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养生保健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1/3的癌症可以预防!这些抗癌知识你需要了解

送交者: An4dy[♂☆★★★声望勋衔15★★★☆♂] 于 2025-02-04 8:43 已读 1074 次 1赞  

An4dy的个人频道

+关注

每年的2月4日是由国际抗癌联盟(UICC)发起设立的“世界癌症日”,自2000年首次设立起,如今已迎来了第26个主题日活动。世界癌症日的设立旨在提高民众对癌症的关注,倡导全新的合作方式,加速癌症的研究、预防和治疗进程,以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2025-2027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是"United by Unique”(因独特而团结),呼吁人们以人为本、团结一致,共同采取行动对抗癌症。


值此全球性健康宣传日活动,我们有必要学习一些癌症防控、筛查方面的小知识,为自己,更为家人!



时至今日,癌症依旧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


2024年12月,权威医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癌症报告,引起广泛关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全球185个国家按照性别、年龄以及癌种进行分析,呈现了 2022年全球的癌症负担概况。其中肺癌再次成为全球第一大癌;而中国在癌症新增病例与死亡病例中均位列第一。



2024年初,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国家癌症中心基于肿瘤登记及随访监测最新数据,在《中华肿瘤杂志》发布了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情况方面,新发病例为482.47万,使用世界标准人口进行标准化得到的发病率(世标发病率)为201.61/10万,男性世标发病率高于女性(209.61/10万对197.03/10万)。


中国全癌种发病人数中,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子宫颈癌、前列腺癌、胰腺癌依次位列前十位。


而在死亡情况方面,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总死亡人数为257.42万,使用世界标准人口进行标准化得到的死亡率(世标发病率)为96.47/10万,男性世标死亡率高于女性(127.49/10万对67.81/10万)。



中国全癌种死亡人数中,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乳腺癌、脑瘤、子宫颈癌、白血病的死亡人数依次分居前十位。



1/3的癌症可以预防


可能有的朋友会想问,怎么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癌症反而看起来越来越猖狂了呢?


其实,即便是抗癌药物和治疗手段有了进步,但癌症依旧是一个现阶段难以攻克的问题。反而是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生活,给了癌症更多的可乘之机。


但大家也不要过于悲观,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提出: 1/3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1/3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癌症预防可以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主要是为了鉴别、消除危险因素和病因,预防癌症的发生,降低患癌风险。


二级预防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主要有防癌体检,做好癌症的筛检普查,监测高危人群,提高早期诊断能力,根治癌前病变。


三级预防针对的是肿瘤患者,主要指通过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提高中、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


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主要是为了鉴别、消除危险因素和病因,预防癌症的发生,降低患癌风险。


二级预防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主要有防癌体检,做好癌症的筛检普查,监测高危人群,提高早期诊断能力,根治癌前病变。


三级预防针对的是肿瘤患者,主要指通过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提高中、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


如果大家能够增强防癌意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从源头上预防至少三分之一的癌症,也就是一级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有助癌症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不能避免所有癌症的发生,但是大量研究证实,任何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为目的的改变都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癌症风险。那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远离癌症呢?


01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预防部分癌症的发生。以健康饮食为例,提倡少食多餐、少盐多淡、少陈多鲜、少硬多软、少肉多素、少酒多茶、少炸多炖、少烫多温、少熏多炒等。


02


关注致癌因素


癌症不会传染,但一些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如幽门螺杆菌)、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是会传染的。要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推行使用公筷,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03


远离身边的致癌物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明确的致癌物,例如甲醛、黄曲霉毒素、亚硝酸盐等。注意避免食用发霉的食物,少食用油炸和腌制的食物。


04


接种疫苗


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可预防宫颈癌等多种癌症。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乙肝正是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接种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关的细菌和病毒,建议尽早及时接种。


05


保持乐观心态


好的心态是预防和抗击癌症的良药。保持情绪乐观有利于维持正常、合理的生活状态。


06


选择个体化防癌体检


目前的医疗检验技术手段可以在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比如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可以筛查肺癌,超声结合钼靶可以筛查乳腺癌,胃肠镜可以筛查消化道癌等。选择个体化体检项目是提高癌症早诊率的关键。


癌症筛查攻略要收好


除了做好防癌体检,大家还要警惕癌症的早期症状。癌症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时间与癌症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越早发现癌症,患者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时间越长。


下面这份癌症筛查攻略一定要收好!







快踩急刹车,记住6种常见癌前病变


不少人奇怪,怎么癌症说得就得了?其实,癌症并不是一下子出现的,它有一个缓慢的发生过程。如果在癌前病变就能止步,那么癌症也就很难发生。


癌前病变其实是一种病理学诊断,它是一个双向环节,可能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恢复到正常状态。也就是说,癌前病变是个可控甚至可逆的状态。


从癌前病变阶段发展到癌症,一般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在身体出现癌前病变时,如果及时“刹车”干预,就可以避免癌症的发生,而这也是身体给我们的信号!


01


消化道肿瘤癌前病变较隐匿


胃癌发展有一个大致的过程: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属于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癌变的风险相对增高;当胃黏膜出现上皮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被肠型黏膜替代),可能是癌前病变的表现。


肠癌方面,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尤其是直径大于2厘米的,癌变的机会较高。95%以上的结肠癌来自结肠腺瘤,一般从息肉到癌变,平均要5~15年。在这阶段,通过肠镜进行息肉切除,能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


02


肝硬化→肝癌


肝癌发生存在一个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如果有乙肝病史伴肝硬化基础,则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如伴有影像学发现可疑占位或甲胎蛋白升高,则可能是出现癌变。


03


肺结节不典型腺瘤样增生→肺癌


肺结节中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属于癌前病变。其中,结节越大,恶性的可能性也越大。


根据临床对上千例的肺部孤立性结节观察发现,肺部结节直径小于0.5厘米,恶性的可能性很小,大约在1%以内;0.5~1厘米时,恶性可能性为6%~28%;直径>2厘米的肺结节恶性概率达到64%~82%;直径>3厘米的肺结节,90%~95%为恶性。


04


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癌


乳腺癌发展要经过:正常乳腺导管内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


乳腺非典型增生可能是乳腺癌的癌前病变。单纯的乳腺增生症并不发生癌变,如果导管上皮高度增生及非典型增生则可能为癌前病变。一般将乳腺组织非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囊性增生视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


05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癌


宫颈上皮细胞在HPV持续感染后,可从发生非典型增生再转变为癌变,这个时间可长达10年或更长时间。


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也就是常说的宫颈癌前病变,分为一、二、三级别,级别越高越容易癌变,而级别越低越好治疗。


要注意!性生活、妇科检查后有少量阴道出血,就是接触性出血,有可能是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症状。


06


交界痣→黑色素瘤


交界痣多长在手掌、足跖、外阴部等易摩擦部位,与其他痣相比癌变可能性高。


一旦发现痣的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颜色深浅不一,出现晕开或者体积慢慢增大,皮肤出现轻微隆起或变厚时,就要及时就诊。


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健康中国、生命时报、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北京日报、科普中国等。

喜欢An4dy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