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春节的两次“封杀令”
送交者: 陈家梁子[♂☆★★声望品衔12★★☆♂] 于 2025-01-30 22:52 已读 3401 次 2 赞  

陈家梁子的个人频道

文 江蓠 《 民生周刊 》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曾先后在1929年废除旧历、十年文革浩荡中遭遇两次封杀。这种特殊政治环境下的特殊决定,始终抵不过百姓对传统风俗的坚守,终被废除。

春节在繁荣昌盛的唐宋时代曾有过放假七天的最长记录,在近现代则不幸遭遇过两次封杀,不仅不能放假,连节庆的气氛也随之消退。

不过最终,看似冰冷严酷的政令还是无法阻挡百姓对春节传统风俗的执著与坚守。

1929:“一律不准循俗放假”

1928年7月,内政部呈文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对于旧历节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也就是说,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开始使用公历,同时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

国民政府出台这一政令,是为了迎合孙中山先生“改元中华民国元年、采用阳历”的做法。早在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便正式通电各省:“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同年1月13日,孙中山还发布《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令内务部编印新历书。

所谓阳历,即当时世界上通用的历法,以耶稣诞日生为纪元。孙中山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在文化上则受到“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主张与世界文明从同,以便于交流。在孙中山看来,改革历法“是革命成功后第一件最重大的改革”。

不过,这一招旨在将民主政府与封建王朝割裂开来的做法,却无法割断老百姓对旧历的感情。为了彻底改变当时二元历法并存的现象,南京国民政府正式下令机关、学校、商店不得在春节期间擅自放假,否则就要对相关负责人实行严厉的制裁和处罚。

如此一来,不仅政府官员必须在大年初一按时上班,学生、老师们也不得不在春节那天赶往教室上课。这实在是一件让人心情郁闷的事情,官员们担心饭碗不保而不敢抱怨,少不更事的学生们则叫苦连天。有几个中学生曾经发表过这样一首小诗:“今天是废历的‘The New Years day’,在家耍子多Happy!但是‘上司’仍旧叫我们在学校Study,想起来,真是多么的Sorry。”

当时身为学生的季羡林也在1934年的日记中写道:“明天是旧历年初一,今天晚上就是除夕。我觉得我还有一脑袋封建观念。对于过年,我始终拥护,尤其是旧历年,因为这使我回忆到童年时美丽有诗意的过年的生活。”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禁令是禁令,过年的风俗还是不能少的。当时有文章写道:“大都市的民众在‘国历’一月一日虽然要虚应故事,在大门外挂起青天白日的国旗,在大门上贴一副变像(相)标语的春联,而大门以内却若无其事,照常生活。一到‘农历’的腊月,小康之家从二十三日送灶起便忙碌起来,一直到正月十五夜元宵以后,才在筋疲力尽的情形下,结束了过年的变态生活。两两相形,冷暖顿见。”

尽管有些地方政府激进地采取暴力强行干涉春节中的一切庆祝游乐活动,老百姓还是我行我素,你过你的“新新年”,我过我的旧历年。最终,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承认“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并于1934年初停止了强制废除阴历与年节的做法。

1967:“革命化春节”

如果说1929年取消春节的做法是官方的一厢情愿,那么1967年“春节不放假”的声音则来自媒体。

首先发声的是1967年1月25日的《解放日报》。自从该报以“革命造反派来信”的形式发表了春节不回家的倡议,全国各地的报纸便闻风而动,纷纷刊登所谓“读者来信”和“倡议书”,大造舆论,要求破除旧俗,春节不休假。

很快,国务院也顺应“广大革命群众的要求”,发布了春节不放假的通知,提出:“一九六七年春节不放假;职工探亲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暂停执行,以后再补。”

在“破四旧”的政治气氛下,有关部门提倡过“革命化春节”。所谓“革命化春节”,本意是不要铺张浪费,不要磕头送礼拜年,因此提出“五不准”:不准放鞭炮 、不准烧香拜佛、不准滚龙舞狮 、不准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不准赌博。

“革命化春节”一直贯穿于整个文革十年。随着文革愈演愈烈,所谓“革命化春节”也在民间发生变味,从“不铺张浪费,不磕头送礼拜年”变成了“试图取消春节”,甚至将包括春节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统统当作“四旧”破除。

这样一来,所有关于春节的庆典都被迫停止了,不少地方呼吁广大群众加班加点干革命,即“移风易俗过春节,大年三十不歇脚”,“干到腊月二十九,吃完饺子初一早晨就动手”。由于春节不放假,一些准备回家探亲的人不得不前往车站退票,街头巷尾没有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热闹、喜庆的各项庆典被一成不变的样板戏取而代之,“三十不停战,初一坚持干”成为人们贴在门上的春联。

“革命化春节”终于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而春节不休假的规定则持续到改革开放后。

破冰之举始于1979年1月17日《人民日报》的两篇读者来信:《为什么春节不放假?》和《让农民过个“安定年”》。信中呼吁:“林区第一线的工人不休星期日,一年中仅有这么几天假日,应该让他们好好地度过这个节日!”“农民一年到头,春节是放假休息的时候。说实在的,春节不放假,搞疲劳战术,群众过不好年,心里不痛快,干活也干不上劲!”

此时距离春节还有11天,早已走出“十年浩劫”的人们已经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准备着、忙碌着。几天之后,部分省份便宣布恢复春节休假。直到1980年,我国才全面恢复了春节休假制度。

http://paper.people.com.cn/mszk/html/2013-12/09/content_1361584.htm


贴主:陈家梁子于2025_01_30 23:07:46编辑
喜欢陈家梁子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陈家梁子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