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品高12厘米,口部直径4厘米,底足直径5厘米,器型精巧,造型典雅。法口挺拔自然,体型曲线流畅。整器通施白釉,釉面光洁莹润。一面以白釉为底,描绘水边景象:鲜花绽放,水草丰盈。野鹅伫立湖畔,神情呆萌,小心翼翼。另一面则有双行五字隶书:“大地风光好,花开满园春”,旁题篆书“世宁”款。字体纤细,严谨工整。圈足修足利落,胎质细腻。底款为六字三行篆书“中国景德镇制”。郎世宁的绘画风格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产物,既体现了西方科学精神,又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典型的“西法为体,中法为用”。这只小赏瓶恰如其分地展示了郎世宁的艺术特点,融合了西方写生与中国传统象征手法:野鹅羽毛的清晰细致与花卉水草的写意洒脱形成鲜明对比,堪称对郎世宁大师的致敬之作。初步鉴定:世宁款法口粉彩小赏瓶,八十年代出口创汇瓷。
这只釉色温润的小瓷瓶自从栖身案头,就成为我在倦意袭来或闲暇时分必执于掌心的清供。它是我提神凝思的灵钥,更是一方契合我文人癖性的雅物。对于我来说,古玩不必苛求年代遥远,但必须具备精致的器型与优雅的画面,且暗合历史与家学的渊源。而我特别钟爱这件器物,或许正因为它与我那份与生俱来的“呆鹅”性格不谋而合。
古玩上画鹅的不多,古诗中也难见鹅的清影,其中最著名的要算骆宾王的《咏鹅》了。然而,最能映照我心境的,是香山居士的《池鹤八绝句·鹅赠鹤》:“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在这首诗中,白居易以鹅自喻,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平凡却不甘平庸的情感,诗中充满了自嘲与自勉。白居易的这首诗道出了我的心声。我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小在浙江余姚随爷爷长大,听爷爷讲三国故事,练习书法,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干一番伟业。后来随父母迁至安徽,就读小学中学,成绩优异。然高考失利,进入一所本省普通高校。毕业后,我在乡村中学任教五年,经过努力考取金陵一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三年后毕业,旋即考入沪上一所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苦读三年后,我顺利赴美,在知名医疗机构和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最终,我在美国一所公立大学找到教职,并一路晋升至终身教授。回首往事,感慨万千。近20年来,因美国大环境的变化,科研之路愈加艰辛。与我同时来美的同学,大多临机应变,或改行找稳妥的高薪工作,或回国寻求更高职位,做“人上人”。唯有我一个,像只“呆鹅”,依旧孤独地蹒跚在科研的荆棘之路上。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分,我会问自己是否后悔。我的答案是:“不。”因为这是我儿时的志向,也因为我坚信从事的科研工作,其意义远非金钱所能衡量。正如瓶中那只呆萌的野鹅,虽身处平凡,却依然心怀远方,执着于自己的选择。这份执着,正是我多年来坚持科研、追求理想的动力源泉。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旅程中,或许我无法实现青涩少年时立下的宏愿,但这只小瓶所蕴藏的诗意与历史感,却时时提醒我,脚步未曾停歇,心中始终有光。
贴主:老乒新传之一于2025_02_06 21:52:40编辑贴主:老乒新传之一于2025_02_06 22:35:59编辑贴主:老乒新传之一于2025_02_06 22:40:36编辑贴主:老乒新传之一于2025_02_07 8:59:41编辑贴主:老乒新传之一于2025_02_07 9:57:53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老乒新传之一 加上 100 银元!
贴主:老乒新传之一于2025_02_07 15:07:15编辑贴主:老乒新传之一于2025_02_07 21:14:26编辑贴主:老乒新传之一于2025_02_07 21:15:22编辑贴主:老乒新传之一于2025_02_08 17:38:46编辑贴主:老乒新传之一于2025_02_08 18:08:17编辑贴主:老乒新传之一于2025_02_09 14:56:28编辑贴主:老乒新传之一于2025_02_10 8:42:25编辑贴主:老乒新传之一于2025_02_10 15:54:37编辑
贴主:老乒新传之一于2025_02_13 20:52:20编辑
喜欢老乒新传之一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老乒新传之一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