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杂论闲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读小说和看电影
送交者: 神采[★★★声望勋衔13★★★] 于 2020-05-20 18:25 已读 2537 次 7 赞  

神采的个人频道

 (一)读小说

Tulala谈边城的读后感,讲了故事情节之后,提出一个问题:“爷爷孙女天保傩送,哪一个不善不美不光明磊落?可厄运不因善而不降临。原来,悲剧是人间常事,摊派到每人头上的命运,没有公平可言”。这一句点睛。莎士比亚说,我们每一个人刚刚降生的时候,都为来到了这个全是些傻瓜的广大舞台上而放声大哭。这句话,改成我们是为来到这个“悲剧是人间常事”的广大舞台上而放声大哭也无不可。所有人都要经历的悲剧是人生的短暂-- 如果没有别的悲剧的话。

边城能启发读者,是很大的成功。

读小说是一种间接的人生经历。仅次于亲身经历。读一个短篇小说等于认识了几个人,经历了一件事。读一个中长篇等于认识了一群人,跟他们生活了一段,做了一些事,学会了这群人的子文化,分享了他们的悲欢离合跟爱恨情仇。所以童年和少年读小说,是探索和学习,在纸面上“行万里路”。正因为如此,我小时候最喜欢读小说,而且一点不挑食,不论什么都贪婪地吞下去,读完一部,似乎老了十岁。可惜合上书还是10岁。正是“万水千山走遍,归来仍是少年”。

及至后来走上社会,用脚走万里路,读书就开始有选择了。这阶段第一个发现就是生活比书更骨感,更乏味,而且更艰难。而且由于生活的磨砺,感觉开始粗钝,读书反而挑食。若不是情节紧张,悬念迭起,扣人心弦的作品,竟不能在大脑中蹭出火花来了。这时我开始偏爱狗日的粮食,棋王,警察与赞美诗,杀猪,热爱生命,等短篇,长篇很少愿意读了。也许因为自己已经在用生活写一个专属自己的长篇吧。当然有例外,比如杰克伦敦荒野的召唤和水浒那样的“长的短篇”。

长的短篇指把长篇写出短篇的感觉,洋洋十几或者几十万字,从头到尾“情节紧张,悬念迭起,扣人心弦”,满是看点。这种小说含金量大,用的心思也多。金庸小说,洋洋十多部,除早期几本之外,部部到喉到肺,写成了长的短篇,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小说的一个高峰。

我读金庸也完全是凑巧。一天一位台湾同学跟我大力推荐,说是中国留学生必读书,我没在意,只是心里留了个印儿。后来偶然从一位在图书馆打工的同学那,听说要借那小说竟然得排期,于是打开了一本“倚天屠龙记”,谁知j就放不下了。那时我还是出国第一年,课业繁重,同时打着四份工。但断断续续,居然把他所有主要作品都看完了。

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天龙八部,鹿鼎记,倚天屠龙记,人物,情节,悬念,包袱,高潮等小说技法成熟。教科书级的范例比比皆是。这些很多其他作者比如古龙等也可以达到。但他难以超越的是作品精神的“正大”。正就是正面,正统,主流。大是气派大,格局大,格调高。他的小说倡导中华文化传统中的爱国,励志,仁爱,侠义等一系列主流观念。读起来很对劲。犹如陈年好酒,入口不辣嗓子,喝下去劲儿大,之后不头疼也不泛酸。没有不适和违和感。金小说的手法是一种奇妙的“童话现实主义”。让人感悟,觉得学到了一种可以马上用的东西。给人以“原来故事还可以这样写”的惊叹。读了金小说再读其他武打小说,就如喝了茅台再喝白薯酒,喝了皇家礼炮再喝田纳西的野鸡威士忌了。

我把看过的中国的小说分成两派。一派走缠绵路子,如红楼梦,边城,家,春,秋,多数京剧脚本,往事并不如烟,等;一派走刚劲路子,如史记,水浒,西游,暴风骤雨,烈火金刚,金庸,活着,等。后面这一路,跟拯救大兵,飘,欧亨利,杰克伦敦,马克吐温是一路的。我直觉前者可能走不了太远。

小说归根结底是一个故事,必须能用紧凑的情节,密集的悬念和看点扣住读者的心弦,然后才能谈到给人以启发和引起共鸣。缠绵路子的小说,过于强调和雕琢语言本身的美,往往结构松散,情节进行性差,缺乏高潮和悬念。虽然也有含金量,但是终归要衰败。现在市面上,已经基本看不到这类的小说,就是一个证明。如果要建立一个新类别,可以叫中国“散文体小说”。 

我读书不多,只能做不成熟的评论。还是那句话,“万水千山走遍,归来还是少年”,宁肯不成熟,不可不少年。 6park.com

 

(二)看电影

张艺谋和斯皮尔伯格两位导演的叙事风格都是“素描”,用干净的写实手法,不露痕迹地展现一个现实中的故事。好导演像讲故事高手,很平淡地讲故事,却能让听众哭和笑。“活着”,“秋菊打官司”,“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莱恩”,“阿甘正传”,全都是这个路数。

素描风格的电影作品最重要的要求,是必须有一个主题很好,而且充满了戏的故事,也就是有个好的素描模特。这几个电影的故事,都满足这个条件。尤其以辛德勒名单和拯救大兵莱恩为佳。两者主题都是人道主义。故事本身都令人感动。把拯救大兵的故事口述给一个没看过这个电影的人听,只要不是口才太糟糕,一样会引人入胜。两位导演都有伯乐眼光,能挖掘出好本子。还有能力对故事进行恰当的剪裁,把戏自然地讲出来。由此可见,好导演第一要有好眼光和较深的人文修养。 6park.com

活着和阿甘正传角度也好。通过一个人的故事讲历史,编剧和导演相得益彰,观之觉得妙不可言。 6park.com

电影“归来”有些令人失望。电影主题是古老的“爱战胜一切”,但情节缺乏新意。故事围绕失忆,和帮助恢复记忆展开。以数十年如一日,女主角每月五号去火车站等待右派丈夫的归来结束。故事的关键在失忆。而失忆的原因没有有力的交待,而损失了不少现实感。听起来不像一个故事,而更像一个为说教编出来的寓言。 6park.com

相比起来,拯救大兵莱恩,秋菊打官司,辛德勒名单,故事远为令人信服。其现实感几乎无法拒绝。我更期待这样的故事。用电影讲故事,如同用素描的手法画人,如果那人不够精彩,那无论画师如何高明,也画不出传世之作。 6park.com

电影中的一个亮点,是巩俐对失忆女教师的演绎。糟糕的演员给人的感觉是没在演角色,而是在演自己。好的演员,可以完全投入角色,忘掉自己。巩俐的演绎达到了这个程度。演员用表演打动人,电影用故事打动人。电影其实都想让观众思考什么,都是某种意义的说教。但跟演员一样,好的演员让你觉得她没有演,好的说教让你觉得没被说教。 6park.com

总之我看“归来”,是用二流的故事,一流的拍法,可惜了。张艺谋从英雄,十面埋伏,山楂树,到归来,故事的成色开始降低,感觉似乎开始迟钝。俺希望他下次能找到一个好故事,让“活着”的感觉,能够“归来”。 6park.com

6park.com

(图片来自互联网) 6park.com

评分完成:已经给 神采 加上 20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 神采 加上 20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 神采 加上 100 银元!

 
贴主:神采于2020_05_21 18:00:26编辑
喜欢神采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神采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杂论闲侃首页]
神采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