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记录每周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周五发布。
本杂志开源(GitHub: ruanyf/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科技内容。
周刊讨论区的帖子《谁在招人?》,提供大量程序员就业信息,欢迎访问或发布工作/实习岗位。
日本东京有一家专门生产电梯按钮的公司,该公司把生产过的1000多种电梯按钮,做成了一面展示墙,按上去每个都会亮。孩子们和大人都很喜欢。(via)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垄断了中国的移动支付,两家合计的市场份额超过90%。
虽然它们用起来非常方便,可以说完美解决了手机付款,但是,作为整个国家移动支付的解决方案,我总觉得,现在的状况是有问题的。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最大问题,就是把用户锁在它们的体系里面。 支付体系本应该是开放的,只要有手机就能支付,但是现在你首先必须是支付宝和微信的会员,然后才能支付。
理想情况下,在银行开户后就应该可以付款,但是现在多了一个步骤,就是必须将银行账户与支付宝和微信绑定。没有这一步,用户实际上无法手机支付。
此外,至少还有其他三个缺点。
(1)二维码不通用,只能用自家的应用打开,导致商户必须张贴多个二维码。
(2)不能互相转账,支付宝不能转给微信,反之亦然。同时,也不能转给他人的银行账户,只能先提款到自己的开户行。
(3)余额提现要收手续费,虽然这可能不是支付宝和微信的问题。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移动支付方案呢?答案是有的,有一个国家已经做到了。
前不久,我读到彭博社的一篇报道,惊奇地发现,巴西有了一个更好的移动支付系统,胜过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2020年11月,巴西政府为了解决手机支付问题,推出了 Pix 系统。
它的设计很简单。首先,你到银行开户时,选定一个或多个个人标识,可以是手机号码、电子邮件、银行卡号、用户名等等,只要能够唯一识别你即可。然后,你下载政府开发的 App,输入你的个人标识,就会得到一个二维码,用来收款和付款。Pix 系统会自动把支付请求转到你的开户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由它们来实际处理。
短短11个月内,Pix 取得了疯狂的成功,用户达到1.1亿人(巴西全国人口2.1亿)。今年九月份,这个系统的支付金额大约为89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用户支付了800美元,最高一天发生了超过4000万笔交易。
我觉得,这个系统有很多优点,特别适合中国的需要。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开放。(1)任何支付机构都可以加入这个系统,而不是被一两家大机构把持。(2)体系内所有支付机构可以互相转款,不存在市场割裂。(3)二维码是全国统一的,任何客户端都可以读取,任何人都可以开发客户端。
最后,对于用户来说,它的转账是免费的,不存在手续费。政府向接入这个系统的支付机构收取年费,弥补运作费用。
我觉得,它比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优越。我们国家真的应该学习,政府出面建设一个全国统一的移动支付体系。这会大大方便资金流动,带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在是一件好处无穷的事情。
过去十年,软件开发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答案大概就是 Docker 容器的出现。以前的软件都部署在物理机或虚拟机,现在部署在一个个容器,可以快速扩缩容。
你可能听说过 K8s,它是谷歌公司的开源软件 Kubernetes(K 和 s 之间有8个字母),作用就是调度和管理容器。
