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凌:美国、世界帝国与世界秩序
6park.com时间:2024-01-10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6park.com 6park.com 1620年,100馀名英国清教徒乘五月花号来到新大陆。这幅图画是由欧洲画家威廉·哈尔索尔于1882年所画的作品 6park.com美国只有一个,但世人对它的认知称呼可谓五花八门。在汉语中,美国的名称可算是极具褒义:美丽国家,既美又利还坚。记得幼时,不断听到“打倒美帝国主义”,心里一直惶惑:为什么要打倒一个美丽的东西?居美日久,觉得前人的译名不虚,这确实是一块极其美丽的土地。当然,世上200余国,不美丽的土地还真不多。在用汉字的日本,美国写成“米国”,正式名称则是用假名音译的アメリカ(阿麦利卡)。
虽然人口只占人类的4%左右,美国却高居世界最大经济体已经130多年、最强的军力80多年。至于所谓软实力,恐怕它也是世界之最:据2012年中国科学院一个研究,美国在200多年里完成人类5000多年主要科学发现的18.2%和重大技术发明的34.9%。留学美国自然也是世界最热:笔者供职处,近两万名研究生中,国际学生一直占了一半多。
为了私利或者公益,美国在世界上还当了百余年“自带干粮”的巡警。它常常是事事发声、四处出现、胡萝卜加大棒,不时地干预别人内政。在东亚,过去百年里,它热战冷战都参加过。有多少功劳、好处姑且不论,把所有坏事都往美国身上甩锅,在不少国家都是家常便饭,理所当然。
美国当老大的世界秩序,就是个美利坚世界帝国吗?无数智者仁者为此问题早已辛劳不缀。在此,笔者简单分享一二就此课题学习、写作的心得体会。
自17世纪以来,建立在主权国家平等并列的国际关系基础之上,一个无中央政府的世界政治秩序逐渐扩至全球。这种分权分立的世界秩序其实自古就有,如地中海世界里的古希腊和所谓“中世纪”,以及中华世界里的春秋战国。但法理上成文的国际关系体系,除了起始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的现行版本之外,可能就是中华世界里那著名但久遭歪曲蔑视的1005年澶渊之盟了。是的,东亚人比西欧人早600多年就尝试了“现代”世界秩序,并且由此达至许多中国历史学者认定的古代中华文明的最高峰。
可惜的是,它仅仅维持了200多年。
比起混元合一、天下一统的世界帝国来,国际关系体系混乱不一,既不自然,也非易事。
人类文明的各个“已知世界“里,其实常常都是世界帝国一统而治。但是,与国内政治里那“最不糟糕”的民主法治相关,国际关系体系可算是一个最不糟糕的世界秩序,通过持续的国际比较与竞争,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与辉煌。
历史上,各族各地的英明领袖、军事奇才,一旦崛起,有了资源与实力,大多急不可待地要建立自己的世界帝国,征服各邦、威权号令、一统天下;其成功者也众矣,其名声常赫赫。不过,据史家所言,只有欧洲幸运而持久地“逃离了罗马帝国”,以国际关系体系而兴起并主宰了真正的全世界。当然,企图再建世界帝国的西方人还是大有人在:在20世纪里就打着各种旗号,为此打了两场世界大战和一场全球冷战。
以实力与号召力而言,美国多年来可能是最具备建设世界帝国条件的。它的许多外交举措看起来也颇有些霸道,不乏针对他国的言行;美元作为准世界货币,令许多政府羡慕嫉妒恨;多元的美国社会一直都有些天定命运(Manifest Destiny,又译昭昭天命)之类的舍我其谁、一统天下的言论和躁动。但1898年美西战争之后,美国就“自愿”地停止了领土和行政扩张、极其在意主权独立、非常警惕任何世界政府、逼着欧洲列强和日本都放弃了殖民地。为了主权独立,美国常常不惜抛弃自己倡议设立的国际治理机构如国际联盟和许多联合国机构。在40多年冷战中,美国与其盟国和附庸的国际关系里尽是无力与无奈,远不如苏联对其卫星国的帝国式掌控来得稳固。
1961年,在回答“什么是你当总统时最值得骄傲的成就”时,杜鲁门说“我们彻底打败了敌国,却又把它们拉回到各国行列中。我觉得可能只有美国才会这么做”。50多年后,基辛格在2014年总结道:“杜鲁门的继任者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近400年历史的威斯特伐利亚世界秩序,可能是第一次有了一个最强国,事实上的世界霸主,在意识形态上、体制上乃至法律上都“最不可能”推翻该秩序,去建立一个集权统一的世界帝国。
美国为何不建立世界帝国
为什么美国不去建立自己的世界帝国呢?一度拥有世界近四分之三的工业生产和黄金储备,军队遍布全球,不去直接统治世界似乎有悖常理。其中缘由当然不是一篇短文能说明的。有两点美国的特殊性可能值得考虑:其一,美国是一个超级多元化的移民国家,基因(DNA)与世界观因此相当特别;其二,美国内部的“大实验”(American experiment),即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分权制约(checks-and-balances)的政治制度,及长期内化后产生的文化价值,都反对任何的集权,无论是国内的一言堂还是世界上的统一中央。于是在基因上和结构上,美国很难成为世界帝国。指责美国为帝国主义,常常是把强势外交混同于独裁统治,或者只是些别有用心的宣传口号。
