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早期民窑青花瓷器的鉴定(高清图片)长篇
我在几天前贴了三个帖子,都和这青花罐子有关: 6park.com明代早期的一些青花小罐 6park.comhttps://club.6parkbbs.com/page/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43990 6park.com明早期青花云气纹碗(转) 6park.comhttps://club.6parkbbs.com/page/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43347 6park.com民窑青花罐(高清图片) 6park.comhttps://club.6parkbbs.com/page/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43334 6park.com 6park.com搜狐的文章: mt.sohu.com/20160822/n465398307.shtml 6park.com 1、洪武(1368—1402年) 6park.com (1)青花云气纹,青花福字纹,草书“福”、“寿”字等。此期民窑器质量很差,极粗,但有此写意瓷画的画笔简洁潇洒。 6park.com (2)青料。全部为国产料,发色灰暗,少数呈褐色。 6park.com (3)纹饰。碗外壁仅上部绘画,多见云气纹,笔法以一笔点划为多;碗内壁一般为口沿一周边饰,底心绘画,纹饰有兰草、牡丹、菊、莲、水草、、、花托“福”字、草书福、寿字等。 6park.com (4)胎釉。 胎色米灰,个别米黄色,粗糙,瓷化程度不强,常有未烧透的孔隙,为窑温掌抽不好所致。釉有很浓的影青味,有卵白釉、青白釉、灰青釉、地釉有白、发青,这是造成青花发色灰暗的原因之一。釉厚浑浊,出现开片,釉面松散。 6park.com (5)造型及制作工艺。圈足平切,底心有乳点,有粘沙现象,多见跳刀痕,旋坯痕,制作粗糙。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我化了一个星期拜读20来篇文章,自己总结很多老师专家们的经验,综合我的青花罐,写写自己的鉴别观点。 6park.com我从来不喜欢看一个两个点就下结论,能看10个就不看九个,分析越多特征越多角度准确率越高。 6park.com一 远观器型,“观气”。 6park.com給人感觉是古朴憨厚,罐口保留元青花大罐的菱角外撇特征,收脚也有明早的特色,符合明早期但不是断代的铁证。 6park.com二 青花料的特征与绘画风格 6park.com元末明初的民窑青花的瓷绘画技法: 实笔点画(一笔点画),用大的鸡头笔在小瓷器上挥笔如风,泼墨如水,一笔一划在瓷器上占领大片面积,潇洒任性。 洪武时期有特别流行的纹饰就是云气纹,很多mmm形状的云和画圆圈,圈内圈,民窑用草书写一笔福和草书寿字。 永乐后就写正笔福字和寿字。 又浓又黑,粗笔大画的粗犷技法过了洪武就少见。 我的青花罐表现的可以说是“重笔点画”,技法的“排他性”更强,在洪武以外难找类似的风格。 6park.com空白期开始分水法,成化开始更加淡雅的绘画风格。 从一笔点画到勾勒渲染,双沟填色,单线平涂,青花淡描。 早就不再停留在实笔点画,明晚偶然发现有实笔点画也是轻描淡写,不是明早期泼墨的风格。 6park.com三 青花料: 明早期青花料研磨的非常粗,颗粒感明显,青花笔划下笔浓厚,有晕散。 洪武青花颜色偏黑偏暗。 民窑用料多是元代余留下来的进口苏料的泔料(淘汰品),混合国产料石子青。 进口青花料含铁高就有铁锈班, 明晚期用国产料,颜色比较鲜艳低铁,没有铁斑。 还有一个原因是明晚期绘画风格流行淡描,青花发色淡雅。 我的青花瓷比较有个性,它有明早期青花“入窑前被雨水打过的奇怪特征”,加上还有锈痕 --- 只有明早期有。 6park.com四 釉料釉色: 明早期民窑颜色都偏灰偏暗,釉质乳浊,上釉较厚,玻璃光感弱,出现开片,釉面松散。 或多或少类似宣德的橘皮棕眼的釉面。 成化以后改变了釉料配方,釉面平滑,釉层较薄,玻璃光感强。 釉色白中带清,近似康熙的亮青釉。 我的青花罐釉色灰暗,釉厚浑浊,也出现开片,符合明早特征。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五 釉光: 耿宝昌老师说过成化开始青花有雾感,孙瀛洲先生在一篇文章中也总结宣德青花最精辟:“凡款色雾暗而下沉,器身和口里足内闪有明显的牙黄色,浓釉处微闪青色者,具备这三个特点,虽无橘皮棕眼,也无疑是真品。”