Docker 的标志非常像一艘集装箱船,K8s 则像是一个控制轮船的舵盘,这就是两者的关系。想象一下,成百上千个 Docker 容器分布在不同的公有云、私有云以及边缘节点,整合成一个云原生应用,在同一个平台进行统一调度和运维,这就是 K8s 的作用。
K8s 的最大问题就是太复杂,云生态技术栈和工具集十分庞大,它的开发、管理和运维都是专门工种。个人和中小企业如果缺少这方面的专家,是不容易搞定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业界有很多基于 K8s 的发行版。它们把 K8s 作为内核,在外层封装一个易用的交互界面,集成了很多周边工具,大大降低了上手门槛,就好像 Ubuntu 和 Linux 内核的关系。
本周向大家介绍一个开源的国产 K8s 管理平台:KubeSphere。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易用和高度产品化,有一个体验非常优秀的控制台,让不熟悉容器的用户以非常低的成本上手,快速使用各种高级功能。整个操作过程都是向导式图形化的 UI。
下面是一段 2 分钟的演示视频,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KubeSphere 容器平台丰富的功能,以及通过 KubeSphere 操作 K8s 的简单便捷。
<iframe frameborder="0" src="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3303juxyex" allowFullScreen="true" width="600" height="400"></iframe>在定位上,KubeSphere 针对企业级应用设计,注重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秒级监控与告警通知,内置日志、审计、事件检索,还提供计量计费,可实现 K8s 基础设施的可度量运营。它还提供多集群和多云管理,帮助企业实现业务高可用,做到自动化运维。
它也充分考虑了国情,兼容各种既有的企业 IT 管理流程,可平滑整合到现有 IT 体系,让企业不用改原来的代码,就能把应用直接部署到容器平台。
对于软件开发者和运维人员,KubeSphere 内置了 Java、Nodejs 等常用语言模板,集成了常见的开源项目,提供了 DevOps、微服务灰度发布、链路追踪、应用生命周期管理、边缘节点管理等功能,实现了代码提交、应用发布、应用运维的一站式管理。你只需提交代码,后面的流程 KubeSphere 都会自动帮你搞定。
目前,KubeSphere 的主仓库在 GitHub 已经有 7000 多个 Star,社区有超过 250 位贡献者,全球下载超过 70w 次,近一半以上的用户来自海外,国内用户有新浪、微众银行、中通、中国银行等著名企业。这里有一篇来自问答社区 SegmentFault 的用户使用经验分享,大家可以参考。
如果你们公司想尝试 K8s,或者你个人想学习 K8s,建议可以从 KubeSphere 入手。它可以快速从零搭建 K8s 集群,也可以只用两条命令,就部署到现有的 K8s 之上。官方有线上 Demo(账号:demo1 / Demo123),以及友好的中文文档、云原生视频教程 和开发者社区。
1、最小的飞行器
美国西北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了世界最小的飞行器,跟一粒沙子的大小差不多(下图)。它自身不能飞,全靠风力带动。
它基本上就是一个超小型电路片,包含了传感器、电源、无线天线,以及数据存储器。对它轻轻一吹,就会四处飘扬,可以用来监测环境,比如空气有没有污染物的泄露。
2、手机小键盘
国外的一个硬件爱好者制作了八个键的小键盘,贴在手机背面,作为输入设备。
它的每个键都可以自定义,不同按键组合还可以映射26个字母和10个数字。由于可以不看键盘,只按照肌肉记忆按键,所以用起来非常方便。
缺点是,它只适合横屏时使用,不适应竖屏时使用。
3、亚洲最大蛋鸡场
今年9月份,亚洲规模最大的蛋鸡场在上海崇明岛投产,产出了头窝鸡蛋。这个蛋鸡场可以养殖300万只母鸡,每年产出8亿枚鸡蛋,平均每天200万枚鸡蛋。
