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结婚登记(注册)数为610.6万对,相比2023年,结婚人数再次下跌。该消息登上了2月10日热搜。
据中共民政部2月8日发布的《2024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离婚登记数为262.1万对。而在2023年,全国办理结婚登记768.0万对,办理离婚登记259.3万对。数据对比显示,中国结婚登记数2024年比2023年减少了157.4万对,下降了约20.5%;离婚登记数则增加了2.8万对,上升了约1.1%。在2023年以前,中国结婚登记数已持续下跌多年。据澎湃新闻2月9日报导,2013年,中国结婚登记量为1346.9万对,从2014年开始逐年下降,在2019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2021年跌破800万对,2022年降至683.5万对,跌破700万对大关,而2023年则回升至768万对。2024年,中国结婚登记数在经历2023年的止跌回升后,再度下跌。结婚人数再次下跌的消息引发了网民极大关注和议论。仅在腾讯网就有超过一千一百多名网民发表了评论。很多人感叹生活压力太大,彩礼要得太高,或者抚养孩子太难等不敢结婚。“佳”表示:“先解决了生存问题,其次考虑生活的宽松环境,再结婚生子吧!否则孩子生下来和你一样受罪,还会埋怨你当初为什么生他。”“剑歌踏天下”表示:“或许今年双春年应该结婚人数会增加,但是现在高彩礼说媳妇不好说啊,另外结婚生孩子压力实在太大,好多年轻人没那个能力养家糊口,并不是不想结,而是结不起啊,离婚这么高的时代,一不小心就鸡飞蛋打人才两空了!愁人啊!”“开心高兴每一天”也表示:“生活节奏快,经济压力大才是生育下降的主要原因。”“★阿星☆”表示:“彩礼付不起,不如各自安好。”事实上,从2021年起,中国出生人数就为1000万左右的水平。2023年更是只有902万,由于中国的新生儿性别比长期维持在110-118之间,也就是说,新生儿中,女性的人数只有420-450万人左右。人口问题复杂又简单。复杂的是变量很多,简单是今天的新生儿必然是20多年后的育龄人口。同时,人是要死亡的,我们的寿命就七十多年。有了这两个基础,中国的人口问题就很清晰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如果维持目前的出生率不变,20多年后,即2050年前后,中国的人口出生数每年就400多万,2075年前后出生人数在200多万,2100年前后,出生人数在100多万。未来中国的总人口一定是年度平均出生人口乘以预期寿命。目前出生人口900万,2100前后100万,目前在世的基本都会去世,所以平均基数就是每年400万左右(数列的基本知识),然后再乘以预期寿命80岁,所以到本世纪末,中国的总人口就是3-4亿人。至于很多人简单地认为,总人口减少了 ,日子好过了,出生率就上来了,这种认知是非常非常错误的。这是因为
人是财富的消费者,更是创造者,一个人的一生,创造的财富是大于消耗的财富的,所以,社会才能够进步。这是基本原理。人口结构无法改变,则哪怕只剩下一个家庭,还是8421的人口结构,和人的多少无关。处在2的劳动力人口永远都是最难的。人少以后,边际成本递增,通俗地说就是同一物品的成本会上升。大城市的商品成本是远低于偏远山区的!我们会发现,对于同一个国家而言(制度相同、资源共用),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经济水平越高。比如我国东北地区,是人口减少最快速的地区,按照很多网友的臆想,认为人少了,工资就上升了,日子就好过了。事实却与我们想象的完全相反!而人口密度大的长三角、珠三角反而是经济最发达,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区,道理就在于此。如果东北没有了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恐怕会更加艰难。(当然,铁匠在多篇文章中提到,发达地区给东北的转移支付是天经地义的,是还历史的欠账,没有东北,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就像子女赡养父母一样)很多网友都幻想着自己是分蛋糕的人,认为人少了,自己能够分更多的蛋糕。而现实却是,我们是制造蛋糕的人,人越少,我们制造蛋糕的担子就越重!如果我们的想法是不再生一个孩子来制造蛋糕,这没有错!但是如果觉得没有了制造蛋糕的人,我们就能够分得更多的蛋糕,这种想法就太简单了!
喜欢yyykc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