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为什么太空叉要开发星舰?其最终目的是什么?(下)
送交者: liuyuanfangke1[☆★★声望品衔12★★☆] 于 2024-10-16 15:34 已读 1195 次 2 赞  

liuyuanfangke1的个人频道

我们已经知道星舰的近地轨道载荷是100吨-150吨之间(依轨道高度决定)。
目前在近地轨道这种低轨道运行的航天器只有国际空间站是个庞然大物,其它大多数都是短寿命的侦察卫星和一个大家族:星链卫星群(目前已经达到6300颗)。
由于在低轨道运行的航天器,在轨寿命都是有限的。以国际空间站为例,她的轨道高度450公里左右,每天她的轨道高度下降100米,如果不采取升轨操作,国际空间站很快会坠入稠密大气层烧毁。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一个月,利用补给飞船的推进系统)国际空间站就要进行升轨操作,每次操作升高轨道几公里。这也是我们看到补给飞船频繁访问国际空间站的原因之一。
侦察卫星和星链就没有国际空间站那么奢侈,由补给飞船定期为其升轨,所以只能在姿态控制推进剂耗尽后,自行坠入稠密大气层烧毁。通过补射新卫星来达到维持原有数量。
马斯克的星链在目前的6300颗的规模下,已经达到150mbp的速度,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参数,但是这是在用户不多的情况下达成的。一旦客户增加,比如服务于稠密人口的大都会地区,尤其是智能自动驾驶,手机漫游通讯,就需要更多的星链卫星。
马斯克的星链公司已经得到联邦通讯委员会(FCC) 核准拥有42000个轨道分配额,明显就是为了抢夺全球高速网络的目的,将同光纤通讯公司进行全面竞争,而不是打着为边远地区提供高速宽带服务这么一个小众市场。因为目前6300颗卫星已经能够满足全球边远地区的宽带需求量了。
老马的野心已经是天下皆知的了。
按照星舰的100吨近地轨道载荷,每次发射可以打125颗800公斤的星链卫星,每周发射一次,一年可以打6600颗,在未来的6年内可以将42000颗配额塞满。如果每周打3发星舰,2年就大功告成了。
根据现有的星链运行数据,已经得知星链卫星在轨寿命是5-7年,平均值以6年计算,当达到42000颗的水平时,每年有6600颗星链卫星退出运行,要进行补发,以每次星舰发射125颗计算,每周要发射一次。
这种强度的发射,靠猎鹰9和猎鹰重型是不可能完成的,对每次发射就扔掉第二级的消耗也是不能忍受的。所以星舰对第一级和第二级全部回收就是尽量减少发射消耗以及发挥批量优势而减少成本的极致设计。
这就是星舰存在的主要意义,其它的如登月登火星,都是搂草打兔子,捎带的。🤣😎
喜欢liuyuanfangke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liuyuanfangke1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liuyuanfangke1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