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之当代郑国渠
前言 6park.com 以前讨论了资源,国力,与世界强国的差距。以及如何突围。尽管占领外东北是一劳永逸的方法,可是也受到了网友的质疑(独照峨眉峰,theSpear, divingsnake, 诸如此类,scottfox2008等),并且此法周期长,风险大,未来100年还有可能实现,但是无法解燃眉之急。所以网友的瞩目点还是在一带一路上(bpcar),认为一代一路的短期战略价值更大。而且国富民强还是当前的必须发展条件(lynxcat),这样才会在善恶2维论里让善得到发扬光大(WowwoW),但是社会发展必定要消费大量的社会资源与环保格格不入(hgao, 河山美眉)并且一定要为女神河山美眉的理想国而努力。重重限制也不能阻挡住我们突围的决心,但一定要想一个严谨的办法才能受的住网友们的监督(熠熠童心(安桥配电的文章很严谨),dc09,西二旗,kudoof等(谢谢klm的探讨))。三国的讨论还是很有启发的(刀锋,草庐芷甫)思维不能死板,要更开放些才好。 6park.com 综述 6park.com 中国有一半的国土利用率很低,全部集中在西部。青藏高原高耸,严寒,生态脆弱,过度开发会造成生态灾难。但除此之外,陕甘宁,内蒙和新疆却有大片的土地可用,但是最大的不足是水。西北大部地区是干旱缺水。而一带一路西部却是重中之重。浙江出发的中欧专列必经过西北。但是如果从浙江出发,穿过整个西北边疆要多跑5000公里,以货运列车每天1000多公里的速度来算(经济时速再加上等车停车)要多用5-6天才可出国,丧失了时间上的优势(中欧专列全程14天,如果从西部边疆最多8-9天)。而且东部的产能要往西部迁移是国家战略,这样工厂在西部生产可以更加便捷的运往欧洲,同时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西部,也有助于西部的稳定。但是也有一个最大的短板,工业用水无法满足。如果开发当地水资源,会带来不可承受之灾难。如何办?目前的往西部运水方案主要有两个,第一,用水泵把渤海湾的海水抽上蒙古高原然后自流通过蒙古草原进入新疆,可行度比较大,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渤海湾污染严重。海水在沿途的渗漏会让蒙古高原和新疆盐碱化以及造成重金属造成污染,而且到疆的水也还要进行净化才能用。
第二就是大名顶顶的现代红旗河了。从雅鲁藏布江引水,沿着西藏高原的边缘建立一系列的隧道,通过这些隧道让雅鲁藏布江的水自流到新疆。此方案输水,水质毫无挑剔,但是沿途是地震带并且工程量巨大,以目前的技术还不可行,所以只能搁置。
6park.com对策 6park.com 以上两个运水方案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目光只是盯在“水”本身,而水是很便宜的,所以运水的浩大成本无法抵消,同时技术问题门槛很高,所以方案只能搁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改变思维就很重要了。如果不是只运水,同时还运别的货物,那么别的货物的运费就可抵消运水的成本,让水仍然低廉。怎么办呢?答案是管道运输。目前管道运输的主要是液体,石油,煤浆等粘稠的液态物。重量还很重。所以通过泵来加压促使其流动。这样泵的功率需要很大。所以运输要消耗很大的能源。但是其运费比起铁路仍然有很大的降低。一条7000公里的石油管道每年可以节约10亿资金。对于土地的永久性占用仅为公路的3%,而且建设周期短,费用低。如果用管道运石油每吨千米的能耗不足铁路的1/7,大量运输与水运相近。(以上信息来自百度百科)。那么到底怎么设计呢?修建了管道后,只运水太不经济,可以生产大量的货柜胶囊,通过泵的加压使其可以在管道中随水流一起运动,管道的直径可以建的很大,所以大型货物也可运输。这样东部的货物可以源源不断的同宝贵的水一起运入西部,为西部的工业建设做贡献。因为西部要建立工业基地以及对欧洲的货物生产地等等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货物流向都是从东部到西部。所以返程运货的水肯定要比去程的少很多,其水的差值就可用于西部的工业以及农业建设。
6park.com因为还在idea阶段所以网上同样的图难找,只好找管道地铁代替(idea中不是磁悬浮而是水)。评分完成:已经给 kanchu 加上 20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1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1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 kanchu 加上 200 银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