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线的歌
刚来美国时曾在一位美国朋友家里住。朋友芒提(Monte)是本地著名建筑师(他的传奇故事以后讲),太太简妮斯博士在大学政治学院教书(她的传奇也以后讲)。两位都是美国自由派人士,邀请我跟他们一起,去内华达的核基地去进行一次违法抗议。我正愁找不到体验生活的机会呢,当即欣然接受。
抗议的是美国政府决定进行的一次地下核试验。行动计划是在地下核爆的当天早上,集体闯入美军基地,而且集体被捕。这是一项全国性的行动,总领队是美国著名节目主持人,科普著作“核冬天”作者,康奈尔大学天文实验室主任卡尔塞根教授。事先跟警察联系好了,行动将遵循和平理性非暴力原则,警察将全力配合,派一辆大巴士到现场逮捕示威者。到那天早上,大家都到基地大门集结。基地也已森严壁垒,旁边是警巴士,地上画了一条红线。
第一个节目是支持示威的各路名人在一个临时搭建的草台子上发言,谴责美国政府。这里头包括了几位国会议员和卡尔塞根教授。几位都是见过大场面的,讲话简短有力,富于煽动性。大家鼓掌。
第二个节目是基地军官给示威人士讲解违法注意事项。他指着那道红线说,这是我们特地为您们画的违法线。各位违法者越过之后,请伸出双手,由警方戴手铐,然后登上巴士,直奔监狱。有不清楚的地方没有?
没人说话。这么简单连我都听清楚了,他们还有问题么。于是行动开始,由卡尔塞根带队,违法人士一个个的走过红线,戴上手铐。整个过程肃穆而富于效率。此时旁观的吃瓜群众开始自发地唱一首歌。那首歌旋律如此优美,我只听了一次,就记住了“555-66-5321。。。”。那歌声越来越大,车里车外的人一起唱,我也跟着唱,后来竟汇成了洪流。。。。
后来一查,这首歌是被称为美国民权和反(越)战运动的圣歌的“答案在空中飘荡”(blowing in the wind)。我觉得成为圣歌,起码在艺术上是有道理的。我艺术细胞贫乏,对大多数歌无感。但这首歌打动了我。不仅仅是谱,还包括词。
从此,我一听到这首歌,眼前就出现了那一年违法者在洪流的歌声中鱼贯走过红线,戴上手铐,从容上狱车的情形。。。
附录:歌曲介绍
歌第一句问“人要走多少条路,才能够最终成长”。这等于在问人类什么时候才能成熟。隐含的假设是人类还很幼稚。不过,仔细一想,这个简单的问题确实一直在困扰人类。
美国的民权运动稍早于中国的文革。大致跟中国的红卫兵是同一代人。歌曲作者鲍勃迪伦和红卫兵都在考虑全人类规模的问题。鲍勃等人希望用反暴力,理性,和爱心解放人。红卫兵则认定只有通过暴力。目的一样,途径则截然相反。这个鲜明的对照经不起细想。一细想准得涉及东西方文化,基督教和孔教等大题目。这些都是亨廷顿等名流折腾的题目。“答案在空中飘荡”,心也在空中飘荡。我还是把帖子限制在听后感的范围内吧。
=====================================================
Bob Dylan - "Blowing In The Wind" Lyrics 6park.com翻译:神采 (凑合翻了一下。粗俗错误难免,还请读者不吝批评。) 6park.comHow many roads must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Yes, 'n'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Yes, 'n'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6park.com男人要走多少条路,才能够最终成长? 6park.com白鸽要飞多少重海,才进入沙的梦乡?
炮弹要打多少次,才能被禁止出膛?
这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
山要耸立多少年 才会被冲刷进海洋 有人要等多少年,才能被最终释放? 回过头装没看见,但人能多少次假装? 这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MFj8uDubsE
6park.com本文视频来自互联网 6park.com
评分完成:已经给 神采 加上 200 银元! 6park.com贴主:神采于2020_04_19 17:45:50编辑
贴主:神采于2020_04_19 20:43:01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