美国会不会一直是世界最强国?答案依然未知,虽然百余年来,无数人(包括许多美国人)出版了无数著述(包括许多畅销书),无数次确凿断言过美国的衰落乃至崩溃。
美国会不会永远不当世界帝国?答案比较清楚,但过去不完全代表未来,美国的特殊性只是特定人类观念与行为的结果,并不是物理学定理自然地一成不变。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可能会被他国取代;美国也可能会蜕变,引领、驱使人类走向世界帝国的不归路。
于是,最不糟糕的世界秩序,依然需要人们持续而有力的维护。
作者是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纳恩国际事务学院教授 6park.com【小常识】美利坚合众国(英语: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缩写:USA),简称合众国(United States,缩写:US),汉字文化圈通称为美国(America),是位于北美洲的联邦制共和国,亦是当今世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和超级强国[18],由50个州加上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19]、五个离岸自治领土及若干外岛组成[注 1]。美国的官方领土面积为9,372,610平方千米(3,618,780平方英里)[8][注 2],为北美第二(次于加拿大),并位居世界第三或第四[21]。截至2020年初,美国总人口约为3.3亿人[22],世界第三人口大国[23][24]、人口最多的发达国家、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国家之一[25],有“民族大熔炉”之称。美国国土的地形与气候复杂多样,生物多样性齐全,是多种野生动植物的主要家园[26]。
欧洲人从16世纪开始殖民北美,而现今的合众国起始于东海岸的13个英属美洲殖民地[27]。七年战争后,大不列颠王国与其海外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愈发剧烈,1775年美国革命爆发,1776年7月4日,正在与大不列颠进行独立战争的各殖民地派出代表,协同一致发表《独立宣言》。1783年大不列颠王国承认这13个北美殖民地脱离管辖而独立,与其签订《巴黎条约》,战争终止[27]。这场战争也是第一场成功脱离欧洲殖民帝国的独立战争[28]。1781年,《邦联条例》在邦联13个构成州获得通过,共同组成邦联议会,各实体组成国家联盟,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完稿,合并一国后将邦联体制升级为联邦,“美利坚合众国”联邦政府随之成立。1791年,合称为权利法案的十条宪法修正案获得批准,担保基本民权[29]。
自19世纪起美国从独立时的英裔殖民地国家开始转向西进和对外扩张,美国联邦政府先后通过1803年和1819年两次购地、与英属殖民地谈判、击败墨西哥和屠杀并强行迁移原住民等方法获得北纬49度线以南、格兰德河中游以北的几乎所有土地,并从俄罗斯帝国手中购得阿拉斯加。这期间陆续有许多新建立的殖民地政体申请加入美国联邦,随着逐渐不断地承认扩张领地为新州份,至1848年时美国疆域已横跨整个北美大陆[30]。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部七个蓄奴州宣布退出联邦独立成立美利坚邦联国,因而爆发内战,后来被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以武力重新并吞,终结曾在南方诸州合法的奴隶制度[31][32]。19世纪末,美国将其领土主权延伸到太平洋的夏威夷,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开始镀金时代和进步时代的蓬勃发展期[33]。随后美西战争的胜利,美国对外干涉的范围超过现在的美国本土,使美国势力进入加勒比海地区及西太平洋。
进入20世纪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参战并奠定其作为一个全球性军事力量的基础。咆哮的二十年代结束后,美国在1930年代迎来经济大萧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获得胜利之后美国迅速崛起成为超级大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美国不仅是核武器拥有国,亦是世界上第一个研发出核武器,并唯一曾将其投入实战的国家[34]。二战后美国与苏联因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竞争进行数十年的冷战,在对峙顶峰时期的太空竞赛亦促使人类第一次登月计划的成功。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美国被广泛视为当今世上唯一的超级强国[18]。
