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号,俄罗斯人在哈尔科夫已经无力反攻,乌克兰人10万大军牢牢守着哈尔科夫前沿阵地 , 但,从历史上看哈尔科夫绝非铜墙铁壁,哈尔科夫这座城市可能没有看上去那么可靠。让人吃惊的是,历史上真实的哈尔科夫,单单依靠他的防御是靠不住的。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发生过4次哈尔科夫战役。 第一次发生在1941年的10月,德国发起闪电般的进攻,结果哈尔科夫几乎是无血开城。令人吃惊的,只用了4天,哈尔科夫就宣告一手。第二次战役则发生在1942年的5月,德国刚刚转入防守,但他们依然拥有强大的实力,并伺机在防御中发起了反击。他们仅仅用了17天再次击溃苏联军队。第三次则在1943年的2月到3月间,还是德国进行防守。本次重演了上一集的剧情,在30天后,德国通过防守中的反击再度获胜。不过这样的胜利已经非常艰难了。第4次战役,最终时间来到了1943年的8月。德国在进行哈尔科夫的最后的防守。当这场战役发生时。战场上的整体实力对比已经有了巨大的逆转,德国失去了几乎所有机动力量,就只能困守哈尔科夫孤城。在激战了20天后。苏联终于获胜。最终成功的光复了哈尔科夫。可见,虽然后三次哈尔科夫战役都异常的激烈,但无一例外都是速战速决。战役最长的一次也仅仅持续了30天,这和它巨大的城市规模完全不相称。哈尔科夫真的并非一座坚城? 真相是在这里,一旦防守方失去了实力优势,丧失了反击能力,当被威胁到后勤后,我们看到的往往都是脆断。在这座城市里,尽管有着大量的坚固建筑可以提供城防所需,但它完全处于四周的平原之中,距离最近的河流也有30km之遥,在这里根本无险可守。它的外围道路很容易被切断。而这就是他根本无法像斯大林格勒那样做到凭借河流顽强防守的原因。所以,哈尔科夫的防守主要凭借的是火力和兵力,或许能用它巨大的城市规模、物资储备,帮助防守方拖上一段时间来完成实力的发育。但是它本身可不能提供逆天改命的机会。尽管在二战中,前4次哈尔科夫战役,这座城市的表现着实一般。 但是,当时间的脚步来到现代,情况反而变了。这就是发生在2022年的第5次哈尔科夫战役。这场持续超过了半年的战斗将最终为哈尔科夫证明。战役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的2月到5月间,乌克兰在防御中将俄军击退到城市郊外。在第二个阶段的同年6月到9月,双方经历了长期的对垒。最终当乌克兰从伊久姆发起的反击风暴刮起时,哈尔科夫也被波及。俄军在当年的9月底之后无法再做坚持,他们选择了彻底从哈尔科夫郊外撤退,直接退回国境,第5次哈尔科夫战役就此结束。 第五次哈尔科夫战役,曾经处于弱势的乌克兰军队坚守了3个月才完成了战争动员,逆转了实力对比。而对照历史,我们会发现,这场发生在2年前的战役,才是哈尔科夫真正的高光时刻。奇迹并非存在于遥不可及的历史当中,而恰恰就在我们眼前。当然,俄军的兵力不足是上次战役失败的重要原因。他们只有区区3万人马,就匆忙的进入了战斗。很快就被动员起来的乌克兰预备役部队人数上反超,这才陷入首尾难顾的窘境。进攻哈尔科夫需要异常雄厚的兵力。在历史的哈尔科夫战役中,双方投入的兵力都应该是天文数字,至少20万起步,因为这座城市的方圆达到25km,想要实现对他的包围,需要形成一个至少上百公里的战线,这必然需要消耗大量的兵力,而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按照俄乌战争目前的技术水平,当守军达到5万人时。进攻方至少需要15万人才能达到3:1的优势,更何况现在的防守方已经增加到了10万人,俄罗斯是无论如何也凑不齐这30万大军。