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杂论闲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 ![]() | |||
在中国历史上,朋党是一个别具特色的文化概念,甚至可以说朋党是和中国封建政治相伴相生的,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都和朋党有着密切联系,比如历史上的党锢之祸、牛李党争、元祐更化等。按照《辞海》的解释,朋党是指一些人为自私的目的而互相勾结,朋比为奸。后来泛指士大夫结党,即结成利益集团朋和党。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很显然,朋党并不是什么好词儿,尤其是在传统儒家文化之中,结党完全不是君子所为,而是彻头彻尾的小人行径。 6park.com按照欧阳修的观点,朋党自古就有,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朋党的问题必须分而论之,这是因为朋党也是有类别之分的;朋党可分为“小人之朋”和“君子之朋”,“小人之朋”是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的,这是“伪朋”,而“君子之朋”则是以志向和志趣为纽带的,也就是同道之人,这是“真朋”,“伪朋”会乱政,而“真朋”则有助于维护政治的稳定。 6park.com在下认为:欧阳修的观点完全是乌托邦式的,过于理想,他根本不懂社会现实,只会纸上谈兵。立足于社会现实,有一类人人往往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结成利益集团,进而发展成朋党。这是历朝历代都存在的朋党。凡有朋党,就必然有利益集团,有利益集团就必然会阻挠国家政策法令的推行,危害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统治,根本不存在“伪朋”和“真朋”之分。共同利益将小人们捆绑到一起,这就为滋生“朋比为奸”提供了温床。事实上,无论是什么样的诉求或目的,为了达到目的,朋党都必然会在共同的利益之上以占据道德高位、党同伐异,甚至漠视事实而大做文章。然而,这还是朋党的基础性危害。当朋党的势力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他们就会通过卑污的手段为其利益集团谋取谋取私利的权力,而这必然会对正常机制构成极大威胁。 6park.com如圣人之所言: 6park.com君子无党,小人有党、 6park.com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6park.com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park.com故此,中国历朝无不以朋党为戒! 附录:欧阳修【朋党论】原文 6park.com朋党论 6park.com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6park.com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之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6park.com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6park.com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6park.com嗟呼!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 |||
![]() ![]() |
|||
双剑合璧灭砖家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