美国自19世纪末开始就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35],长期以来都是全球的经济[36]、军事[37]、教育[38]、科研[39]、航天[40]及医疗技术[41]的头号强国。美国作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及第二大的商品出口国[42][43],国内生产总值按国际汇率排名世界第一、而依购买力平均则位列第二。在国民平均薪资[44]、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人均生产力[45]等社会经济学表现指标上,美国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经济已步入后工业时代,服务行业占据经济主导地位,位列世界第一。同时,其生产制造业规模也极为庞大,位居于世界第二[46]。仅占据全世界4.4%人口的美国[47]贡献了世界四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三分之一的全球军事开支[48],这使其在经济和军事上均处于全世界最重要的地位。美国在政治和文化上是一支世界显著并影响深远的力量,也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上占据世界领导地位[49]。
国名[編輯原始碼]
主条目:美国的名称
英文名[編輯原始碼]
1823年印刷版美国独立宣言“The United States”是对美国最传统最正式的称呼,它最早出现在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中。在官方场合说到美国时,一般必须使用此通称。其最初被视作复数名词,“The United States are”,例如在1856年获批通过的《美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中;美国内战结束后开始被用作单数名词,“The United States is”,并延续至今,成为标准用法。[50][51]简称“the U.S.”,“the US”或者“the States”。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由约翰·迪金森编写于1776年6月17日的联邦条款第二草稿出现[52],缩写是U.S.A.。作为法定政权的名称,它的应用度并没有US广泛。虽然两者都可使用,但也有特定的使用范围,USA使用最多的地方就是在体育赛事上。例如在电视上显示参赛选手国家的旗子使用ISO标准,简称就是U.S.A.,除此之外,美国签署官方文件必须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使用代表政权的全名“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另一种简称是“America”,1507年,由德国制图员马丁·瓦尔德泽米勒制作的《世界地理概论》中,美洲首次在世界地图上被标注为“America”。[53]因为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指出这块大陆是新大陆而非当时包括哥伦布等人所认为的亚洲东部。美国因美洲而得名,二者在英语中为同一词“America”。[54][55]
“Columbia(哥伦比亚)”是美国一度流行的名称,来自哥伦布,一些美国事物至今仍沿用“哥伦比亚”的名称,如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南卡州首府哥伦比亚等。[56]
汉字名称[編輯原始碼]
早先在清朝时因将星条旗的图案称为花旗,美国因而获得别称“花旗国”;一些美国事物的中文名称至今仍含有“花旗”的字样,例如美国特产花旗参以及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花旗银行(Citibank)。
美国的英文“United States”直译为“各国家的联合”,故简称为合众国。而至于“America”的翻译,据清朝官方文件记载,可溯自乾隆年间之“咪唎𠼤”[57],曾国藩也指出“咪夷质性醇厚,于中国时思效顺。”[58]道光年间则称“米利坚”[59],后采裨治文等人译“亚美理驾合众国”,简称“美国”或“合众国”,参见1844年《望厦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1901年《辛丑条约》;1860年以降逐渐用“美”代“米”[60],及至宣统退位前签订《各国禁烟公约》为“美利坚合众国”,该全称则使用至今。
此外,尚有“咩哩干”(《海录》)[61]、“弥利坚”(《四洲志》《海国图志》)、“美利哥”(《瀛寰志略》提及别名)译名等等;日本与华交流亦受影响,例如江户时代《神奈川条约》使用美国译名“米利坚合众国”、“亚墨利加”可见于《瀛寰志略·卷九·北亚墨利加米利坚合众国》,也就是日文简称“米国”由来[60]。
美国的谚文名称“미국”所对应的朝鲜汉字,在韩国(标准韩国语)为“美國”,在朝鲜(文化语)则为“米國”;至于美国在越南国语字中的惯用名称“Hoa Kỳ”,所对应的越南汉字名称为“花旗”。