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浅绛彩描金花卉小杯
该品器型精巧规整,胎体薄而不透。杯沿装饰有两道描金线,金色纯正,脱金自然。釉面温润,设色淡雅。白釉底上以墨色勾线,并施以赭色、淡绿、浅蓝、淡黄等色彩,绘制山间一隅,花草无名,张扬肆意,野趣横生。画面清新雅致,布局疏密有秩。杯壁上另题六字草书:“清华董汉章请”。画理之外,文气跃然。董汉章为清末(光绪年间)至民初浅绛彩名家,生平已不可考。浅绛彩是清末景德镇具有创新意义的釉上彩新品种。自同治、光绪至民国约50年间,散入民间的官窑工匠将中国书画艺术的“三绝”——诗、书、画,融入瓷器,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瓷画艺术风格。初步鉴定:晚清民国浅绛彩描金花卉小杯。 6park.com 这套小杯也是父亲传给我的古董之一(参见我的前一篇贴文《清乾隆青花缕空山水人物大盘》)。我曾问父亲,这是否是用来喝茶的。父亲笑答:“这是老太爷和老太太用来喝黄酒的。” 父亲的解释从我们故乡浙江余姚说起。余姚不仅自古文风鼎盛,名人辈出,而且地处浙东宁绍平原,民生富裕。北宋文人王安石曾赞美余姚:“山如碧波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范仲淹也有“余姚两山下,东南最名邑”的诗句。余姚也是著名的水乡,地处钱塘江和杭州湾南岸,一条姚江穿流而过,河泊纵横,水网密布。然而,冬季的水乡异常寒冷。为了抵御严寒,黄酒应运而生。根据对余姚河姆渡出土文物的研究,浙江黄酒的历史已有7000多年。黄酒的醇香,犹如江南的韵味,“酒不醉人,人自醉”。寒冬时节,一方铜壶置于炉上,黄酒中加入姜片、枸杞,甚至红枣和冰糖,温热微甜的黄酒喝起来充满了氛围。热酒暖手,酒香四溢。过了一会儿,整个人暖意融融,微微出汗。父亲说着,得意而自豪地笑了起来。 6park.com 我要感谢父亲把他从祖辈那里继承的东西传给了我。这不同于血脉的遗传,而是一种文化记忆的传承。虽然这些古董肯定不是官窑,更不是国宝,但它们对我的意义,千金难换。即使它们有些许残缺,脱金,失彩,对于我而言也不是瑕疵,而是岁月留下的生动痕迹。它们使这些家用器皿充满了生命力,向我诉说先祖们的喜悦与悲伤、孤独与希望。回首往事,已经离开祖国26年,更有40多年没有回故乡余姚了。如今,这些珍贵的小酒杯让我对故乡的模糊记忆渐渐浮现。那里有一条小河环绕着村庄;出入的小船摇橹而过,船夫戴着毡帽;小镇集市上,鱼贩叫卖着带鱼;夏季的夜晚,爷爷带着我在小院里乘凉,满天星光,微风拂面。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带着孩子回到余姚,看看那里的变化。我还要告诉孩子,这与我心中的故乡是否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