母鸡会先在青年鸡场饲养105天后,然后再转到蛋鸡场,工作72周,然后再退休。蛋鸡场会每月轮换一批母鸡。
4、机器看门狗
韩国现代汽车向波士顿动力公司,采购了一些机器狗,在工厂里面巡逻。这种机器狗带有热像仪和 3D 激光雷达,白天可以识别异常发烫的设备,及时报警,防止发生火灾。
到了晚上,它就变成厂区里面游荡的看门狗,用于发现哪扇门没有锁好、哪间屋子没有关灯。但是,它不会去追逐入侵者,程序没有做这方面的设定。
相比人类,机器人(或机器狗)在门房、巡夜这些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功能更强、成本更低。如果发现异常,它只要能及时报警就可以了。不难想象,再过几年,你遇到的安保人员可能都是机器人。
5、最古老的手印
考古学家确认,在拉萨市郊区的邱桑村发现的人类手印,可能是迄今最古老的人类岩石活动的遗迹,距今16.9万年至22.6万年之间。
当地有很多地热温泉,手印就保留在一块碳酸岩之中。考古学家推测,大约20万年前,泉口附近有很多软泥形式的碳酸钙,两个孩子在嬉戏。
他们觉得留下自己的印记非常有趣,先按下一个脚印,然后再把手印压在上面。以后,泉水改道或季节性干涸,软泥迅速脱水并固结成岩,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一家跨国的客服外包公司的员工,向新闻媒体投诉,公司允许居家办公的条件是,必须安装由公司提供的监控摄像头,在办公时间监控他的一举一动和所有语音对话。如果不同意安装,公司就不许在家办公。为了生计,他只能同意。
这种做法以后可能会成为常态,公司使用强制监控,保证员工在家也能专心投入工作。
1、Windows 11 运行安卓应用是什么体验?(中文)
Windows 11 可以运行安卓应用,本文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作者也总结了自己的使用体验。
2、杭州西站的设计(中文)
杭州西站是为2022年亚运会新建的高铁站,包含了很多创新。建筑师把高铁站台放到了楼上,楼下是正常的城市交通,避免了火车站和铁轨将城市一分为二的囧境。
3、中芯国际的超级芯片工厂(GigaFab)(英文)
中芯国际最近宣布,计划在上海临港建造中国第一家超级芯片工厂(GigaFab,月产超过10万片晶圆的工厂)。本文是对这件事的分析。
4、vscode.dev 发布(英文)
VS Code 正式发布官方的浏览器版,从此可以在浏览器里面使用这个编辑器。它跟另一个网站github.dev
很接近,唯一的区别是还支持其他的代码托管服务。(@StevenNin 投稿)
5、怎么为网站申请 ISSN 号码?(英文)
作者介绍怎么为自己的个人网站,申请了一个 ISSN(国际标准期刊号),便于被学术期刊引用。
6、你的网站是否有 Security.txt 文件?(英文)
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开始在服务器放置“Security.txt”文件,这是一项新提议的标准,该文件用来描述网站的安全政策和漏洞联系方式。
7、不要只构建一套通用 API(英文)
作者提出,后端应该提供两套 API,一套是外部使用的通用 API,服务特定的数据,另一套是自家使用的应用 API,服务特定的页面。
8、我如何组装 Linux 游戏电脑(英文)
作者介绍自己如何选择各种组件,组装了一台专用于游戏的 Linux 桌面电脑。
9、网页的发呆检测 API(英文)
Chrome 浏览器现在原生提供IdleDetector
对象,在它上面部署了发呆检测 API,可以用脚本获知用户是否正在发呆(即没有任何操作)。
一个 React 组件库,设计很有现代感,目前还在积极开发中。
一个收费的 CDN 服务,看上去不错,可以当作 Cloudflare 的后备。
一个 Chrome 浏览器插件,可以对网页做笔记,下次打开该网页,笔记就会显示,并提供富文本编辑器和笔记标签。(@betterRunner 投稿)
4、APIAuto
腾讯公司内部的开源项目,一个强大的 HTTP 接口测试工具,可以机器学习零代码对接口测试。(@TommyLemon 投稿)
4、3D 管道屏保
这个开源项目将 Windows 的 3D 管道屏保,搬到了网页上。
一个网页版的矢量图作图工具。
一个免费的邮件列表服务,可以用来架设自己的邮件列表。
