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犯”移民:二战结束后,南美为什么会成为“纳粹”的避风港?
原创 雾中小站 2019-06-11 07:00:00 6park.com1960年5月11日,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发生一起“绑架”事件。被绑的是一位自称“里卡多·克莱蒙”(阿道夫·艾希曼)的人,而绑人的则是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摩萨德”。
二战结束后,为了正义也为了复仇,摩萨德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追捕纳粹在逃战犯”。最著名的就是前面提到的——1960年远赴阿根廷抓捕前纳粹高官、被称为“死刑执行者”的阿道夫·艾希曼。 6park.com
电影《最终行动》(2018):再现抓捕艾希曼的场景 6park.com根据英国《每日邮报》统计,共有约9000名纳粹分子或合作者“潜逃”南美避难。其中巴西1500-2000人,智利500-1000人,阿根廷则多达5000人!
为什么是南美?它为何如此受纳粹分子钟爱...
关于答案,大致可用:“前有欢迎、后有追兵,中间有人牵线搭桥”来概括。接下来就一一解释一番... 6park.com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b329d543b4a24cb29b28655a7d0ebb83)
6park.com
当二战落下帷幕时,那些自知将面临审判的纳粹分子们,开始谋划自己的“退路”。放眼世界,除了荒无人烟的南极(科幻作品中的纳粹逃亡地),真正可供他们容身的只有“南美”(真实的纳粹逃亡地)。
一则是因为那里有大量的德裔居民,便于隐藏自己;另一则是南美国家,特别是胡安·庇隆治下的阿根廷,相当欢迎他们前去。 6park.com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2e0ebb69c3f34211a1f20f1800651f13)
希特勒潜逃南美也是如今的传言之一。当年为防止希特勒逃跑,美军还专门制作了可能的“伪装照”方便士兵参照 6park.com
南美的德国情怀说起南美的德国情怀,是德国对南美经济、军事、移民多方面影响的结果。这种“影响”,我们至今仍可在智利军队的服装上看得到影子。而这份交情,时间上甚至早于德国统一。(普鲁士和汉萨同盟很早就在这一地区设有领事馆)
真正意义上的德国-南美关系始于1871年。当统一的德国走向世界,并苦恼于“阳光下的地盘”已被英法瓜分殆尽时,他们在南美的贸易、投资和移民却是一派繁荣景象。德国对南美的影响就是这么开始的... 6park.com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3372c558259643cf802b14af8d394282)
智利士官学校学员,简直就是当年德军的翻版 6park.com
伴随科技进步带来的通信、交通的改善,德国在南美的贸易、投资急速增长。
到1914年,阿根廷是德国在欧洲以外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智利、秘鲁,德国也都拥有采矿特许权。即便到二战前,德国同阿根廷和巴西间的贸易依旧火热。
经济交流加深的同时,还有德国移民规模的迅速扩大。据统计,二战前南美的德国移民数量已有120万人的规模,且主要集中在巴西、阿根廷和智利三国。 6park.com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66daa09807a24646ac98f25a1aa3981d)
1938年,纳粹分子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月神公园体育场集会,仅此就有近2万人 6park.com
再加上纳粹分子在南美也多有活动,甚至渗透到右翼政治联盟中,影响政府对德国的态度。总之,德国纳粹分子在南美有相当的“民意基础”。
所以,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号召美洲国家竖起“反轴心国”大旗时,阿根廷和智利是唯二不愿同轴心国断交的。英国学者就指出:阿根廷根本就是想借助欧洲的力量,维持自己的地位,实现领导南美大陆的野心。
直到欧洲战事还有2-3个月结束时,智利和阿根廷才陆续“宣战”(实际从未参战)。与其说他们放下了德国情怀,倒不如说是应付美国,想在战后捞点好处... 6park.com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001b7a2733a24e278c3a37a37f22d4d1)
1944年阿根廷同德国断交的报纸。要不是德国自顾不暇,美国又施加压力,阿根廷的挺德大旗恐怕还要持续 6park.com
阿根廷人民欢迎你不得不提的是,德国在南美的军事领域也影响颇深。19世纪70年代,智利开始全面学习德国军制,从军备、人员组织、军事战略到后勤、医疗,甚至是军装上无所不包...
智利之后,巴西和阿根廷同样与德国在军事上交流密切。1938年,巴西是克虏伯公司的主要海外客户,占其出口总额的42%。而阿根廷更是德国顾问遍地走...
