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万亿蓝海市场 车企竞逐人形机器人赛道
对于车企造人形机器人的现象,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汽车行业资深顾问梅松林称,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有三大驱动力。” 谈及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关键着力点,江瀚表示,车企在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时,需要平衡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的关系。【详情】
从“落后技术”之争到车企抢滩
“网上流传一句话‘质疑理想、想成为理想’,在理想ONE之后增程越来越被人认可,很多车企都在加入。有业内人士梳理发现,2021年,汽车行业只有4款产品采用增程式技术,到2024年,仅当年上市的增程电动车就已经超过了50款。【详情】
江西颁发全省首张无人装备物流配送车开放道路牌照
4月22日,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向上海玛斯特新能源科技旗下南昌旺驰机器人科技颁发全省首张无人驾驶物流车路权牌照。该牌照允许无人装备物流配送车在开放道路常态运营,打破以往“限定场景”或“灰跑”模式,标志着江西智慧物流进入合规化新阶段。【详情】
喊话车企 智驾供应商给出了100种理由
近期,“全民智驾”让智能驾驶进入平权时代,并逐渐成为新车标配。华为作为多家车企的智驾系统供应商,凭借全栈自研的华为乾昆ADS 3.0,支持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智驾功能。事实上,即使车企不再坚持全栈自研,也要围绕智驾深度挖掘其中的技术潜力。【详情】
是时候减少触屏依赖了
近日,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宣布,自2026年1月起汽车将实施全新评级标准。物理控制装置有着触屏无法比拟的优势,凭借触感和位置记忆,驾驶员无需转移过多视线即可操作,眼睛可以始终关注路面。【详情】
新能源车电池质保到期咋办?
根据工信部等部门2015年出台的规定,自2016年起,新能源车企必须为电池等核心部件提供至少8年/12万公里的质保(先到达为准)。中国人保财险成都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动力电池市场还存在诸多痛点: 从需求端看,表现为电池贵、衰减快、不保值;【详情】
“五一”假期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时间确定 交通运输部发布出行提示
4月24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五一假期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时间为5月1日0时至5月5日24时。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陶汉祥谈到,综合考虑气象研判情况、假期时长、公路交通出行规律、小客车免费通行等因素,预计今年五一假期全国路网运行将呈现以下特征。【详情】
车轮上的“充电宝”要来了
车网互动就是通过技术创新,让电动汽车变身“移动充电宝”,不仅可以从电网充电,还可将电能反向输送给电网。在政策引领下,行业相关主体正加快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示范应用。【详情】
从2025上海车展透视产业发展新风貌
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期间,除了各大车企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外,中国青年报社“AI青年遇见上海车展”系列活动同样引人关注。” 在2025上海车展前夕,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详情】
丰田旗下的日野汽车拟与三菱扶桑卡客车合并
4月22日,丰田汽车旗下的日野汽车以及德国戴姆勒卡车公司的子公司三菱扶桑卡客车公司正着手确定一项合并协议。报道称,这两家汽车集团计划为其卡车业务部门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并于2026年4月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主板市场上市,但报道未透露消息来源。【详情】
低空经济利好频频 飞行汽车蓄势待发
近日来,有关低空经济的利好消息不断。目前,合肥市已集聚峰飞航空等2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初步形成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一体化的产业集群。据悉,小鹏汇天正与海南合作,将建设40个飞行营地,规划“空中环岛旅游公路”,2027年实现沿线景点全覆盖。【详情】
优化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3月份,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93.1万台,同比上升30.1%。分区域看,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安徽、湖北、四川、北京等省份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67.9%。【详情】
吉利整合旗下电池业务
今日,在上海车展上,吉利宣布整合旗下电池业务,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吉曜通行,并统一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发布神盾金砖电池品牌。【详情】
车贷提前还款,多家银行上调!
“我们才接到银行工作人员的通知,车贷的提前还款政策变了。记者调研了解到,近日浙江多家国有银行调整车贷的提前还款政策,拉长了客户提前还款减免违约金的最低还款年限,并提高了提前还款的违约金比例。【详情】
车企骂战不能跑赢市场 监督同行不如超过同行
近日,国内某自主品牌汽车某款新车发布会,旗下品牌总经理上台讲话。骂就不一样了,骂在心态上是一种落后者的挣扎,是一种掌握正义话语权的幻想,更是一种不愿意跟随先进的“自我围墙”。这种心态一旦固化,就会形成偏执,产生大量假想敌之余,还着实给业界和公众带来许多混乱。【详情】
佛山无人车路测与商用新规将出台
日前,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公开征求《佛山市功能型无人车道路测试与商业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已发布。【详情】
事关规范驾驶辅助 中汽协发布倡议书
4月2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关于规范组合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近日,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在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追求自动驾驶,首先要做好智能辅助驾驶(即“组合驾驶辅助”),现在正处于做好智能辅助驾驶的阶段,离自动驾驶还很远。【详情】
自主品牌汽车未受加税影响
新能源汽车的均价近期逐步下降,从2023年的均价18.4万元,下降到2024年的均价17.1万元,今年3月是15.6万元,今年1-3月豪华车均价36.7万元,较2024年增加0.1万元;合资品牌17.3万元,较2024年持平;新势力23.3万元,较2024年下降3.8万元;自主车企均价12万元,较2024年下降0.7万元。【详情】
“汽车系”接连退出保险中介牌照
成立三年有余的比亚迪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宣布启动注销程序。比亚迪保险经纪注销仅是冰山一角,随着保险中介牌照审批门槛提高,从蔚来到小鹏等新能源车企,还出现了“先设立—设立无果转收购—再注销原公司”的局面。
【详情】
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再提速
新能源汽车车主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的银川南智慧充电服务示范中心充电。车网互动的核心在于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双向能量流动,目前技术成熟度仍是制约其推广的首要难题。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启动,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进入新阶段。【详情】
崔东树:1-3月中国汽车出口154万辆,同比增速16%
人民财讯4月22日电,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2025年1—3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154万辆,同比2024年1—3月增速16%,3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57万辆,同比增16%,同、环比走势总体较强;今年的主要动力仍是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和全球南方国家市场的小幅增长。【详情】
全球汽车业陷入焦虑:稀土供应变化或导致生产中断!
