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22年 世界环境绩效数据(EPI).zip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2401_84585615/90469127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2401_84585615/90469127
环境绩效指数(EPI,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是由耶鲁大学环境法律与政策中心与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CIESIN)联合开发的综合性评估工具,旨在量化全球各国在环境可持续性管理中的表现。本数据集覆盖2000年至2022年,包含163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多维度指标(如空气质量、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评估政策成效,反映各国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平衡能力。EPI采用动态更新机制,指标数量从2006年的16项扩展至2010年的25项,并逐步纳入气候变化等新兴议题,为长期趋势分析提供基础。
数据集主要统计以下字段:国家代码(ISO)、地区分类、EPI总分及分项得分(如空气质量得分HLT.new、水资源排名H2O.rnk.new等),同时涵盖年度变化值(EPI.change)。具体指标包括:
1. 环境健康:如PM2.5浓度、饮用水安全;
2. 生态系统活力:森林覆盖率、渔业资源管理;
3. 气候政策: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可再生能源占比。
数据来源包括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各国政府统计报告及环境监测机构,经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联合校验,确保透明性与方法论一致性。
EPI数据为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及国际机构提供多重支持:
• 政策优化:通过跨国比较识别环境治理短板,例如中国在2018年EPI中空气质量得分仅18.81分,排名全球倒数第二,凸显减排政策亟需强化;
• 学术研究:支持大数据分析技术(如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环境绩效与经济指标的关联性,例如分析碳排放与GDP脱钩趋势;
• 国际协作:为《巴黎协定》等全球议程提供基准数据,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落地。此外,企业可通过EPI评估投资地的环境风险,公众则可借此监督政府环保承诺的履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