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健康运动中,跑步无疑是当之无愧的王者,长期占据排行榜首位。
特别是 40 - 60 岁的人群,对跑步的热爱尤为显著,据统计,该年龄段参与跑步运动的人数占比高达跑步总人数的 40%。
在公园、操场等跑步常见场所,随处可见他们充满活力的身影,并且从平均配速和耐力数据来看,部分中年跑者甚至超越了年轻人。
例如,在一项本地举办的半程马拉松赛事中,40 - 60 岁年龄组的平均完赛时间比年轻组还快了 10 分钟左右。
然而,这份热爱有时也会走向极端。部分跑者因过度痴迷跑步,在追求成绩与跑量的道路上迷失自我。
一项针对跑步爱好者的调查显示,约 30% 的跑者承认自己会为了攀比跑量而盲目增加跑步距离,25% 的跑者会为了提高成绩过度训练。
这种盲目行为导致身体受伤的情况屡见不鲜,据医院运动损伤科的数据,因跑步导致受伤的患者中,因过度追求成绩和跑量造成的占比高达 60%。
提醒各位跑者,务必牢记跑步的初衷是为了健康,切不可忘却这一根本出发点。
为了更好地保障健康,跑者在每次跑步结束后,可通过以下 4 个症状进行自我检查。
1、跑后没有头晕现象
跑步后出现头晕、站不稳的情况,背后原因较为复杂。对于年龄较大的跑者,当血糖水平低于 3.9mmol/L 时,可能引发低血糖性头晕。
而从颈椎角度来看,长期不正确的跑步姿势,如头部过度前倾或后仰,可能导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压迫椎动脉,影响脑部供血,引发头晕。
在一项针对跑步头晕现象的研究中发现,约 15% 的跑者在跑步后出现过头晕症状,其中因颈椎问题导致的占比约为 40%,低血糖原因占比约 30%。
一旦出现此类症状,跑者应及时调整跑步姿势,必要时就医检查。
2、跑后呼吸不急促
跑步结束后的呼吸状况,是反映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 12 - 20 次。
跑步时,呼吸频率会随着运动强度增加而上升。若跑步结束后,呼吸频率能在 5 分钟内从剧烈运动后的急促状态,平稳降至每分钟 20 次以下,且呼吸平稳、无喘不上气的难受感,说明心肺功能良好。
研究表明,长期坚持科学跑步的人群,心肺功能相较于不运动人群,能使呼吸频率在运动后更快恢复正常,平均恢复时间可缩短 2 - 3 分钟。
3、跑后膝盖自如
膝盖是跑步过程中承受压力最大的部位之一。据相关研究,跑步时膝盖所承受的压力约为体重的 3 - 5 倍。过度跑步或姿势不当,极易引发膝盖损伤。
数据显示,在因跑步受伤就医的人群中,膝盖问题占比高达 75% 以上。因此,跑后检查膝盖至关重要。
若跑步结束后,膝盖无疼痛、肿胀等异常,且在上下楼梯时,膝盖屈伸自如,无卡顿或疼痛,表明膝盖目前处于健康状态。
建议跑者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的膝盖自查,包括观察膝盖外观、感受屈伸时的状态等,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4、跑后身体无发冷
跑步后身体发冷、发抖,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关。甲状腺激素能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和产热。
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身体代谢率降低,产热减少,即使在跑步后大量出汗的情况下,也可能感觉寒冷。
研究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人群中,约 20% 在运动后会出现身体发冷症状,且这类人群基础体温往往比正常人低 0.3 - 0.5℃。
若跑步结束后身体无发冷现象,说明身体代谢功能正常。日常中,若经常感觉手脚冰凉,可考虑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跑步虽简单,但因个体身体状况和年龄不同,对跑步的反应各异。跑者在跑步结束后进行自我检查意义重大。
只有时刻关注身体状况,保持健康,才能持续享受跑步带来的益处。
若未出现上述 4 个症状,恭喜你身体很健康,可继续坚持科学跑步! 6park.com
步入当下的跑圈,你会深切感受到跑步爱好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跑者队伍的不断壮大,一种无形的 “内卷” 氛围也在悄然弥漫。
身边的跑者似乎个个都是马拉松赛场上的常客,而且成绩斐然。令人惊叹的是,不少 50 岁以上的男性跑者,也在执着地追求 “破三” 的荣耀,这份对速度和成绩的执着追求,着实让人钦佩不已。
在这样的环境下,大众跑者难免会心生疑问:如今跑圈里的 “平均配速” 究竟是多少?怎样的速度才能算得上达标呢?