本月,作为对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回应,中国宣布对稀土元素实施出口管制,这也引发了多国汽车制造商对于汽车生产前景的担忧。美国唯一的稀土矿山MP Materials在上周表示,将努力加工其在矿场开采的近一半矿石,并将其余矿石储存起来,同时扩大其加工能力。【详情】
财险业加速切入“智驾时代”
4月22日,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的行业背景下,新能源车险市场正迎来快速增长。有效报案件数36.3%的同比增速低于保费增幅,折射出技术进步等因素带来的风险改善趋势。【详情】
储能电池“催货潮”年中或迎拐点
4月22日,储能电池眼下的火热可能很快就会消退。记者近日采访获悉,在锂电池产能结构性矛盾之下,储能电芯4月初传出“催货潮”,但据行业预测,本轮储能抢装催货潮大概率在5月底至6月达到高峰,随后逐步消退。【详情】
韩国LG能源退出印尼电动汽车电池投资项目
4月21日,韩国LG能源解决方案公司周一表示,已正式退出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价值142万亿印尼盾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项目。2020年末,LG能源解决方案公司(LGES)与印尼政府就所谓的“印尼大项目套餐”签署了一项协议,该项目涵盖了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的多项投资。【详情】
上海车展的40周年
在上汽大众之后,广州标致、一汽-大众、神龙汽车(前身为“东风雪铁龙”)、上汽通用等合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开启了中国“合资1.0时代”。在上海车展40年中,中国汽车产量也从1985年的40万辆左右(以商用车为主),一路上涨至2024年的超3100万辆,实现了跃迁式发展。【详情】
内蒙古高速公路风险点启用电子眼监测
近日,不少司乘人员途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大饭铺至龙口高速公路时,发现边坡上方出现了保障通行安全的监测预警“电子眼”。2024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组织对全区7863公里高速公路开展设计回溯和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确定19处较大灾害风险路段,并在这些路段新设监测预警系统。【详情】
4月20日起,北京全域禁行过境重型货车
4月20日起,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等部门此前下达的“关于对部分载货汽车采取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精神,北京市全域禁行过境重型货车。相关部门按照本通告规定,在禁限行区域周边设置交通标志,对于违反本通告规定进入禁限行区域道路行驶的过境重型载货汽车,依法处罚。【详情】
3月汽车出口情况简析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2025年3月,汽车出口环比同比双增,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好于传统燃料汽车。2025年3月,传统燃料汽车出口34.9万辆,环比增长12.7%,同比下降7.5%。2025年3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5.8万辆,环比增长20.1%,同比增长26.8%。【详情】
五一假期高速免费通行
2025年劳动节,放假调休共5天:5月1日(周四)至5日(周一)放假,4月27日(周日)上班。劳动节假期5月1日0时至5日24时,所有收费公路(含机场高速、收费桥梁和隧道)免征小型客车通行费。5月6日0时起,恢复正常收费。(中新网)【详情】
港股汽车经销商拿什么拯救一落千丈的业绩
营收下滑的同时,各家经销商集团的利润表现也不尽如人意,除中升控股和永达汽车外,其余5家经销商集团均亏损。永达汽车年报显示,2024年销售独立新能源品牌1.85万辆,占比超总体销量的10%,且新能源品牌新车毛利率显著高于传统油车品牌。【详情】
自动驾驶,在“恐怖谷”前彷徨
近日,广东车主鄢女士在驾车行驶过程中注意到,广东省内多条高速公路的指示牌上赫然出现了“请谨慎使用辅助驾驶功能”的警示语。今年3月29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L3自动驾驶是用户认知、技术创新和安全责任的拐点,是实现全自动驾驶的必经之路。【详情】
放大汽车供应链优势“溢出效应”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本土汽车品牌快速崛起。汽车是现代经济中高复杂度工业品的典型代表,除了需要优秀的整车企业负责整体设计、产业链组织协作、生产组装,也离不开各类零部件企业的支撑配合。【详情】
安全的“自动驾驶”离我们还有多远
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上位法未明确自动驾驶车辆的法律地位及事故责任划分,制约了技术规模化的推广。【详情】
中国汽车消费者喜好出炉
“价格战”不如“技术战”;品牌格局加速重塑,大势已定;纯电补能令人忧,插混/增程受青睐;“技术平权”加速推进,“场景化”应用引领差异化产品打造……近日,麦肯锡发布《2025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总结出目前中国汽车消费者的喜好特征。《2025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显示,当前创新驱动渐成主流,低价竞争难获青睐。【详情】
插电混动颠覆新能源车市格局
过去一段时间,插电混动PHEV技术身上一直有个“过渡方案”的标签,被视为燃油车向纯电车转型的权宜之计。2024年我国纯电动汽车(BEV)总销量为771.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体销量比例的60%;PHEV总销量为514.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体销量比例的40%。【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