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什么是“党性”

2015年09月10日 13:42:53 来源: 北京日报

  个体成员的“党性”之评价标准

  政党组织的党性归根结底要在党员个体的党性中表现出来。个体成员的党性,即个体成员在社会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特性,在此意义上党性可以与党性修养关联起来使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系统阐述了党性修养的问题,把党性锻炼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个人修养联系起来,在不同的场合强调了党性与党员的立场、方法、作风、道德、廉洁、修养等方面的密切关系。

  总体来看,党员个体的党性,应该包含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的正确性,还有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思想理论的科学性、理想信念的崇高性、工作态度的客观性、为政用权的廉洁性、道德情操的高尚性、自身修养的全面性等。其中,世界观是最为根本性的。看一个党员是否有党性,最根本的是要看他是否有正确的世界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如果连最基本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都有问题,就根本谈不上党性的问题。

  评价党员个体是否有党性还应包括其他的标准:其一,政治立场是否坚定?党性说到底是立场问题,体现为党员个体在想问题、搞研究、做决策、办事情的过程中,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其二,思想理论是否科学?即是否认同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是否崇尚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它、信奉它并自愿接受它的指导,有能力把握它的精髓,按照其原则行事。其三,理想信念是否崇高?即是否对党的历史充满自豪感,对党的宗旨、章程、纲领的精神充分领会并践行,对党的建设以及未来发展充满希望,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深信不疑。其四,工作态度是否客观?即是否有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是否有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其五,为政用权是否廉洁?即是否能够坚持廉洁从政,保持作风端正,具备法治思维等等。其六,道德情操是否高尚?即是否不仅遵守基本的伦理规范,还有高尚的道德情怀,具有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这些方面最终落脚于自身修养的全面性,即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纪律修养、作风修养。党员个体的党性修养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反而有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削弱,它因此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锤炼。

  党性教育的本意应该是通过切实的途径持续提升党员的个体修养,使整个政党的党性或先进性在实践中彰显出来。而致力于实现党性的理想形态和现实形态、应然形态和实然形态的统一,理应是一个政党永恒的课题。(陈培永 作者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

  主题链接

  “党性”一词的由来

  恩格斯在1845年批判德国思想家时指出:“稍微谈谈现在大家都乐于挂在嘴上的‘人性’,稍微谈谈这种人性或者宁可说是兽性的‘实现’……稍微谈一下财产,稍微为无产阶级悲叹几声,稍微谈一下劳动组织;多少组织几个改善下层阶级人民状况的可怜团体,而实际上对于政治经济学和现实的社会状况却茫然无知,这种‘社会主义’整个就归结为这几点。”在他看来,这种社会主义理论“真是可怜得怕人”,“由于自己在理论领域中没有党性,由于自己的‘思想绝对平静’而丧失了最后一滴血、最后一点精神和力量。可是人们却想用这些空话使德国革命,去推动无产阶级并促使群众去思考和行动。”列宁在1913年的《糊涂的无党性分子》一文中指出:“我国舆论界最普遍、最不正常的现象之一,就是轻视(如果不是公开否认的话)党性。”(陈文)

   上一页 1 2  

【纠错】 [责任编辑: 姚润萍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681282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