众多军人中,阿根廷的“胡安·庇隆”可能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位。其本人曾任阿根廷驻意大利武官,对德意法西斯做过研究,也颇为欣赏。在他出任总统之后,对“潜逃”的纳粹分子大开方便之门。 6park.com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81bdfd6d7eca4a6284287cb3f35e5279)
胡安·庇隆,曾三度出任阿根廷总统,年轻那会也是非常帅气 6park.com
在二战结束的最初几年中,庇隆秘密命令外交和情报人员,通过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港口建立“逃生通道”,即所谓的“绳梯”。成千上万的前党卫队成员和纳粹高官通过这条线路出走南美。
庇隆还特别指示,要“引进人才”——招募那些可以帮助阿根廷提高军事和科技水平的德国人。结果逃到阿根廷的德国人中有才的不少,骗子也很多。比如说罗纳德·李希特,以“核计划”忽悠了庇隆1500万美金,价值约合2019年的1.42亿美元。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6park.com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d73760dc4a274106b81ede9a894dc364)
李希特和他的实验室 6park.com
当然,南美招揽的纳粹分子不只限于德国人,还有其他国家的,如法国人。
根据《真实的敖德萨:将纳粹走私到庇隆的阿根廷》的作者所说:1946年,阿根廷庇隆政府通过红衣主教“安东尼奥·卡吉亚诺”向欧洲教会发去消息,表明南美愿意接受那些可能会遭到起诉的“纳粹合作者”(法奸)。
当年春天,持有国际红十字会签发的护照,并加盖阿根廷旅游签字的法国战犯们,开始横渡大西洋前往南美。 6park.com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92657e061ffe45a7884d016fc8dd0da1)
安东尼奥·卡吉亚诺:他很好的利用宗教身份,为庇隆做了回线人。当然这么做的不止他一个 6park.com
来自梵蒂冈的无形推手关于梵蒂冈(天主教会)的推手,他们本意是想“援助”一下东欧各国的天主教难民,却在无意之间帮助了很多纳粹分子逃亡。
就如同《美国队长》中九头蛇渗入到“神盾局”内部一样,天主教会中也不乏纳粹的支持者、希特勒的崇拜者。包括阿洛伊斯·胡达尔主教在内的一些神职人员,为纳粹分子提供假的身份证件,帮助他们获取红十字会的护照逃亡南美。
开篇我们提到的“阿道夫·艾希曼”,他的阿根廷签证和伪造的护照申请,都是在胡达尔的帮助下由热那亚方济各会修士提供的,由此他才能以里卡多·克莱蒙的身份前往阿根廷。而绝大多数“潜逃”南美的纳粹分子,用的都是同样的路数... 6park.com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f6968d7a3795412687e78f7c0a897f3f)
阿洛伊斯·胡达尔,嘴里喊的是上帝,心里念的是元首 6park.com
美国的肮脏交易战后,美国政府显然对这种“出逃”行为有所察觉,并担心纳粹分子逃亡南美会带来新的安全威胁。所以也试图让各国压制德裔机构、关闭移民通道,但并没有成功。
跟重要的是美国私底下还玩了一手“肮脏的交易”。例如,战争结束后,美国反情报部队就招募了里昂的盖世太保头目克劳斯·巴比(里昂屠夫),以协助对抗苏联。他被偷运到玻利维亚继续着秘密工作,并指导军政府如何折磨和审问对手。
同样的“肮脏交易”还有731部队,石井四郎以“提供资料”为条件 ,使美国无视了731部队有关人员的战争责任 6park.com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3173314cd9f4421ca3cc679d0e4775f8)
老年的克劳斯·巴比:切·格瓦拉之死就与他有关,1983年他被引渡回法国判处终身监禁,最后死在狱中 6park.com
最后不得不说,近万名“潜逃”南美的纳粹分子中,最终归案的艾希曼、巴比等人只在少数。相当多纳粹分子如创造了“移动毒气室”的沃尔夫·劳付、奥斯维辛的“死亡天使”约瑟夫·门格勒、“里加屠夫”埃加德罗施曼等从未被绳之以法。
6park.com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65fb4d1f20384d73af47020d605e4f47)
阿道夫·艾希曼(受审者),1962年被以色列绞死
评分完成:已经给 雷电风雨 加上 100 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