所以。当前,俄罗斯对哈尔科夫本身的威胁已经不复存在,俄罗斯人发起的第6次哈尔科夫战役名存实亡,戛然而止了。不过俄罗斯人也许他们又会重新把注意力放回乌东, 6月4号的哈尔科夫正在迅速乌动化。长期堑壕战的前景就在眼前,围绕着哈尔科夫的一系列战事还在进行当中,面对战场上发达的侦察能力和巨大的精确打击威胁,双方都变得异常小心翼翼,畏手畏脚。在目前的哈尔科夫地区,连日以来,经过四处调集,乌克兰已经坐拥了将近十万大军。形成至少2:1的比例优势。但乌克兰却依然不愿向前沿地带征兵,甚至在不少局部阵地兵力相当薄弱。这种反常景象唯一的解释就是空中劣势产生的困境。乌克兰还在继续品尝弱小空军带来的痛。尽管在战争前的数年间,乌克兰进行过认真的备战,并在继承的前苏联动员机制上发展和完善本国三级动员机制。打造了由退役老兵组成的国土防卫部队和志愿者组成的国民警卫队序列。并在本次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但他们对一场如此规模的空地一体化大战还是没有思想准备,他们长期荒废了空军的建设。 这种巨大的缺陷导致了乌克兰军队在大多数时间就只能进行静态分散防御,而当战场好的机会出现时难以把握。乌克兰面临的问题可能还不仅仅如此。从表面上看,借助于哈尔科夫的战事,西方国家纷纷放开对于武器使用的束缚。甚至在最近几天,乌克兰也在俄罗斯境内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不过,每个国家的武器使用规则复杂繁琐,很让人怀疑实际上的可操作性。比如,当海马斯使用70km的火箭弹时是允许的,而当换上更远的弹头就不行了,这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根本难以想象。还有,荷兰是允许使用F16攻击俄罗斯本土,而比利时则不行。所以双方当空战时,你能分辨出哪家战斗机型,哪家又不是吗?这基本上需要一本手册才能搞得清,而在那个时候,难道飞行员还需要换个飞机吗? 就在乌克兰人裹足不前的同时,哈尔科夫方向,俄罗斯军队重新开始了小规模行动。在利普奇,俄罗斯再次活跃起来,他们发起了小规模的攻势。同时,在两个桥头堡的结合部,俄军也开始想办法推进。不过,毕竟现在已经不是本次战役启动之初的场景了,乌克兰人此时采取的守势是让他的步兵处于防御态势,而让纵深火力去出击。就在这方圆数十公里之内,在大量的远程火力虎视眈眈之下。俄罗斯军队坚持的人海冲锋这种步兵突击战术真的有必要吗?而在这里,俄罗斯士兵的减员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夸张的程度。俄罗斯军事博主统计,6月4日俄军第27师的第433团一部。88人,仅剩16人。第1009团的第5连100人,仅剩12人。以上也许只是个例。但这真的不应该是一场21世纪战争正常的伤亡比例吧?在这个时候,也许在战壕里躺平才是唯一的正解。恐怕进攻会招致如此惨重的伤亡,这就是乌克兰军队在哈尔科夫不敢主动大规模反击的原因。6月4号一整天,乌克兰军队只向沃夫桑斯克的东北部前进了一点点。这个位置大概是在基河村的西北方向。虽然战线几乎不动,但是双方远程火力的射击是一刻也不停。这就是这场战争的典型特点,一场规模庞大的火力战。 6月4号,乌克兰军队率先发难。在不突破武器使用规则的限制下,他们用海马斯在比尔格罗德击毁一套S400防空导弹发射车。同时,在苏梅对面的俄罗斯布良斯克州,距离边境只有2.5km处。一对长长的俄军后勤车辆被乌克兰人抓住了。就在距离边境只有2.5km的地方,俄罗斯居然有着一队排着长龙的后勤卡车。实在不理解俄罗斯人这样的安排。无人机掐头去尾。连番轰炸,简直是一场大屠杀。很快,这一队后勤车全部葬身火海,当然,俄罗斯军队也不闲着。