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新政”将成为科学界的灾难

送交者: kk1977 [★★声望品衔10★★] 于 2025-02-08 11:34 已读 8130 次 大字阅读 繁体阅读
对于川普上台后的新政,我的态度一向是听其言观其行,既不唱反调,也不过度吹捧,为此似乎同时“得罪”了挺川和反川两大阵营。但这几天小马哥对美国政府科研经费裁撤的举动,让我对这个“新政”产生了极大的担忧。

最近小马哥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把国家科学基金(NSF)砍了大约50%,第二件是把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投放的研究经费中非直接费用(indirect cost)大大缩减。第一件事容易理解,我这里把第二件事解释一下。

美国的大学和非盈利研究所中,跟医疗和生命研究相关的项目经费大部分来自NIH。NIH下放的经费分两部分:直接费用(direct cost)和非直接费用(indirect cost)。直接费用给实验室,用于雇佣研究人员,购买仪器和耗材,以及文章版面费等跟项目直接相关的科研活动。非直接费用给实验室所在的大学或研究所,用于支付实验室租用,行政管理,以及维持大学研究所稳定运转的流动资金。通常,非直接费用是直接费用的一定百分比。比方说,如果百分比是50%,某实验室申请到50万的直接费用,那么NIH需要另支付25万给实验室所在的研究机构。

这个百分比,之前是由NIH和研究机构谈判协商。这是因为每个研究机构的情况区别很大。比如在纽约市中心和山沟沟里的研究所相比,实验室租金就相差很多倍。许多大学的这个百分比是30-40%,而有些处于寸土寸金位置的顶级研究所,比如哈佛麻省,百分比可以超过60%。小马哥现在所做的,就是把这个比例砍到15%。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这些非直接费用并不是用在项目上,为什么还需要这么高的比例呢?砍掉了节省纳税人的钱不是好事吗?恐怕这些人并不了解科研尤其是生命研究的真实情况。首先,实验室的租用和维护费用远高于普通办公室。生命研究涉及许多有害物质,楼房需要复杂的通风,报警,和维护装置。其次,一个科研项目的成功不仅是科学家的事,也需要许多行政,法律,IT维护等人员的共同支持。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研究机构也需要足够的流动经费来维持科研人才的稳定性,否则科学家做完一个项目就必须走人。举个例子,我太太的一个同学现在是很成功的科学家。但他职业生涯中有一段时间因为研究项目比较小众拿不到经费,只能靠兼任学校的core facility主任来获得收入,而这个core facility的来源就是NIH经费中的非直接费用。如果没有这部分钱,他也许只能转行了,世界上就会少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美国科研基金中有充裕的非直接费用,才能保证科学家这个行业的稳定性,吸引全球的科研人才到美国来。事实上,非直接费用占比越高的那些研究机构,科研产出越高,这些机构往往站在世界科研的最顶端。

小马哥把非直接费用的比例砍到15%,他的理由是什么呢?因为除了政府的科研经费,还有私人基金,比如比尔盖茨基金,提供的经费,而这些经费中非直接费用的比例是5-15%。也就是说,他认为既然私人基金中的比例这么低,政府也不应该多出钱。但是,这个逻辑有明显的问题。因为私人基金的资助对科学家而言只是辅助,通常投资于基金感兴趣的特定科研项目,而且集中于有比较大影响力的大实验室。这些项目本身就是利用科研机构现有的资源和人才储备。做个类比,就是政府研究经费帮助科研机构把大楼盖起来,而继续吸引私人基金来给一部分房间做装修。自然,其中对于非直接费用的需求天差地别。

那么小马哥把非直接费用的比例砍到15%,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毫无疑问,许多依靠NIH经费生存的研究所不得不关门,顶尖科学家会失业。而这些人才中的一部分会流向其他国家。各大学会把重心向教学倾斜,教授们即使不失业,也不得不减少科研活动而去教更多的课来谋生。听上去,似乎对学生的培养有好处,其实不然。大学教育中科研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教授不能从事足够的科研活动,教学内容就会跟实践脱节。恐怕没有哪个学生愿意在课堂上去读老掉牙的slides。

最灾难性的一点是,这个举措会导致美国科研人才的断代。科学家这个职业,在收入上是不高的,甚至比不上某些蓝领的技术工人。那些科研人才如果去营利性公司,收入会大大增加。之所以他们选择这个职业,一方面是兴趣和追求,另一方面是职业的稳定性。当这个职业不再稳定后,试问还有多少年轻人会仅仅为了科研梦想进入这个行业?即使是那些进入工业界的科研人才,哪个不是在受大学教育时通过参与科研活动积累经验?

川普依靠“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吸引选民而上台。那么,美国的伟大究竟体现在哪里?是它的科研创造力。几十年来,美国依靠一波波的科研创造来引领世界的发展潮流。无线通讯,互联网,AI,乃至生命医疗行业的癌症免疫疗法和基因编辑,这些技术在商业化之前,都根植于美国政府支持的基础科研投入。因为在这些领域的创新性突破,也让美国始终站在行业的顶端来获得大量的利润和回报。所以,当科研活动因为经费的影响而不得不终止后,美国还能再次伟大吗?小马哥几天内搞出来的一个政策,也许会让那些未来能引领世界几十年的项目胎死腹中,这对美国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也许有些川粉会说了,我就打个工,或者做个小买卖。那些科学的事情离我太远,关我屁事。我还是要支持川普和小马哥,他们做的都是对的。那么你仔细想想,如果美国失去了长远的技术优势而经济不振,你的生意又会如何?你愿意当你老去时,发现你的病只有中国能治而不得不回国求医吗?你愿意你的小孩花钱上大学,却只能学到老掉牙的知识,而他们的学位含金量还比不上一个中国三流学校吗?当这些跟你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发生在未来时,你会后悔你的选择吗?

所以,虽然我对川普和小马哥的某些新政还怀有期待,我必须说,在这件事上你们做错了,而且大错特错。这样下去,美国不仅不会再次伟大,反而会迅速沉沦下去。我不反对变革,但任何变革都需要有专业人士来权衡利弊,而不能只靠几个小孩子跑个AI程序就决定政策。当然这个新政,已经在科研界和教育界产生轩然大波,包括一些跟共和党过从甚密的科学家和校董。希望这些人的反弹能对政策的实施起到制衡作用。而我们要做的,是要让老百姓了解事情的复杂性和对他们切身利益的影响,用舆论和潜在的选票让当政者不要继续错下去。

评分完成:已经给 kk1977 加上 150 银元!

贴主:kk1977于2025_02_08 12:13:50编辑
贴主:kk1977于2025_02_08 17:30:23编辑

喜欢kk1977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kk1977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kk1977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主贴被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