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哈工大突破EUV光刻技术壁垒,13.5nm光源荣获一等奖
送交者: Ak1450[☆★声望品衔8★☆] 于 2025-01-20 19:15 已读 879 次  

Ak1450的个人频道

中国科学家正在开创极紫外光刻技术(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y,EUV)开发的新方法,这一技术的进展为大规模生产先进半导体芯片铺平了道路。在当前研究人员努力规避美国严格制裁的背景下,这些突破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项研究项目在12月30日举办的“高校及科研院所职工创新成果转化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据悉,这支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与西方方法完全不同的技术路径来生成EUV激光光源。








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官网介绍,这项名为“放电等离子体极紫外光刻光源”的项目由航天学院的赵永鹏教授领导。该项目“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低成本、紧凑体积以及相对较低的技术难度”等优势。





官方报告指出,该光源“能够产生中心波长为13.5纳米的极紫外光,满足光刻市场对极紫外光源的迫切需求”。





在半导体行业中,光刻机是最复杂且最难制造的设备之一。而目前,只有极紫外光刻机能够生产小于7纳米的芯片。当前全球唯一能够制造EUV光刻机的公司是荷兰的ASML公司(阿斯麦)。


美国对中国实施了严格的出口管制,禁止中国获取极紫外(EUV)光刻机及相关技术、软件和组件。自2019年以来,在美国的压力下,ASML(阿斯麦)被禁止向中国出售其最先进的EUV设备。而在2024年1月15日,荷兰宣布进一步扩大对半导体相关产品的出口管制。





ASML的EUV光源技术依赖于利用高能激光轰击液态锡滴,通过产生等离子体来生成极紫外光,这一过程被称为“激光产生等离子体”(Laser-Produced Plasma,LPP)方法。该技术需要高能激光组件和复杂的FPGA芯片控制,而核心技术长期被外国企业垄断。





与之不同,赵永鹏团队采用的是“激光诱导放电等离子体”(Laser-Induced Discharge Plasma,LDP)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激光首先将少量的锡蒸发成两电极之间的云状物,随后在电极间施加高电压,将能量注入锡云,使其转化为等离子体。生成的高价锡离子和自由电子频繁碰撞并辐射,从而产生极紫外光。





相比LPP技术,LDP方法更为简单、成本更低,且能够直接将电能转换为等离子体,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效率。





然而,如何优化放电脉冲的参数和时序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挑战。此外,一些人担忧LDP方法可能在输出功率方面存在限制。

喜欢Ak1450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Ak1450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