他们用炮弹和航空炸弹反复轰炸沃夫桑斯克,把沃夫桑斯克变成一片废墟。根据防守在沃夫桑斯克的乌克兰士兵在社交媒体的描述。待在这里,就像长在一个鸡蛋当中,等着大锤一下下的敲击。不过,俄罗斯人也有着隐患,他们的炮弹似乎不足了。他们在社交媒体写到需要炮弹,更多的炮弹。但无法搞清楚这是俄罗斯人一个烟雾弹,还是另外一个高明的借口。然而,就在这浓烟滚滚的沃夫桑斯克郊外,士兵们还发现,居然有不愿离开的农民正在种菜。这真是一幅荒诞的景象。看起来,安土重迁的民族还不止一个。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公国,在历史的长卷中,俄乌两族有过融合,也有过分离。但恐怕这次的分离将会很久。很痛。很撕扯。 尽管目前俄乌双方在哈尔科夫陷入了疲软,但至少乌克兰又一次成功的阻止了俄军的进攻。这让哈尔科夫仿佛变得更加坚不可摧,他的形象更加雄伟了。 再看看乌东形势, 6月4号,乌东战场上有四个热点,库比扬斯克、谢菲尔斯克、阿瓦迪夫卡、小托克马奇卡。注意,巴赫穆特暂时的从热点上消失了,而扎布罗热的小托克玛奇卡已经连续两天出现。 乌克兰在库比扬斯克的防御相当稳固,战报里没有提及阵地变化。我们略过。在6月4号一天交战次数最多的地点变成了谢菲尔斯克,全天21次。这里除了比格洛夫卡之外,稍微南侧的上奥卡扬斯克也遭到了进攻。俄军的重心有逐渐从巴赫穆特往北移动的可能。毕竟上奥卡扬斯克在地图上是一个比较大的突出部,不可能长期视而不见。 再看看阿瓦迪夫卡。6月4号阿瓦迪夫卡这里的进攻次数为11次,只占10%,并不多。可是伤亡要占到整个战线的将近1/3,这就说明平均下来进攻规模比较大。阿瓦迪夫卡的北侧阵地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在南侧,俄罗斯人取得了进展。在这里的五一村到内塔洛韦一线,我们看到了他们向着下一站卡利夫卡又前进了一点,大约几百米。在地图上,双方即将进入水网地带。这无疑对俄罗斯人最擅长的机械化部队不太有利。不过好在他们剩下的机械化部队也不多了。如果对比2022年和2024年的俄罗斯陆军的话。先忽略数量上的变化。我们会明显的看到多了很多附加设备。俄罗斯人的加固后的乌龟壳坦克频繁出现在阿瓦迪夫卡,这些坦克变得更加高大、坚固和宜居了,变得更加难以对付。恐怕会消耗掉更多的乌克兰无人机和地雷。 在上几个帖子里,我们介绍过战场上无人机的技术演化,无人机正在变得更大、更强、更聪明。我们看到乌克兰军事博主视频介绍的乌克兰的巴巴亚嘎系列重型无人机,这种无人机可以飞到对方纵深20km处,并投下多枚炸弹。它是一架小型的轰炸机。可是,它带来的改变不仅仅只有这一点。它即将具备一个影响深远的功能。在集成了星链之后,巴巴亚嘎无人机的操纵员根本无需身处前线。他们可以在基辅邑指挥着无人机在几百公里之外起飞,投下炸弹。而前线士兵的职责只是负责装弹。在过去,这样的景象我们只有在像美国捕食者这样的大型无人机上才会看到,可是如今像巴巴亚嘎这样的一台小型无人机都能做得到。不光如此,借助着星链网络的低延迟,实际上巴巴亚嘎无人机的操作员们还可以身处地球的任何角落。甚至是你我身边。而他的操作可能连一名士兵都不是。战争的分界线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
贴主:siahu于2024_06_04 13:29:07编辑评分完成:已经给 siahu 加上 50 银元!
喜欢siahu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siahu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