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枝
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劉秀枝
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最近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長達一個多月的第三級警戒,除了宅在家看書、追劇,參與視訊課程,並且勤洗手,斷絕社交活動,必要外出時一定戴口罩,冀望能趕快注射疫苗外,我們個人能力所及還能做什麼?
並不是所有接觸到病毒的人都會被感染,即使感染,約25%的人無症狀,其他是輕症、重症甚至呼吸衰竭,死亡率約2%至3.4%。那是因為致病與三個因素息息相關:個人(宿主)、病毒與環境。COVID-19的病原是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為RNA病毒,很不穩定,容易突變,非個人所能掌控。雖然我們可保持環境與衣著清潔,常以酒精消毒雙手,保持社交距離,避開人群聚集之處,但有時防不勝防。
個人(宿主)因素分為兩大類,一是與生俱來的,如基因、性別、年齡和慢性疾病。世界各國感染COVID-19的機率與死亡率不盡相同,因此有學者推論可能與種族或某些基因的多型性有關,但目前沒有定論。新型冠狀病毒必須與人體細胞膜上的第二型血管收縮素轉化酶(ACE2)受體結合,才能入侵細胞,而男性的ACE2表現較高,因此罹患COVID-19的機率比女性高。
年長者的免疫系統可能老化,而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共病,以及服用抗癌藥物或類固醇者,其免疫力下降,對病毒的抵抗力較弱。一篇來自韓國,發表於2021年《醫學年鑑(Annals of Medicine)》的回顧性論文,分析5621位COVID-19住院病人,其中25.8%沒有症狀。發現疾病的致死率與最初是否有症狀並無統計上的相關,而是與年齡以及共病密切相關。可見當有共病的年長者罹患COVID-19時,不能掉以輕心,應住院接受治療,而且一般年長者應優先注射疫苗。
第二大類的個人因素是生活型態,此點操之在我,就是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來增強自身的免疫力,阻擋病毒入侵,或即使感染,症狀也不嚴重。良好的生活習慣本來就是健康的基礎,在因長時間在家而造成久坐與減少社交活動的防疫期間,如何維持好的生活習慣更顯得重要。其中最有效的是透過充足睡眠、健康飲食與充分運動來增強免疫力。除了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與新鮮蔬果,還要少吃甜點和零嘴。
運動是增加體適能與免疫力最有效的方法,且讓身心愉悅,並減少焦慮與憂鬱。一篇來自美國,發表於2021年《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對48,440位感染COVID-19病人的回溯性研究,發現平常很少運動者的死亡率,為每周至少從事150分鐘中等程度運動者死亡率的2.49倍。雖然疫情期間不能從事網球、游泳和高爾夫球等運動,但可以健走、快走、在家走跑步機或到郊外、河堤騎自行車,甚至清理家務或庭院等。我喜歡早晚戴著口罩到人少的公園步道散步各一小時,每天至少走8000步。下雨時,就在家跟著手機裡的視訊音樂手足舞蹈,伸展身軀,不僅健身,也放鬆心情。
臺灣目前疫情雖然嚴峻,但過去一年歐美各國受COVID-19重創後逐漸復甦的經驗,正是我們的寶貴借鏡。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