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基創立的恆基地產在香港建造了數萬套公寓,業務範圍從房地產開發擴展到酒店、百貨商店和天然氣分銷。晚年的李兆基通過金融投資變得更加富有,被稱為「香港巴菲特」。
中國的貿易順差大部分來自發展中國家。北京擔心川普對墨西哥徵收關稅的目的是迫使發展中國家在美中貿易戰中站隊,這將進一步限制中國進入美國市場。
長江和記計劃將巴拿馬等地的港口出售給一個由美國公司牽頭的投資集團。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強烈批評,並稱此舉將使中國失去對關鍵航線的影響力。長江和記股票隨之大跌。
中國政府發布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計劃通過提高養老金、改善醫療和提高工資等措施鼓勵人們增加消費。但財政吃緊的地方政府如何執行這些計劃尚有待觀察。
很多中國消費者曾經對特斯拉趨之若鶩,但他們現在正越來越多地轉向比亞迪等本土汽車品牌。這些品牌提供更高效、更具科技感的汽車,有時價格只有特斯拉的一半。
習近平希望中國在人工智慧、生物技術和新武器等先進技術領域超越對手,成為科技超級大國。無論是國內經濟困境還是與美國的貿易戰都不能阻礙這一優先事項。
中國將今年GDP增速目標設定為5%,但幾乎沒有提及如果不讓出口再次激增的話,要如何實現這一目標。領導層承諾「大力提振消費」,但也未給出具體細節。
小米去年交付了13.5萬輛電動汽車,顯示出中國在電動汽車供應鏈方面的主導地位。小米不僅能以低價迅速獲取零部件,還憑藉強大的製造能力快速推進從開發到生產的流程。
習近平以不信任和不喜歡民營經濟而聞名。他上週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這一突然表現出的友好態度能給商界帶來多大的信心以及能否提振經濟,目前仍然存疑。
各地醫院因新冠期間的大規模檢測開支激增,如今又受到經濟下滑和政府控制醫療支出措施的擠壓。過去五年裡,破產的醫院數量激增,醫院員工收入也深受影響。
德國汽車曾在中國高性能汽車市場佔據了幾十年的主導地位,但它們現在正被軟體更智能、價格也更為實惠的中國國產電動汽車取代。保時捷是這一趨勢下受創最嚴重的車企。
習近平出席民企座談會並發表講話,這是川普對華徵收一系列關稅以來,習近平與商界領袖的首次會面。過去四年基本未在公開場合露面的馬雲也出席了會議。
長期以來,廣州一直是中國低成本製造業產品出口的中心,尤其是服裝製造業。隨著電商的興起,對這類貨物的運輸需求與日俱增。但如今,一場全球性的抵制行動正在展開。
在執政的最後幾天裡,拜登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針對中國企業的制裁措施。中方對此做出尖銳批評,並採取行動回擊。分析認為,中國的舉動旨在對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發出警告。
去年中國貿易順差近1萬億美元,但出口強硬的部分原因是國內消費疲軟。北京採取了多項措施穩定經濟,包括給公務員加薪、允許地方政府發行更多債券等。
中國驚人的貨物出口量正在給全球貿易造成衝擊。川普稱上任後將對中國加徵關稅,以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但這也許並不能全面地幫助美國解決貿易失衡問題。
隨著國內經濟停滯不前,中國正在大力發展出口經濟。來自中國工廠的商品大量湧入全球市場,已在多國引發批評,越來越多的國家試圖減慢中國商品湧入的速度。
隨著中國投資者信心低迷,大部分人轉向購買國債 ,而迴避股票和房地產等風險較高資產。央行此舉旨在阻止這一趨勢,減緩債券價格的上漲和利率的下降。
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罕見提及經濟困難帶來的挑戰,但強調」大家要充滿信心」。他此前在另一場合表示中國2024年經濟增長5%,「穩中有進」,引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