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与酒,从来都不缺话题
比如锁鞋装酒喝
比如锁鞋开啤酒
……
那你知道喝酒对骑车有哪些影响吗?
相信在广大骑友的日常生活中
也经常会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吧
用一杯杯的美酒来烘托出欢乐热闹的气氛
酒精对运动造成的影响
以现今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的研究或报导都认为酒精会影响运动的表现。但在运动科学开始研究,我们吃的食物如何影响运动表现以前,饮酒不只是自行车文化的一部份,甚至还被认为可以提高运动表现。
事实上,酒精也可以被视为「兴奋剂」的一种,从许多早期环法比赛的照片可以看到,有些车手会进到酒馆里买一瓶葡萄酒,或是直接坐下来与当地人喝一杯。以当时的观点来看,运动中喝酒好像也有点道理,因为据说喝了酒以后,你还是会感觉到骑车的酸痛或受伤的疼痛,但酒精会使酸痛的感觉得到舒缓。
▲在1921年环法自行车赛中,车手Henri Colle和Charles Parel在一家小酒馆前喝啤酒。( Photo:Wikimedia )
时至今日,运动员对于运动科学与营养补给了解更多之后,开始会为了追求更好的表现,而放弃饮酒,有些人则会在辛苦的训练过后,以「无酒精啤酒」来作为另一个选项。因为不少车友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前一天晚上喝了啤酒之后,隔天早上骑车时,仍感觉到昏昏沉沉,脚步沉重。当然也有人因为酒后的宿醉,直接就睡过头,而无法在早上离开床铺去骑车。
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健康的选择,抵抗酒精的诱惑,的确是不容易的,如果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可能会比较容易做到。因为饮酒可能会破坏周期性的训练和睡眠,进而对自己的目标造成影响。
为什么运动前不要喝酒?
酒精被人体吸收的速度相当快,一喝进嘴里后就开始被吸收,并透过血液在全身流窜,作用于中枢神经,进入脑部发挥作用。在运动时本来就会让心跳、血液循环增加,而喝酒以后,又会让心跳更加速,自然会影响身体的耐力和心肺功能。
此外,酒精很明显的可以让人身心放松,但同时也会影响身体的动作控制和平衡感,以及神智上的判断和反应。尤其是在马路上骑车时,容易遇到意外状况,必须时时刻刻专注在骑车上,并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若酒精让人精神无法集中,可能就会增加受伤机会。
酒精另一个明显的作用是可以利尿,所以在运动过程中,本来水份就已经大量流失,酒精更进一步让身体处于脱水状态,甚至造成身体中的电解质失衡,自然会影响运动表现,也相对容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抽筋、肌肉拉伤的状况。
为什么运动后不要喝酒?
近期在单车界引起比较多讨论的,就是在运动后能不能饮酒的话题。也许有部份运动员,在个人认知、感受上,觉得酒精能带给自己好处,但老实说不能套用在每个人身上。因为运动界一般普遍认为,在运动后饮酒,将会影响肌肉的修复与增长,摄取太多的酒精,会对身体里蛋白质的合成产生负面作用,减缓肌肉生长,影响运动后的回复。
此外在运动过后,应该透过良好的睡眠让身体得到休息与恢复,但饮酒过量的话,会干扰生长激素和睡眠周期。因此,饮酒也许对不少车友来说是「快乐水」,但整体来说,应该还是弊大于利,可以看到Lotto-Soudal车队早就在2020年,针对其车队成员与工作人员,直接下了禁酒令,包括比赛和训练营期间,不过特殊场合如庆生和庆功,仍允许喝酒。车队管理阶层表示,这是为了安全考虑,以及维护车队形象,因此必须有更严格的规定。当然啦,如果拿了冠军上台,喝一下香槟还是必须要的!唯一要小心的,是别被软木塞给打伤就好。
理性饮酒才能长长久久
如果车友是属于并不在乎运动表现的假日车手,总是需要一点酒精来增进脑部释出多巴胺,才能感觉愉快、稳定心情;或是那么以不酗酒为前提来饮酒,可以参考一下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的饮酒量容许值建议。
女性:建议一天饮用量为啤酒350cc装一瓶(或150cc、12%的葡萄酒)以下。
男性:建议一天饮用量为啤酒350cc装二瓶(或300cc、12%的葡萄酒)以下。
以这个标准的饮酒量来说,对于运动的各方面就不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但喝下肚的热量还是不少,很难避免肥胖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有原则、有节制的饮酒,千万别「无限畅饮」,才能让自己总是保持最佳状态。
在冬日的寒冷中,窗外是厚厚的积雪,凛冽的寒风仿佛能穿透我们的肌肤。在这样的季节里,到底是胖人还是瘦人更容易感到寒冷呢?