一个开源服务,可以将新闻邮件,转为 RSS feed 输出。用户可以自己架设服务,也可以试用作者架设的 demo。
一个有点神奇的演示,只需要一行 C 代码,就能生成一段音乐旋律。这里是介绍文章。
9、AirGuard
一个安卓 App,用来检查是否有 AirTag 在追踪你。
10、Black
一个 Python 代码格式化的库,可以自动对 Python 代码进行格式美化。
本文介绍10个小工具,用来测试响应式网页,在不同大小屏幕的显示效果。
树莓派系列教程。作者买了一台低配云服务器获得固定 ip 地址,通过 frp 内网穿透,把家里的树莓派 4B 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云服务器,可以在公网访问。(@zhaoolee 投稿)
一个爱好者的个人中文网站,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自己收藏的从 3101 到 Pentium M 的多种英特尔处理器芯片资料。(@TransparentLC 投稿)
4、Git 飞行规则
一个 Git FAQ 的中文翻译,收集各种 Git 操作出现问题后的应对措施。(@xcuYao 投稿)
5、去中心化图书馆
Libgen 电子书图书馆项目宣布,该项目已经完全做到了去中心化,搬到了 IPFS 上面,网页文件、数据库、甚至域名都不是集中托管的。它给出了去中心化图书馆的几个域名。
1、
英国正在尝试一种新型的人行天桥,架设在铁路上方。这种桥的材料是轻质纤维聚合物,重量很轻,形状是精心计算过的,最大化节省材料,可以快速、低成本架设。
计算机科学大师高纳德(Donald Knuth)曾经参与发明一种“解剖字体”(Dissection Font)。所有的字符都可以切成碎片,拼成一个 6 x 6 的正方形。
如果海平面上升100米,世界地图会变成下面这样。
如果海平面上升1000米,世界地图会变成下面这样。
1、直流电的回归
(1)交流电为什么获胜?
19世纪末,人类开始使用电力。当时有两派,一派主张直流电,另一派主张交流电。
最后,交流电获胜,主要原因是交流电长途传输的效率更高,直流电做不到长途传输。
当时,交流电已经可以做到高电压,但是直流电的电压一直做不上去。这导致大功率传输时,直流电就会产生很大的电流(因为 电压 * 电流 = 功率)。另一方面,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这意味着,直流电的长距离传输会因为电流较大,而产生很大的热量损耗。交流电由于电压可以做得很高,就没有这个问题。
所以,高电压是长距离电力传输的关键,这就是交流电获胜的根本原因。直流电直到1960年代才有办法做到高电压,但是已经太晚了。目前,直流电的应用都局限在低压短距离的使用,传输距离往往在几米之内,最长不超过1公里。
(2)两个新趋势
但是,最近出现的两个趋势,导致人们重新对直流电发生了兴趣。
第一个趋势是太阳能发电的兴起,使得发电变成了分布式,而不是集中式。哪里需要能源,哪里就放置太阳能板,这种场景下不需要长距离电力传输。此外,太阳能发电产生的是直流电,电池释放的也是直流电。
第二个趋势是越来越多的电器内部使用直流电,比如所有电子设备(包括计算机和手机)、固态照明 (LED)、平板电视、微波炉等等。专家预计,未来20年内,多达50%的家庭负载消耗的是直流电。
(3)电流转换的损失
如果家庭使用的是太阳能发电,就要进行两次电流转换。
首先,光伏板的直流电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传输进入家庭。然后,交流电再次通过逆变器转换为直流电,才能被电脑、LED 和微波炉等直流设备使用。每一次电流转换,都会发生能量损失,最严重情况下,会损失掉20%~30%。
如果带有光伏板的建筑直接采用直流供电,就可以避免这种电流转换损失。
(4)直流供电的好处
首先,一旦直流供电,就没有了电流转换的能量损耗,所需的光伏板变少了,存储能量的电池系统也可以变小。
其次,逆变器是一种昂贵的设备,而且寿命短于光伏板。不使用逆变器,可以节省不少钱。
再次,目前的很多直流电气设备,内部带有交流电到直流电的转换,去掉这个部分,可以使这些设备更简单、更便宜、更可靠、能耗更低。
最后,直流电的电压低。很多直流电器不超过24伏,没有电击或火灾危险,使得电工可以使用相对简单的接线,无需接地,也无需担心触电。这进一步节省了成本。
