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到2/10!本區選碼@人社套書100,指定套書現折$100
  • (博客來獨家套書)【亞洲人物史1+2】: 神話世界與古代帝國〔神話1-6世紀〕+世界宗教圈的誕生與群雄割據的東亞〔2-7世紀〕

    (博客來獨家套書)【亞洲人物史1+2】: 神話世界與古代帝國〔神話1-6世紀〕+世界宗教圈的誕生與群雄割據的東亞〔2-7世紀〕

    亞洲人物史傳當代新詮釋.集英社創社95週年鉅獻


    人物這個符碼,深入每天的日常生活。當人們說到獨裁者,腦中就會浮現出幾個名字;政治語言中,被稱是OOO傳人,用以彰顯政治主張或人格特質,這在中外歷史比皆是,如孔子、王莽都曾請出「周公」作為其政治主張的模範人物。若人物進一步成為社會共同的文化符碼時,更會不斷地被召喚出來,為其召喚者所服務,添加上不同意義。

    本書關注的不僅是存在中的事實,更關注人們所認知的真實,以及融為一爐後對後世的影響。以單一人物為中心,並附傳其他相關人物,使讀者理解所記述的人物與其所處世界的互動,呈現豐富的時代圖景。系列透過大型的出版計畫,以跨越古今的人物選擇,呈現人物史傳的當代意義。

  • 世界哲學史9冊套書(珍藏書盒版+台灣獨家導讀別冊)

    世界哲學史9冊套書(珍藏書盒版+台灣獨家導讀別冊)

    跨越三千年東西方哲學,筑摩書房創社八十週鉅獻


    以全球視角與多元文化為出發點
    《世界哲學史》系列以全九冊的形式,全景式地回顧古代至現代的哲學發展,並透過各時代的主題,從同時代的視角探討多元的哲學傳統。其出版的主旨是,在縱向梳理全球哲學思想與實踐的過程中,讓我們理解當下的位置,並指引未來的方向。

    本系列致力以嶄新的視野重構人類智慧的發展歷程,從全球視角出發,展示東西方智慧的交流與對話,以突破單一文化視角的侷限。本系列分為古代、中世紀、近代與現代四個時期,涵蓋哲學的起源、交融、衝突與互動,並匯集日本哲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為讀者提供嶄新的觀點,進而啟發讀者對哲學發展及未來的思考。

經典大講堂

是愛情經典,也是哲學巨著


羅蘭.巴特是繼沙特之後法國最重要的一位現代大師,被奉為「新批評大師」,從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結構主義、符號學、解構主義……等等。

《戀人絮語》戀人的傾吐方式和絮語的載體。兩年後,巴特融鑄了自己的情感軌跡和心路歷程,發展成為一種新的文體,在哲人思辨的反光鏡折射下建構出撲朔迷離的排列組合,嘗試了一種「發散性」行文,揉和思辨與直接演示為一體。

重啟李歐納.科仁美學思辨


李歐納.科仁所寫下的《侘寂Wabi-Sabi》從90年代起,在歐美的設計、建築界激發許多人的靈感,促發「簡單質樸」實踐侘寂概念的風潮。

但許多人對侘寂的理解空有侘寂之名,卻與核心精神無關,甚至背道而馳。在《再探侘寂》當中,科仁潛入侘寂的源頭,體會侘寂的完整型態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思考模式、一種對既存主流意見的反動態度。

經濟/趨勢

跨時間與空間,超乎想像製圖格局


本書作者群包含金融和製圖學者,幾乎橫掃當年全球各大製圖獎項。翻開本書,不難理解,本書讓讀者以更大的格局思考金融,金融架起了時間與空間的橋樑。

超乎想像的創意製圖格局,讓金融的概念不再零碎片面,更跨時間軸的討論。 本書涵蓋主題創新。本書作者期許,視覺化金融影響的範圍和衝擊,能激發讀者對金融體系的再思。

中國議題

《大路朝天》導演張贊波,中國直播宇宙荒誕


中國每天有幾十億人次遊走直播平臺,各種不同類型的網紅主播崛起。張贊波潛伏內蒙古風景區,觀察在「直播宇宙」中穿行的網紅「狼主播」,如何將千里之外的草原風景與「野狼」,透過網路輸送各地,由此靠著粉絲打賞與帶貨獲利。

網紅們沉浸在直播宇宙的世界裡,享受琳琅滿目的電子禮物以及粉絲們的免費愛心。在當下中國,現實遠比虛構電影更戲劇化、更引人入勝,也更讓人鏡鑒深思。

地圖大圖解

席捲主題製圖三大獎,資訊視覺化頂尖之作


本書作者一是地理資訊與製圖學教授,將大數據轉化成精細卻易懂的圖像。他們花費數年精心編纂這本書,滿懷好奇的觸及廣泛議題,以一目瞭然的資訊圖搭配短文,解說龐雜資料背後蘊含的洞見。

例如,了解跨境移動模式,有助於更有效率的救災與因應疾病大流行;各地發光狀況,透露出戰爭、經濟發展與城市化等的影響。本書以「資訊圖」呈現趨勢發展的「模式」,促進讀者對廣泛議題的興趣與了解,幫助培養大局觀與思辨能力。

國際關係軍事

45位戰略大師見解,地緣政治霸權和戰略觀念


本套書集結數世紀以來塑造戰爭和治國方略理論與實踐的關鍵人物。提供從古代到今日的戰略思想的全球視角,並審視經典和當今的主要戰略議題,同時對冷戰和後九一一世代的戰略思想給予更多關注。

本書包含從歷史上修昔底德、孫子到克勞塞維茲、拿破崙、邱吉爾、毛澤東、馬歇爾到習近平。重新檢視從古至今的軍事與政治戰略的發展,以及其對現代世界的形塑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社會議題

芭芭拉・艾倫瑞克臥底調查,深入社會現況


芭芭拉・艾倫瑞克出身礦工家庭、前夫是卡車司機,所以特別關注美國底層社會的生活,六十歲還跑去當清潔女工臥底調查;罹患乳癌,除了開始研究美國醫療產業問題,也開始鑽研「正向哪裡出了錯?」面對死亡,她想問的是:我們到底是想活得久,還是活得好?

她的書深入社會現況,每一本都是一個倡議!告訴我們別忘了每個人都可以爭取更好的工作、過更快樂的生活,以及活得更好。

政治/人文群像

深入探究探究史學家,如何形塑人類的集體記憶


人文知識面對科技、AI、社群媒體、資訊爆炸的現在,如果呈現更清楚的脈絡和方向?哪些應該被了解、被記錄?或已被遺漏、篡改、誇大,甚至隱瞞?

本書探究歷史思想家公開出版的作品以及私下的言語,理解他們看待世界的觀點,而那些觀點也在許多方面影響了我們的觀點。

本書栩栩如生的描寫呈現出許多迷人的人物,包括修昔底德與塔西佗、伏爾泰與吉朋、尤利西斯‧格蘭特與邱吉爾,乃至肯恩‧伯恩斯與瑪莉‧畢爾德,以及他們的偏見如何影響我們對於過往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