这一问题看似无从下手,但其实背后隐藏着深奥的科学原理——脂肪在人体内的角色。
脂肪的作用
脂肪,作为一种广为人知的营养素,常因与肥胖相关而饱受负面评价,然而它在维持人体温度平衡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方面,脂肪堪称人体的能量储备库,1克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可以释放出约9千卡的能量,如同炉火中燃烧的木材,通过燃烧释放能量,助力我们在寒冷环境中保持温暖。
它还像守护器官的保护层,包裹在器官外形成缓冲带,既能保护器官免受致命伤害,又具有隔热效果,防止体内温度过快流失。
研究表明,人体脂肪层的隔热效果能使体表温度降低速度减缓约20% - 30%。
同时,脂肪对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与储存至关重要,且在细胞结构和激素合成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人体生成雌激素、睾酮、皮质醇等多种关键激素的主要原料。
但另一方面,脂肪过量摄入也存在诸多弊端。脂肪虽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抵御寒冷,可对于部分人而言,寒冷天气成了他们放弃健康饮食、过度摄入脂肪以获取“能量”的借口,不加节制地积累脂肪极易引发肥胖问题。
据统计,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比正常体重者高出3 - 5倍,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5 - 10倍,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高2 - 3倍。
此外,体内过多脂肪会导致内分泌失调,改变激素的生成和调节,致使激素失衡;过量脂肪还会对骨关节造成极大伤害,超重人群患关节炎的风险比正常体重者高出2 - 3倍,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
所以,脂肪在我们身体内所扮演的角色既关键又复杂。
体脂率与体温
通常,体脂率被用作评估个人体脂含量的重要指标,进而用来判定是否存在超重或肥胖的问题。
人们往往会认为,体脂率较高的个体由于脂肪层较厚,其对寒冷的抵抗力应当更强。然而,科学研究并未完全支持这一看法。
关于体温调节的问题,研究显示,体脂率每提高1%,体温并不会呈现显著增高趋势,因为身体调节体温主要依赖于基础代谢率和肌肉耗能,而这两个过程主要消耗肌肉而非脂肪。
另外,尽管脂肪具有一定的保暖作用,但是过量的脂肪可能会干扰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热量无法有效分布到全身,反而增强了身体对寒冷的敏感性。
研究表明,当体脂率超过30%(女性)或25%(男性)时,血液循环受影响程度明显增加,身体对寒冷的敏感性提高约15% - 20%。
从运动机能学角度来看,体脂率较低的人因肌肉占比较大,无论是在活动还是休息状态下,都能持续产生热量,从而拥有较高的基础代谢率,更能有效应对寒冷。
相比之下,虽然体脂率较高的人群拥有较厚的“保暖层”,但在冷环境下,由于缺乏足够的肌肉来产生必要的热量以及较高的体脂比例,往往会感到更冷。
因此,判断一个人对寒冷的抵抗能力不能仅依赖于体脂率,还应全面考虑运动习惯、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以及人体血液循环等多方面因素。
在寒冷的冬季,适当的运动和保持良好的肌肉比例对于提升身体抗寒能力至关重要,我们不应单纯依赖体脂的保暖作用。
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率可以被理解为,即便是人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为了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须消耗的最低限度能量。
换言之,即使我们静坐不动,或处于睡眠状态,人体也在持续“消耗”热量。基础代谢率的高低主要受到肌肉量的影响,因为肌肉组织即使在静止时,每千克肌肉每天大约消耗13千卡能量,而每千克脂肪每天仅消耗4 - 5千卡能量。
长期的锻炼可以增加肌肉量,进而提升基础代谢率。因此,若你拥有运动员般的身材,即肌肉量大、脂肪少,那么你的基础代谢率将会较高,在不进行任何运动的情况下也能消耗更多的热量,从而更好地御寒。
相反,如果体内脂肪含量过高,这通常意味着基础代谢率较低,对抵抗寒冷的能力也相应弱。
因此,尽管一些体型较胖的人在冬天看起来似乎更能抵御寒冷,但事实上,他们并不一定比体型瘦小的人更能保持体温。
脂肪摄取建议
控制体脂率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脂肪的摄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做法来合理摄取脂肪。
首先,应当优先选择不饱和脂肪来源,比如鱼、坚果及橄榄油等,这些食物不仅有助于我们维持必要的体温,而且对心脏健康极为有益。
研究表明,每天摄入约25 - 30克不饱和脂肪,可使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约10% - 15%。
其次,通过运动来获得热量,而不是完全依赖于脂肪。持续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步行走(速度约每小时5 - 6公里)和游泳(每分钟约30 - 40米),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能在不增加体脂率的同时,提升我们的基础代谢率约10% - 15%,帮助我们在寒冷天气下保持温暖。
再次,要注意饮食控制并避免过度摄入脂肪。特别是晚餐时,尽量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减少夜间脂肪的积累。
研究发现,晚餐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减少30% - 40%,夜间脂肪积累量可降低约20% - 30%。
值得强调的是,唯有结合合理的饮食与适量的运动,才能有效控制体脂率,同时充分利用脂肪的保温功效。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守护者,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保暖方法,而不应该盲目追求体形的胖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