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强信心·走进百企|创新绽放“有福之光”——探寻福建福光股份的创新奥秘-新华网
“市场的需求点就是创新的发力点,公司不断投入研发,持续谋创新。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强信心·走进百企|创新绽放“有福之光”——探寻福建福光股份的创新奥秘

2025-02-25 08:41:40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在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的超精密加工与检测实验室里,一名技术人员正在检测光学镜筒。该公司是专业从事特种光学镜头及光电系统、民用光学镜头、光学元组件及计算机前段等产品科研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新华网福州2月25日电(记者 董建国)定制产品犹如“千里眼”应用于航天任务,非定制产品在无人驾驶、智能安防等领域显身手……在位于福州马尾的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一枚枚光学镜头展现出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活力。

  “公司持之以恒坚守主业,一心一意做好产品。”福光股份董事会秘书黄健说,现在公司的光学镜头,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已经成为国内一批高精尖重大项目追“光”的“眼睛”。

  走在公司的展厅内,大小不一、型号各异的镜头令人叹为观止。有的小如一个圆点,有的大如一个圆盘,还有组成球状的鱼眼镜头,也有组成探枪式的方形镜头……作为中国光学镜头领军企业,福光股份依靠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行走在追“光”路上。

  在公司展厅里,展示墙上一张偌大的火星高清照片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公司董事长何文波说,由福光股份提供的“天问一号”上的星敏感光学导航系统,最远可在1000万公里的距离识别到火星,实现“万里犹比邻”。

  何文波告诉记者,目前,福光股份的定制产品犹如“千里眼”,包含特种光学镜头及光电系统,应用于“神舟系列”“天问一号”等国家航天任务。同时,在无人驾驶、数字城市、高端智能安防等非定制产品领域,福光的产品也无处不在。

  “市场的需求点就是创新的发力点,公司不断投入研发,持续谋创新。”黄健说,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近10个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福光股份填补了多项行业技术空白,相关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已成为海康威视、华为等知名企业的镜头提供商。

  走进公司的超精密加工与检测实验室,不同类型的抛光设备在飞速运行,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检测着产品。工程师陈焰忙着带领团队进行产品调试。“产品调试的质量至关重要。我们都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技术去应对,一点马虎不得。”陈焰说。

  创新的活力由何而来?何文波说,原为老国企的公司曾经由于研发实力不足,一度走到破产的边缘。2006年,公司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更加灵活的经营机制,释放了企业内部发展动能。

  创新,必须全力以赴。福光股份坚持引进与自主创新融合:先进设备引进来,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有知识产权产品。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我们允许创新不以岗位为界,实行工艺和研发创新并举,让工艺线上的工人和研发人员站在同一跑道上。同时实施多重激励叠加,形成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黄健说。

  狠抓创新,让福光股份不断迈上技术新台阶。在展厅里,发明专利摆了一面墙。黄健说,立足自主创新,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500多项,多个技术攻关在行业内实现了零的突破。近年来,公司设计的一米级口径的大视场折射式天文望远镜,相关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设计和研发的大口径透射式天文观测镜头,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国产替代……

  “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我们唯一不变的就是每天在变。”何文波说,将靠自主创新,持续开拓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特种领域,以及安防、车载、机器视觉、工业自动化等民用领域,成为全球领先的光学科技企业。

  在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型光学镜片研磨车间里,两名技术人员正在使用电脑自动化研磨设备生产大规格光学镜片。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在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的光学镜片研磨车间,工作人员在电脑前监控自动化的镜片研磨设备安全生产。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位于福州马尾的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大楼外景一角。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责任编辑: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