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教
(重定向自僭越)
禮教,即禮儀教化,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文化,因其重視名份,又稱名教,即以名為教。禮教思想诞生于西周时期,其本质上是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对性别、伦理、生活方式等的礼仪控制,伴随着宗法制,統治影響着中華文明三千年之久。對名教系統的破壞行為稱為「僭越」。
《孔子家語》稱“敦禮教,遠罪疾,則民壽矣!”[1]凌廷堪说:“上古圣王所以治民者,后世圣贤之所以教民者,一礼字而已”。魏晉時“名教”泛指整個社會人倫秩序。宋人袁燮《又乞歸田裡第一奏》:“公論弗容,士友交謫,皆以為名教罪人,臣實懼也。”[2]
僭越
编辑僭越就是指做出超越自身階級應有的行為,儒家認為這樣會破壞名教系統。[3]
最經典也最常見諸典籍的「僭越」就是指顛覆國家政權正統,自立為皇帝的人,比如王莽和袁术等人(实际上袁术的僭越并非称帝)。
其他具體的僭越行為有擁有大量兵馬刀甲(不符合身份或詔命者)、私造皇宮和皇帝用品(車乘、冠服、稱號)等。
中國歷史中把商人置放「士農工商」之末也是防止僭越行為的產生。[來源請求]商人的錢和權再大,也不能超越皇家,為皇家服務的士大夫地位最高,而把「投機者」的商人置於農民及工匠之下。所以貴族通常不會與商人家庭通婚。[4][5][6]明太祖朱元璋甚至颁令,商人只许穿布衣,不得穿绫罗绸缎。[7]
批判
编辑「吃人的禮教」一語出自吳虞〈吃人與禮教〉一文:
“ | 孔二先生的禮教講到極點,就非殺人吃人不成功,這真是殘酷極了!一部歷史裡面,講道德、說仁義的人,時機一到,他就直接間接地都會吃起人肉來。就是現在的人,或者也有沒做過吃人的事,但他們想吃人,想咬你幾口出氣的心,總未必打掃得乾乾淨淨。……我們應該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講禮教的,講禮教的就是吃人的呀![8] | ” |
“ |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纔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 | ” |
參見
编辑注釋
编辑參考書目
编辑- 蔡尚思. 《中國禮教思想史》. 中华学术丛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12: 277P. ISBN 9787532545162.
- 余英時, 〈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