1、跑团数据:平均配速的呈现
对于配速,我一直觉得,作为跑步爱好者,初心应该是享受跑步带来的舒适与健康。然而,一旦融入跑圈,就会发现 “配速” 成了大家交流中绕不开的热门话题。
以我所在的跑团为例,在上一次例跑活动的比赛数据统计中,我们对 300 名跑者进行了分析。
这些跑者的年龄大多集中在 35 - 55 岁之间,数据显示,男性跑者的平均配速约为 5 分 40 秒,而女性跑者的平均配速约为 6 分。需要说明的是,此数据未按年龄段细分,只是基于所有参赛者的平均成绩得出。
从这个数据来看,在当前跑圈的大环境下,这样的男女配速表现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但倘若一位跑者能够以 5 分 40 秒的配速完成一场全程马拉松,那可就相当了不起了。这不仅意味着全马成绩能够 “破四”,半马成绩也能轻松 “破二”。
对于初涉跑步的新手而言,这样的成绩或许如同遥不可及的天花板,但对于那些常年坚持跑步训练的人来说,达到这个平均配速并非难事。不知道你是否达到了这个标准呢?
2、达标之路:训练与积累
想要达到这样的平均配速,并非无章可循。研究表明,跑者若每周进行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的有氧慢跑训练,且每月跑量逐步递增 10% - 15%,经过 3 - 6 个月的坚持,多数人能有效提升配速。
例如,通过系统的间歇训练,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速度,每次间歇训练包含 3 - 5 组,每组以接近个人极限速度跑 400 - 800 米,组间休息 2 - 3 分钟,能显著提高速度耐力。
而力量训练同样关键,每周 2 - 3 次针对腿部、核心肌群的训练,如深蹲、平板支撑等,每个动作 3 - 4 组,每组 8 - 12 次,有助于提升跑步效率,进而提升配速。
不过,真正的挑战在于距离。例如半程马拉松或全程马拉松,要求全程保持这样的平均配速,无疑大大增加了难度。
据统计,在全程马拉松比赛中,能始终保持稳定配速完赛的跑者仅占参赛人数的 30% 左右。这不仅考验跑者的耐力和体能,更对其速度耐力和节奏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辩证看待:追求配速的两面性
尽管我一直不提倡跑步完全以配速为中心,但不可否认,大众跑者整体水平的提升,反映出全马健身的普及程度以及大众身体素质的提高。
就像我们跑团里许多中年以上的跑者,他们怀揣着明确而强烈的跑步目标,精心制定详细的周跑计划和月跑计划。
每逢周末,他们便投身于长距离拉练,平日里的力量训练也从不松懈。从积极的角度看,这种科学训练、循序渐进的方式,无疑是跑步的一大乐趣所在。追求个人最好成绩(PB),不仅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更是一种激励自己不断前行的梦想。
为了更深入了解跑者的心态,我采访了几位跑团成员。
老陈,一位 45 岁的资深跑者,他分享道:“我一直热爱挑战自我,追求更快的配速。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看着自己的成绩一点点提升,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对我来说,PB 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每次突破都是对自己的肯定。”
另一位跑者李姐,42 岁,她也表示:“跑步让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训练、交流,互相鼓励着追求更好的成绩。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让我在跑步中找到了乐趣和价值。”
然而,我们也必须警惕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过度追求配速,忽视身体承受能力,会大幅增加受伤风险。
数据显示,在因跑步受伤的案例中,约 40% 是由于盲目增加训练强度和追求过快配速导致的。
就像受伤的跑者小王,他无奈地说:“之前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盲目加大训练强度,忽视了身体的信号。结果在一次高强度训练后,膝盖受伤了。现在后悔不已,才明白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这也提醒着我们,在追求配速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理性。
我自己刚开始跑步时,平均配速大约在6分多。看到身边的跑者纷纷跑进 6 分以内,心里也曾焦急万分。但好在我对成绩的追求并非偏执,随着时间的推移,跑量的逐步增加,如今我的平均配速也能稳定在 5 分 30 秒左右,一切水到渠成。
4、回归本质:健康跑才是王道
总之,跑圈的竞争氛围日益浓厚,但无论身处何种环境,跑者们都不应忘记,跑步的核心始终是身体健康。
一旦因为过度追求配速而受伤,即便拥有再快的配速,也失去了跑步原本的意义。配速可以作为我们跑步过程中的一个目标,激励我们不断进步,但绝不能成为虚荣攀比的工具。
只有坚守健康跑的理念,我们才能在跑步这条道路上,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收获健康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