极致克制与边界清晰,而大模型的浪潮,则来自极致泛化与上下文重构。两者的结合,不是“功能加法”,而是语义系统的再设计。如果你只是等着微信官方发个“AI助手入口”,那你错过的,不只是机会,还有一次真正重构人机关系的机会。如果你看到这里,说明我们都对这个问题足够认真了。如果你是开发者,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在尝试用模型接入微信过程中踩过哪些坑、有哪些构想。技术不应该等政策松动,而应该先设计出不破坏原生生态也能自然融入的路径。📬。

2025-08-01 15:12:12 950

原创 浏览器自动化也能这么简单?Claude Code + BrowserCat MCP 全流程实战拆解

这次基于 Claude Code + BrowserCat MCP 的实践,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浏览器自动化范式:✅ Claude 负责理解任务✅ BrowserCat 负责精确执行✅ MCP 广场提供能力生态支持无论是做自动测试、网页爬虫、表单录入、运营监控,甚至是跨端交互模拟,只需配置好一套 Claude + MCP,即可像对话一样控制浏览器行为。🎉 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上手试试 →👉MCP 注册地址(附推荐码)

2025-07-31 08:49:41 1616

原创 JavaScript 精简术:高级用法掌握这 5 个就够了

作为全球最流行的编程语言,JavaScript 的灵活性背后隐藏着一套令人惊艳的“精简术”。很多开发者明明写着现代 JS,却依然绕着老旧写法打转,代码既冗长又难维护。其实,真正高效的 JS 写法不靠花哨技巧,只靠掌握几个核心语法特性,就能让你少写 30%~60% 的代码量,同时提升可读性与复用性。下面这 5 个技巧,是我在业务开发中频繁使用的“秘密武器”。

2025-07-31 08:46:30 578

原创 撕掉LangChain的幻觉:大模型工程进入后框架时代

🧠在过去一年半,LangChain 几乎成为 LLM 应用开发的代名词——抽象优雅、组件齐全、生态繁荣。但今天越来越多开发者开始反思:我们是在构建 LLM 应用,还是在 debug LangChain?

2025-07-30 16:26:09 773

原创 一个 5 GB 视频是怎么把你浏览器干掉的?

当你在浏览器里双击打开一个几百 KB 的图片,它会瞬间渲染完成;

2025-07-30 16:21:43 348

原创 Rust 全栈应用框架 Dioxus:从前端到桌面再到 WASM 的统一开发体验

Dioxus是一个基于Rust的全栈UI框架,灵感来自React,支持跨平台开发(Web/桌面/命令行/移动端)。它采用类React的组件系统,内置虚拟DOM和状态管理,通过Rust编译实现高性能。Dioxus架构分层清晰,开发者只需编写一套UI逻辑即可适配多平台,还能编译为WebAssembly运行。提供了类似React的状态钩子和全局状态管理方案,具有热更新等现代化开发体验。虽然生态仍在发展,但Dioxus有望成为Rust全栈开发的统一解决方案,特别适合需要高性能跨平台应用或Rust前后端统一语言的场景

2025-07-28 23:23:52 878

原创 大模型基础知识(万字详解)

从Transformer的突破,到大模型的崛起;从推理的局限,到记忆的短板;从蒸馏压缩的必然,到深度改造的探索;从RAG的知识增强,到Agent的能力扩展——我们已经完整梳理了大模型的演进轨迹、内在限制与突破路径。掌控大模型,不是盲目追逐更大的规模,而是深刻理解其本质,找到真正的突破点。看清技术本质,不被表象迷惑理解能力边界,找准突破方向灵活组合工具,构建完整解决方案保持开放心态,拥抱持续变革的人。

2025-07-27 14:44:22 973

原创 计算机专业大学四年知识体系全景图(附学习路径)

栈:函数调用自动分配与释放;堆:程序员手动申请与释放;数据段:静态/全局变量;代码段:存放机器指令。用户程序无法直接访问硬件;必须通过内核提供的接口。如 open、read、write、fork 等。

2025-07-24 09:02:21 298

原创 计算机专业大学四年知识体系全景图(万字详解)

知识体系的顶层结构。这篇文章不是万能的,但它是一个方向盘,帮你从知识的碎片中构建出完整的地图。只要你愿意行动,从今天起,哪怕每天掌握一点点,也终将走出自己的计算机之路。

2025-07-24 07:30:00 1294

原创 如何解决 Vue 项目中 loading 卡死的问题(万字详解)

层级解决方式关键词1nextTick 强制刷新UI 渲染2任务分片 / Worker主线程解放3组件封装可维护性4异步状态管理组合式 API响应式设计5性能调优与架构优化全局优化loading 卡顿只是表象,背后是 UI、异步、计算、结构之间的角力。掌握这些技巧,你不仅能解决一个问题,更能理解 Vue 项目的性能瓶颈与交互优化方向。

2025-07-24 07:00:00 1388

原创 从 0 到 1 打造你的第一个 AI 助手:我用一天时间做了一个 GPT 工作流助手

与其等别人做出杀手级应用,不如从自己的需求出发,用一天、两天时间快速实现原型,哪怕只是一个定制化的“写日报神器”。你的需求,可能正是万千人的需求。💬 如果你也做了类似项目,欢迎评论区交流;后续我会继续分享更多工作流类 AI 项目构建经验。

