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杂论闲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疯狂人造肉
送交者: 王文清41[♂☆★★鄙视五毛狗★★☆♂] 于 2019-04-12 13:24 已读 1307 次 4 赞  

王文清41的个人频道

疯狂的人造肉:60天长肉5000多吨,比养猪快几万倍,你敢吃吗?


正解局 21财闻汇 今天 6park.com



作者:正解局

本文授权转载自:正解局(微信ID:zhengjieclub)

原标题:疯狂的人造肉:比养猪快几万倍,你敢吃吗?

6park.com



“素鸡不是鸡”,本以为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智慧,直到美国人搞出了“人造肉”汉堡。



最近,汉堡王在美国的59家门店开售人造肉汉堡。紧随其后,食品巨头雀巢也公布了人造肉汉堡包的计划。



人造肉正在成为潮流,更是受到比尔·盖茨、李嘉诚等亿万富豪的追捧。



这是人类的幸运,还是悲哀?



以假乱真,何为人造肉?



人造肉主要分类两种:一种是素肉,一种是培育肉。



素肉指的是以植物为原料,尽可能地模仿真正肉类的味道和营养成分。



中国是这方面的高手。早在中国宋代,陶谷在《清异记》就记载了用豆腐作为素肉的饮食文化。我们常吃的传统豆制食品素鸡,就是以素仿荤,口感与味道像极了原肉。



汉堡王推出的人造肉汉堡,用的是“素牛肉”,制作思路与素鸡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制作方法更高级。




(汉堡王出售人造肉汉堡)



素鸡的原材料是豆腐,“素牛肉”则是把豌豆蛋白和椰子油组合在一起,制成素肉饼。为了在口感上模仿得更像,素肉饼还添加了一些改性的小麦淀粉和马铃薯淀粉。“血红素”的加入,弥补了颜色和香气的不足。




(将血红素倒入基料里)



这些精细化的神操作,让人造肉汉堡足以以假乱真,连汉堡王的员工都分不清。



当前,最引人关注的是“培育肉”。



如果说,“素肉”是用植物蛋白质“拼”出来的,那么,“培育肉”则是用动物细胞“种”出来。



以培育人造牛肉为例,分为四步——

第一步:对牛进行活检,获取活的肌肉组织



第二步:从肌肉组织中分离出干细胞



第三步:把干细胞放入生物反应器,增殖生产出肌肉纤维



第四步:在肌肉纤维中加入脂肪细胞和其他细胞,制成肉饼



这种方法听起来颇具科幻色彩,却早已成为了现实。



早在2013年,荷兰科学家马克·波斯特向全世界媒体和美食家展示了人造汉堡,从此掀起在实验室中培育人造肉的热潮。




(全球首个人造牛肉)



2018年12月,以色列研究团队宣称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人造牛排。




(以色列研究团队培育出人造牛排)



“培育肉”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价格也高得吓人。因此,当前的人造肉主要是“素肉”。但从长远看,“培育肉”无疑代表人造肉的未来。



亿万富豪追捧,风口来了



站在风口上,猪能飞起来,肉更能飞起来。



人造肉的风口来了!



在汉堡王和雀巢入局之前,食品行业已经掀起了一股“造假”热潮。



2016年,美国的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开始出售“素肉”汉堡,卖出了数千万份。




(Beyond Meat“素肉”汉堡在超市出售)



加拿大肉制品公司 Maple Leaf Foods收购了出品素食热狗等产品的 Lightlife,零售巨头沃尔玛也在寻求更多的“素肉”产品。



农牧产品制造商嘉吉公司更极端,直接卖掉了所有用于养殖牛的资产,改为从合作伙伴购入原材料,以积聚更多资金投资“素肉”产品。



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风投涌入,也引起了亿万富豪的极大兴趣。



李嘉诚、埃文·威廉姆斯(推特的联合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维珍集团创始人)、彼得·泰尔(PayPal创始人)都投资了人造肉公司。




(李嘉诚试吃人造肉汉堡)



比尔·盖茨是人造肉的最大信徒。他将人造肉与犁并列为改变世界的突破性技术:人造肉不是为了让肉更多,而是为了让肉更好。



比尔·盖茨不吝溢美之词,在金钱上也毫不含糊,连投了3家人造肉公司。



人造肉为什么受到亿万富豪的追捧?



 “假肉”解决“真问题”



人造肉是“假肉”,解决的却是“真问题”。



不知从何时开始,吃肉被蒙上了一层“原罪”色彩。



在环保主义者看来,人类为获取肉食而饲养的牲畜,占用更多的土地,消耗更多的能源,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已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15%左右。



在动保主义者看来,吃肉是一件很残忍、不道德的事情。



在健康主义者看来,吃肉导致肥胖、高血脂等疾病,对人类健康有害。




(美国人肥胖率:红色为成年人,橙色为年轻人)



这些观点,虽然有些极端,却也道出了人类食肉的部分事实。更糟糕的是,全球人口还在继续增长。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世界人口数量将在 2050 年达到 98 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往往要吃掉更多的肉,这对地球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既要获得能量,又要健康,既要满足口腹之欲,又要环保绿色,确实是“两难”。



人造肉特别是“培育肉”的出现,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培育肉”来自动物源,在细胞结构上与原肉无本质区别,口味又极为相似,能够提供足够能量的同时,满足口腹之欲。



自然生长的牛可能会得疯牛病,“培育肉”的生产环境是100%可控的,既无菌也没污染,还可以调节脂肪的含量。所以,从理论上,“培育肉”更为安全、健康。




(培育肉)



“培育肉”的生产条件简单,很容易扩大产能。以猪肉为例,猪崽从出生到出栏,养育100天才能产出90斤的肉,而在实验室里利用细胞培育,60天就能长出5000多吨的肉。



一旦技术成熟,实现规模化生产,“培育肉”的成本必然大大低于原肉。



这是一个关乎数十亿人生存的大生意,自然引起了亿万富豪的追捧。



人类的幸运,还是悲哀?



小时候,我家养过猪。村里逢年过节杀猪的场景,至今记忆深刻。我们这一代,见证过一头猪的完整生命周期。



现在,家家养猪早已成为历史。别说城里,哪怕是农村的孩子,见过活猪的也是少数。看到的,多是摆在超市冷柜里的猪蹄、排骨、五花肉。



如果你不逛超市、不下厨房,又是个西餐爱好者,可能连五花肉、排骨都看不到,吃到是午餐肉、猪肉汉堡。




(工业化养猪场)



从活猪到五花肉再到午餐肉,我们正在离食物本来的样子越来越远。



工业文明时代,这是分工协作的自然结果,也是可控、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的必然要求。



正如越来越多的食品添加剂占据人类的味蕾,“培育肉”的普及,也将是大势所趋。



在不久的未来,没有所谓的鸡肉、牛肉、羊肉,取而代之的是1号肉、2号肉、3号肉。商家将根据需求,为你“私人订制”肉的形状、口味和营养成分。



到时候,人类只需付出极小的成本,就能够获得量大且营养均衡的肉类,而我们的孩子,真的可能是“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了。









评分完成:已经给 王文清41 加上 200 银元!

喜欢王文清4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王文清41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杂论闲侃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