(5)直流供电的缺点
低压直流电的最大问题是无法长距离传输。
前面说过,能量损失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一根普通的铜线,在10米的距离内以12V的电压传输,100瓦的功率对应的电流是8.33A,会产生3%的能量损失,这可以接受。但是,电线长度为 50 米时,能量损失变为16%,长度为 100 米时,能量损失增加到了32%。这足以抵消直流电的效率优势。
由于线路损耗很高,大功率电器也很难使用直流电。如果在12V直流电网上运行 1,000 瓦的微波炉,在电线长度仅为1米的情况下,能量损失高达16%,在电缆长度为3米的情况下,能量损失会增加到47%。
所以,低压直流电网不适用于洗衣机、洗碗机、吸尘器、电饭锅、电烤箱或热水锅炉等大功率电力设备。另外,有些电器(比如冰箱)本身的功率比微波炉小,但是它每天 24 小时运行,长时间下来也会导致巨大的线路损耗。
同样的,线路损耗也限制了多台低功率设备使用同一根供电线缆。如果一根12V的电缆长度为 12 米,并且我们希望将线路损耗保持在10%以下,那么所有电器的总功率将限制在大约150瓦。这意味着,这根线路只能同时使用两台笔记本电脑(每台 20 瓦的功率)、一台直流电冰箱(45 瓦)、五个8瓦的 LED 灯(总共 40 瓦),还留下25瓦可以支持其它较小的设备。
(6)解决方案
有几种方法可以避免低压直流电的线路损耗。
第一种方法是尽量减少配电电缆长度。比如,厨房、客厅、卧室这些用电最多的地方,尽量搬到屋顶光伏板的下方,减少电缆长度。
第二种方法是每一个或两个房间,设置一个独立的太阳能发电系统。
第三种方法是选择更高的电压:24V 或 48V 而不是 12V。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低压直流电器都在12V下运行,而且更高的电压(高于24V)消除了直流系统的安全优势。美国有很多数据中心、办公室、住宅建筑使用的直流电系统升压到了 380V,这就需要跟 110V 或 220V 交流电一样严格的安全措施了。
第四种方法是使用两套供电系统,同时供应交流电和直流电。低功率设备使用直流电网,比如 LED 灯(< 10 瓦)、笔记本电脑(< 20 瓦)、电视(30-90 瓦)和冰箱(<50 瓦),大功率设备使用单独的交流电网。但是这样做,直流电带来的节能和成本降低效益,就微乎其微了,很容易被抵消。
1、
当我 80 岁时,我不会后悔尝试过的事情,比如我尝试了互联网创业,就算失败了,我也不后悔。我后悔的是那些我想尝试却没做的事情,它们每天困扰着我,如果我当时尝试了,我的人生会怎样。
-- 《让遗憾最小化》
2、
我在大学里得到的最好建议是:“找到最好的老师,上他们所有的课,不管是什么课。”
这个建议也适用于互联网。
-- David Perell
3、
“英雄项目”指的是80%以上的贡献来自20%的开发人员的项目。通过对 1000 多个开源 GitHub 项目的分析,发现大多数开源项目都是英雄项目。
4、
很多人认为,照抄国外的成功软件,不能算是创新。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荒谬的论点,将一个商业模型复制到另一个市场,真的没那么容易。
执行就是创新。能够成功执行,调整模型适应当地需求,就是创新。
-- 《如何发现下一个独角兽》
5、
通用芯片(比如英特尔的产品)不再适合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公司将会开发自己的芯片,并外包给台积电和三星进行生产。苹果公司的 M1 芯片、YouTube 的视频转码芯片、亚马逊的 Graviton 芯片和谷歌的 Pixel 6 芯片,都是自己研发的。
我们已经到了现成的芯片无法解决各家公司的问题的阶段,定制自己的芯片比购买低价的通用芯片更重要。
2020年(第 130 期):低龄化的互联网
2019年(第 78 期):下一个风口是什么行业?
2018年(第 27 期):乔布斯的“热情假设”对不对?
这个周刊每周五发布,同步更新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和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