2025-07-23 22:25:52 238

原创 从热情到割席:我为什么不再续费 Cursor

如果你是初学者,或者对 AI 编程辅助充满好奇,那么 Cursor 绝对值得试试,14 天足够让你体验什么是“AI 编程的未来”。但如果你希望它代替你写复杂业务逻辑,或者自动生成整套组件和交互流程,目前还远远做不到。续费,是每个月的理智判断。对我来说,Cursor 曾是惊艳的开始,但最终没能成为我真正的工作搭档。

2025-07-23 15:45:13 369

原创 从 Pinia 到模块设计:构建可测试、可维护的状态系统

Pinia 极大简化了 Vue 3 的状态管理逻辑,但要构建一套可演进、可协作、可测试的状态系统,还需要引入明确的模块设计思想。不要让每个 store 成为一个万能组件;拆分副作用、状态与行为;将测试纳入设计思维;为状态模块提供文档、接口定义与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最终状态系统的目标不是“全局共享”,而是边界清晰、协作有序、长期稳定。《跨端状态共享设计:如何将 Pinia 状态同步到 SSR、Native、甚至 AI Agent 中》。敬请期待。如果需要项目骨架或模板,请私信或留言。

2025-07-22 08:43:31 508

原创 Vue 3 中的状态架构演化:从 reactive 到 Pinia

)reactive 是最小粒度的响应式表达,但无法解决模块化共享问题;composable 提供组合逻辑的封装方式,但依赖管理与状态共享仍需补充机制;provide/inject 灵活但非类型安全,不适合大型项目架构;Pinia 站在组合式思维基础上,真正解决了:模块划分、状态复用、异步管理、插件扩展等系统性问题。在需要组织的地方组织,在需要拆分的地方拆分,用 Pinia 恰到好处地接住一切中大型状态架构的复杂性。下一篇我们将继续深入 ——

2025-07-22 08:40:45 530

原创 Vue 3 中的响应式设计哲学:不只是 Proxy,而是范式的转移

Vue 3 最大的改变,不是 setup() 语法,不是 TypeScript 适配,而是它让“响应式”这件事变得可组合、可推理、可封装。当你开始习惯用ref()抽象状态、用computed()表达派生关系、用watch()控制异步流时,你会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使用响应式”的人,而是在用响应式设计系统的人。从写组件,到设计数据流,这是 Vue 3 想带我们走的路。下一篇我准备写写《Vue 3 中的状态架构演化:从 reactive 到 Pinia》。欢迎留言你的建议或踩坑经验。

2025-07-22 08:39:06 690

原创 为什么我越来越喜欢用 Vue 3:从 Composition API 到组件设计思维的转变

Vue 3 不只是 Vue 的下一个版本,而是一次认知升级。你可能一开始觉得它“反直觉”,但当你逐渐拥抱setup()的自由组合方式、利用 TS 做类型收敛、用 composable 组织逻辑时,你会发现:Vue 的未来,其实是“写给未来的你”的。别再犹豫了,是时候重写你旧项目的组件了。下一篇,我准备写点关于 Vue 3 和前端 AI Agent 的结合实践——用 Vue 驱动前端智能体交互。

2025-07-22 08:37:38 323

原创 99% 的人理解错了 HTTP 缓存机制

许多开发者以为缓存只跟有关,或者觉得加了no-cache就一定不会缓存;实际情况远比你想的复杂。浏览器缓存策略 + 中间代理缓存 + 协商缓存 + 强缓存 + 状态码与缓存控制之间的微妙联动,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决策系统。HTTP 缓存是一种允许客户端或代理复用之前获取的资源的机制,以减少延迟、节省带宽并提升用户体验。强缓存优先,协商缓存兜底,两者可以配合使用理解 Cache-Control 是配置缓存的核心手段,别被名词误导根据资源类型设定策略,不同文件有不同的最佳实践。

2025-07-19 07:30:00 994

原创 HTTP 协议全景指南:现代 Web 的传输基石(万字长文)

HTTP,全称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现代互联网应用中最常见、最核心的一种通信协议。HTTP 工作在 TCP/IP 模型的应用层,是客户端(如浏览器、App)与服务器之间请求-响应数据交互的协议。基于文本:协议数据是人类可读的文本结构,方便调试与学习。无状态:每个请求都是独立的,不会记录之前请求的信息。简单灵活:仅通过 URL + Method + Header + Body 就能完成复杂语义表达。

2025-07-19 07:00:00 1021

原创 一键多平台发布系统原理与实践:以 Wechatsync 为例

本文解析了Wechatsync多平台同步工具的实现原理,为开发者提供构建自主发布系统的技术方案。文章首先指出内容创作者面临的多平台发布痛点,随后详细拆解Wechatsync的三个核心阶段:获取微信公众号内容、转换为通用Markdown格式、模拟登录目标平台发布。重点探讨了多平台授权的两种方式(Cookie模拟和OAuth认证)及其技术实现,并提供了Node.js示例代码。最后提出从简单的同步工具升级为完整内容运营系统的进阶方向,强调掌握HTTP、Cookie和Markdown等技术即可重塑内容发布流程。

2025-07-18 15:24:44 985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