。 明早期的瓷器宝光沉稳,内敛油润,无论摸起来还是看起来都润,釉子特别厚,釉下气泡已经老化钙化。 不像晚明和清代的瓷器釉子玻璃光特别强,气泡通透明亮。 明晚的釉光光感比明早强一个级别。 6park.com我这个青花罐把上面的特征都像教科书一样表现在瓷器上: 青花颜色雾暗而下沉, 罐口底足有明显的牙黄色,浓釉处微闪青色者,还具备了橘皮棕眼,这都是妥妥的明早期特征。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六 成型工艺特点: 元代七分成型,三修胎。清代三分成型,七分修胎利胎追求完美。 6park.com元代多有接胎工艺,大罐接胎处内堂不做修理。 洪武工匠承接元末的习惯,民窑瓷器更加明显。 这个青花罐里面不修胎,外面也很马虎,眼看可见青花表面一条条的拉坯痕还在,摸起来骨感强烈。 晚明和清代瓷器里外都修胎,瓷器表面平滑光亮,玻璃光明显。 元末明初瓷器接胎处出现裂缝是常见的,成化后非常少见。 6park.com七 接胎痕断裂 6park.com裂痕出现在器物的外表面, 横着走像一条冲线。 这也是元末明初的青花瓷工艺瑕疵(特点之一)。 成化以后就没有了。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八 凸出的乳钉 6park.com 明早期洪武瓷器底足中心有乳钉状突起,是元代器足遗传。 明晚期有跳刀痕,乳钉很少见,明晚有底脚沾沙明显。 明早期胎土特别的厚重,很少塌底,也没有像明晚期的馒头底。 6park.com九 胎骨质地胎骨(底足)洪武前颗粒较粗(麻仓土),胎大多呈白中泛灰,胎骨有小孔隙,而永乐后胎骨相对比以前的要细白一些。无论胎质怎样,看上去绝不生硬,有自然熟透感,使人感到胎质粗细不干燥,有无火石红都自然,手感不重又不扎的那种润腻不涩的胎质感。 麻仓土含铁质丰富多有火石红,芝麻点。 6park.com明晚期胎质比成化粗,但依然是高岭土,瓷化程度远超明早期,胎质致密,少有气孔。 6park.com十 压手感的重量,比重,釉面的手感 6park.com马嘟嘟馆长说过,高清图片和上手看瓷器没有多大的区别,眼观感觉几乎一样,唯一缺乏的就是手感。 6park.com明早期青花瓷化程度比较晚明和清代瓷器低很多。 麻仓土成分和高领土非常接近,巨大的差异就是当时的工艺不同,六七百年和两三百年的沧桑感也不大同。 麻仓土是经过加植物枝叶陈腐长时间,胎土里面气缝特别多。 胎质没有清代的坚硬结实。 6park.com十一 胎足的修饰风格 6park.com元末明初修足风格多是足墙宽矮,一刀横切,或者另外加上“左一刀右一刀”, 表现得实用粗犷随意,不是十分的讲究。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重复补充一下第五点: 6park.com五 釉光: 耿宝昌老师说过成化开始青花有雾感,孙瀛洲先生在一篇文章中也总结宣德青花最精辟:“凡款色雾暗而下沉,器身和口里足内闪有明显的牙黄色,浓釉处微闪青色者,具备这三个特点,虽无橘皮棕眼,也无疑是真品。”。 明早期的瓷器宝光沉稳,内敛油润,无论摸起来还是看起来都润,釉子特别厚,釉下气泡已经老化钙化。 不像晚明和清代的瓷器釉子玻璃光特别强,气泡通透明亮。 明晚的釉光光感比明早强一个级别。 6park.com我这个青花罐把上面的特征都像教科书一样表现在瓷器上: 青花颜色雾暗而下沉, 罐口底足有明显的牙黄色,浓釉处微闪青色者,还具备了橘皮棕眼,这都是妥妥的明早期特征。 下面两片园青花标本是戴维老师的教学瓷片: 6park.com 下面图片是我的青花罐局部青花特写: “青花雾暗而下沉,浓釉处微闪青色者,釉面有橘皮棕眼现象”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网查瓷器鉴别有我喜欢的景东陶瓷集团网站文章分20个鉴别点,网友说再细分看瓷器底就有25个特征看点。 6park.comhttp://www.ejdcn.com/html/jddx/tcbk/2574.html 6park.com下面的特征也是我喜欢的,但很多网友不爱看,加上这帖子已经比较长了,点到为止。 6park.com我自己一开始往往都是仔细对比观察微观特征,微观鉴别是我自己看瓷的非常重要的一关。 6park.com十二 器物釉下机理变化 6park.com十三 釉下气泡重组结构变化 6park.com十五 釉下有机物生成结构变化 6park.com十七 微观识瓷认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